方运舟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子江湖气,跟造车这事倒是挺搭调。1975年生在安徽桐城

方运舟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子江湖气,跟造车这事倒是挺搭调。1975年生在安徽桐城那地界,打小就跟机械零件打交道。当年从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系毕业那会儿,估计谁也没想到这个戴眼镜的安徽小伙子,日后能在新能源汽车江湖里搅出这么大动静。

要说方运舟的职场经历,那可真是教科书级的"降维打击"。1998年一头扎进奇瑞汽车当学徒,从发动机附件研发干起,硬是靠着十年磨一剑的狠劲,带着团队捣鼓出国内首台新能源试验车。那时候的新能源车跟现在完全两码事,电池续航还没电动自行车实在,可人家愣是把技术框架搭起来了。最绝的是2010年前后,他带着奇瑞新能源团队实现年盈利上千万元,这放在当时新能源还当个稀罕物的年代,简直跟在沙漠里种出西瓜似的。

方运舟这名字听着就透着股子江湖气,跟造车这事倒是挺搭调。1975年生在安徽桐城-有驾

2014年这哥们突然玩了个"职业大跳槽",从奇瑞副总位置上辞职去清华读博士后。要说这选择可够狠的,放着国企副总不当,跑去当科研学徒。不过这也看出他的野心——要搞就搞真正的技术革命。在清华跟着欧阳明高院士搞科研那几年,他算是把新能源技术的家底都掏空了,这才有了后来创立哪吒汽车的资本。

要说哪吒汽车的诞生故事,那可比电视剧还精彩。2014年10月,方运舟拉上清华系的技术大牛和前奇瑞老班底,在浙江桐乡搞起了合众新能源。刚开始那叫一个惨,融资找不到门路,技术团队天天熬夜改图纸,最困难的时候连员工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但人家愣是咬着牙撑过来了,2018年首款车哪吒N01上市,顶着"10万以下智能电动车"的招牌,愣是在红海市场里撕开条口子。

这哥们最绝的是总能踩准政策风口。2019年两会期间,他作为人大代表,提的新能源车下乡建议直接让哪吒V成了三四线城市的"国民神车"。后来搞山海平台、透明A柱这些黑科技,虽然初期被吐槽噱头大于实效,但架不住人家真敢投钱研发。2022年哪吒汽车冲进新势力销量前三,把特斯拉都惊得直挠头。

不过最近这两年,哪吒的日子可不好过。2024年底开始,方运舟的名字频繁出现在法院执行名单上,股权冻结、限制消费令跟雪花似的。最夸张的时候,员工集体堵在办公室讨薪,供应商堵着工厂大门要货款。有内部人士爆料,方运舟那段时间天天泡在桐乡工厂,亲自抓生产保交付,办公室都搬到了车间边上。

要说方运舟这人,江湖人称"技术狂魔"真不夸张。他主导的十几个863项目,光专利就申请了几百项。有次参加行业论坛,他拿着山海平台的底盘模型讲了俩小时,台下听众听得云里雾里,他自己倒是讲得眉飞色舞。这种对技术的偏执,既是哪吒的护城河,也可能成了双刃剑——太专注技术,反而容易忽视市场变化。

最近哪吒搞的"出海战略"倒是有点意思。在泰国建厂、去印尼卖车,甚至把车卖到土耳其,这操作跟当年奇瑞闯荡海外市场如出一辙。不过东南亚市场的水可比想象中深,光是当地经销商体系就能让外行人懵圈。听说方运舟亲自带队去考察,愣是靠人脉关系啃下了几个关键市场。

要说哪吒现在的困境,其实反映的是整个新能源车行业的阵痛。价格战打得车企利润率比刀片还薄,哪吒这种定位中端的车企最是难受。方运舟最近提出的"全员持股"改革,听着挺美好,但真要落地还得看执行。有员工私下吐槽:"工资都发不准时,谁还信什么股权激励?"

不过话说回来,方运舟这种"打不死的小强"性格,倒挺适合造车这行当。当年在奇瑞搞新能源,别人都觉得是烧钱项目,他愣是带着团队熬出头。现在哪吒虽然遇到坎儿,但手头还有山海平台的技术储备,海外工厂也在逐步投产。要是能熬过这波行业洗牌,说不定真能等来新能源车的春天。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