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声令下,稀土出口收紧,全球汽车业瞬间陷入紧张。丰田北美采购副总裁直言,两个月内行业恐将停摆,这话听着不像吓唬。
德国金属粉末厂的娜丁,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客户急切地问:“能不能别从中国进货?”她只能苦笑,除了中国,哪里还有现成的货源?
稀土这玩意儿,表面上离普通人很远,其实每天你用的车窗按钮、雨刮器、后视镜调整,背后都靠它。电动车更夸张,没了稀土磁铁,续航直接打折扣。
中国掌控全球70%稀土开采,85%精炼能力,90%磁铁重稀土产能,这数字不是垄断,是绝对的控制权。博世法国区总裁都慌了神,企业疯狂囤货,生怕断供。
2025年初,中国开始稀土出口管制,外界还以为囤点货能熬过去。没想到库存消耗得飞快,给现代汽车供货的磁铁厂高管坦言,年初备的货快见底了。
10月9日,新一轮管制出台,范围扩大,限制更严,还搞了出口许可证,连稀缺元素铥、钬、铕都被纳入。消息一出,出口商邮箱被紧急订单压爆。
海外想要货,要等45天海运,11月8日新规生效,时间不等人。市场一片慌乱,供应链断裂的危机迫在眉睫,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欧美想找矿山替代?瑞典、澳大利亚、美国都有矿,但矿多没用,精炼厂才是关键。建厂难度堪比盖金字塔,环评审批耗时多年,短期内根本没戏。
回收稀土也不靠谱,雷诺支持的Neutral公司每年回收40万辆报废车,欧洲一年新车销量1500万辆,回收量简直杯水车薪。规模难以放大,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无稀土电机技术虽有突破,宝马、雷诺已研发样机,英国初创用AI减用量24%,听着美好。业内专家冷静泼冷水,说量产还得几年,技术远未成熟。
中国的时间窗口很短,11月8日新规就要执行,等几年解决方案?太遥远了。丰田瑞恩的“两个月停摆”言论,绝非恐吓,而是赤裸裸的现实。
汽车产业链是零库存管理,断供磁铁,电机做不出来;电机停摆,后视镜、雨刮器、机油泵全都瘫痪。零部件卡壳,整车装配线也得停,连锁反应迅速传导。
稀土不仅限汽车,半导体、人工智能、智能手机、风力发电、军工装备无处不用,全球多个行业都被牵连。美国急了,说中国措施影响广泛,商务部反驳称美方夸大。
这番交锋背后,是中美战略博弈的缩影。美国一边谈判,一边加码关税和限制,试图用压力逼中国让步,却忽视了中国的底线和反制手段。
稀土成了中国手中为数不多的“卡脖子”资源。欧美卡中国芯片,中国用稀土还击,这场博弈,早已超越经济,直指国家安全核心。
这次出口管制,中方表面理由是防止稀土流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维护国家和全球安全。听着冠冕堂皇,背后却是对战略资源的深度防护。
中国几十年打造完整稀土产业链,从矿山到精炼再到加工,每一步都积累了技术和产能优势。欧美想临时复制这套链条,简直痴人说梦。
当下局面尴尬——汽车厂拼命囤货,供应商遍地找替代,技术公司争分夺秒研发新方案。所有人心里都清楚,短时间内脱离中国供应链,根本不现实。
中国掌握的这张稀土牌,不会轻易放下。它是战略资源,也是谈判筹码,未来还会继续成为国际博弈的重要焦点。
下次听到“中国又出台新规”,别急着批判,先想想你身边多少设备离不开这背后的材料。全球化不是单向奔赴,每个环节都埋伏着风险和挑战。
这场稀土风波,才刚刚开始,未来几个月,国际产业链会如何调整?欧美的替代方案能否迎头赶上?依赖与反依赖之间,博弈还远未落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