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城汽车又在业内刷了个存在感——智能四驱电混Hi4性能版一举拿下了“中国心”2024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大奖。这已经是长城第11次荣登这个榜单。说起来,长城在混动技术这一路越走越稳,早都不只是造车卖车那么简单,他们在技术突破这块儿,真是有点“高手过招,招招致命”的意思。
说句大白话,咱们中国品牌造发动机这事,在过去一直被外企“卡着脖子”,如今能这么连续上榜,长城的技术底气才是真正顶住了。Hi4性能版这次能“杀出重围”可不是靠嘴说说,核心是在动力系统架构上的创新,能把经济性和动力性都往高处拉,让老百姓买得起、开得爽还省油,用起来还不挑场合——城市通勤、高速巡航、轻度越野,统统能hold住。这玩意儿,属实是起了个带头作用。
来看这台Hi4性能版,首先是自家的1.5T发动机,不是普通的涡轮增压机,技术点拉满:高效燃烧、350bar的喷油系统、高能点火,再加上高耐温材料,光热效率就上到41.5%。注意,这比很多豪华合资品牌的数据还出色。要知道,发动机热效率越高,省油能力和输出就越稳。这直接影响了整台车的“吃喝水平”和动力表现。
架构方面,Hi4性能版玩的就是“双电机多挡串并联四驱”,不要被这几个术语“劝退”,简单说,就是前后轴各带一个电机,能实现真正的四驱,握着能量分配的主动权。四挡变速器搭配智能能量管理,能让发动机一直在高效区间“工作”,高速省油,低电量时动力还猛。这种混动架构也保证了多种动力模式可以灵活切换,纯电、增程、混动,随你挑。遇到大城市堵车或者郊外自驾时,体验完全不一样。
不只是参数好看,Hi4性能版走进魏牌全新蓝山车型后才算是“落地生根”。这辆车直接让一堆SUV粉有了新宠:百公里加速4.9秒,妥妥的“小钢炮级别”,简直把大排量SUV的加速体验搬到混动车型里。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能在毫秒级别自动调整前后轮扭矩实现0到100的切换,全自动动态调节,雨雪天再也不用担心打滑,小区地下车库的坡道也能稳稳上去。
靠谱的动力还得配靠谱的“省钱属性”。全新蓝山WLTC标准下最低荷电油耗6.5升一百公里,只能说对比一圈竞品,谁用谁知道,真是“能打能省”。别光看油耗,纯电续航220公里,综合续航1343公里,基本告别了续航焦虑。想去露营?够了。回老家?也够了。城市通勤不充电都可以坚持好几天,这点不用多说,就算电量低到报警,动力也不会突然“掉链子”,很适合现在城市人多、路堵、用车多样化的生活。
说到底,Hi4性能版搭到全新蓝山上不只是省油加速快,它还整合了长城的第三代智能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和智慧座舱系统Coffee OS 3。这部分体验不用多吹,坐进车里自动交互、辅助驾驶、语音识别、座舱娱乐都集于一身,智能到让人感觉坐的不是车,是个“有头脑的伙伴”。
其实“中国心”这个奖对动力技术要求极高,不只是发动机做的好,整个系统包括混动控制、能量调度都要拿得出手。长城已经连续十一次上榜,说是国产品牌的“面子担当”也不为过。前几年的Hi4得奖到今年的Hi4性能版入选,每次上榜都给同行提了个醒:别只盯着市场份额,技术才是王道。
而长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最近刚刚发布了新一代纵置双电机混联架构Hi4-Z,这又把技术往越野和超长续航方向推进。Hi4-Z定位“插混越野”,纯电续航200公里以上,零百加速4秒级,最大功率715kW。长城把Hi4做成“大家族”,Hi4、Hi4性能版、Hi4-T、Hi4-Z,都能适配不同细分市场——城市通勤、长途自驾、轻度越野,见招拆招,满足各种用车人群。不管你是日常跑工地,还是假期要带娃露营,有一款总适合你。
对于中国新能源车的发展来说,这种“百花齐放”远比只会卖便宜车更有意义。长城能让自家技术一代一代升级,不仅自己能用,同行业也能拿来做对照。像Hi4架构加入四挡混动变速、智能能量管理这种“十八般武艺”,品牌溢价和用户体验都同步提升。
其实混动系统的玩法讲究多,既要兼顾低油耗又不能牺牲动力。Hi4性能版能在全工况下把能效拉高,无论是市区代步还是高速巡航都能发挥特色。以往大家都担心混合动力就是“鸡肋”;如今的Hi4性能版用实力证明:不是所有混动都一样,关键是技术愿不愿投钱、投力气去专研。长城连续上榜也顺带带火了国产混动技术的“正名”。
从选车角度看,现在不少家庭都纠结,到底选纯电、插混还是燃油车。长城Hi4性能版这类混动方案,就是典型的“多面手”:要省油有省油,要动力有动力,要纯电用电,要长续航有增程,几乎覆盖了日常用车的所有需求,关键是价格还合理,不用“望车兴叹”。
从技术布局来看,长城不止在动力端发力,在智能驾驶和座舱体验上也能同步进阶,把传统汽车变成“带大脑”的智能终端。这种“软硬兼施”的升级,最终让车变得聪明、实用又省心,可以说把中国新能源车的门槛拉高了一大截。
现实里,大多数用户都希望车既要能跑得快、拉得动,还要开得省,一两年用下来,钱包别太受伤。Hi4性能版的出现,就像给大家上了一把“保险锁”,动力、经济性、智能全方位覆盖。尤其是在复杂路况、高速、低电条件下保证车辆不会“失魂落魄”,这点对中国广大车主尤其重要。
当然,大家都知道,技术突破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这么简单,长城能在“中国心”榜单上霸榜11年,是每年都在细琢产品、吃苦钻研的结果。他们没有选择只扑在销量和营销上,而是把发动机、混动系统真正做到了世界级水准。可以说,每一次获奖,背后都是无数工程师把“黑科技”变成可量产的实用升华。
这种渗透到产品里的硬核实力,最终让国产车从“被看不起”到“被追着买”,“中国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技术扎实的证明。这些年合资品牌无论怎么降价、怎么出新技术,长城还能用自己体系持续输出创新,既让用户收益,也让行业有了更高标准参考。
回头看看长城Hi4技术系列的发展,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又练的乾坤大挪移。无论你是新手司机还是老炮、家用还是喜欢户外,都能在这个技术体系里找到自己心仪的搭配。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心”奖的背后,已经成了国产混动技术的风向标。真正的实力,是能让消费者放心掏钱,不用担心“买了车三年后变包袱”。
产业往前走,需要硬技术支撑。比起喊口号、拼噱头,长城Hi4性能版走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制胜”,不光带动自家品牌向上,也给同行们上了宝贵一课。能省能跑还智能,咱老百姓看到这些,也算是“买得值、用得好”。
一句话总结,长城这次获奖不是“天降锦鲤”,而是凭真本事稳住阵脚。能连拿11次,技术才是硬道理。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