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盘掰死,听着雷达在那玩命地叫,眼瞅着车头过去了,心里还在打鼓,总感觉车屁股后半截得在柱子上留下一道“纪念”。
那一刻我真有点恍惚,我这是在开一台十五万块的新能源汽车,还是在开一艘刚下水的核潜艇?
真的,现在这帮造车新势力,是不是都把咱们国家老旧小区的停车位尺寸给忘了?
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卷完续航卷配置,现在连尺寸都开始往死里卷。
可你只要一拉开车门坐进去,刚才那点想骂街的心思,保准烟消云散。
这空间,简直了。
我一米八的个子,坐在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还能空出两拳多,想翘个二郎腿?
那都不叫事儿,你甚至可以在后排伸个懒腰。
2930毫米的轴距,这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对咱们国人“以大为美”传统审美的精准拿捏。
零跑C11这台车,算是把这事儿给彻底玩明白了。
我让我老婆去试那个副驾驶的“女王座驾”,她把电动腿托一升,舒舒服服往后一躺,眯着眼来了句:“这感觉,咱家客厅那沙发都得靠边站。”
你看,有时候打动人就这么简单。
你跟她聊什么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她听得估计能睡着,但一个能让她舒服躺平的座椅,直接就让这台车在她心里的分数拉满了。
当然,光有个大壳子和大沙发,那叫移动板房,不叫智能电动车。
零跑也知道这个理儿,所以直接把高通骁龙8295那颗旗舰芯片给塞了进去。
车里那块大屏幕,你用手指在上面划拉,那叫一个丝滑跟手,完全没有半点卡顿,反应速度快得不像一台车,更像一部最新的旗舰手机。
不过我这人吧,还是有点老派,总觉得车嘛,开起来怎么样才是根本。
你屏幕再快,也不能替我过一个烂路的坑,对不对?
说到开,底盘这块儿,零跑C1t1是真的下了血本了。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结构,这套“组合拳”放以前,你不在三十万往上的德系豪华B级SUV上都别想见着。
实际开起来的感觉就一个字——“整”。
过减速带或者坑洼路面的时候,你听不到那种松散的“哐当”声,而是很闷、很厚实的“咚、咚”两下,车身几乎没有多余的晃动,立马就回正了。
那种紧致又有韧劲的行驶质感,在这个价位,说实话,有点犯规了。
然后就是车顶上那个不起眼的小犄角——激光雷达。
这玩意儿现在快被新势力们吹上天了,好像有了它,明天就能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让你在晚高峰的环路上安心打盹。
咱还是先冷静一下,这东西现在更像是一张通往未来的“预售门票”,硬件我先给你备齐了,至于软件什么时候能让你用得舒心,那得看工程师们的“阳寿”和法规的脸色。
起码现阶段,它能让你在高速上跟车、并线的时候更踏实一点,这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零跑C11最贼的地方,是它给了你两个选择。
你有里程焦虑,担心假期出门找不到充电桩?
增程版安排上,带着个“充电宝”发电机,综合续航一千多公里,让你彻底告别趴窝的恐惧。
你要是家里有充电桩,追求纯粹的电动体验?
纯电版800V高压平台,充电速度嗷嗷快,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补不少电,日常通勤简直不要太爽。
开了一圈下来,把车还回去的时候,我心里挺复杂的。
这台车,就像个偏科严重但天赋异禀的学生。
它在空间、配置、性价比这些“主科”上,能拿接近满分的成绩,但在品牌底蕴、细节品控这些需要时间沉淀的“副科”上,确实还有进步的空间。
它用一种近乎不讲道理的方式,把一台B级SUV的价格打到了A级车的区间,把整个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是你,手里攥着十五六万,是会去买一台各方面都均衡,但没啥惊喜的合资“六边形战士”,还是会赌一把,拥抱这样一个优点和缺点都极其鲜明的“大家伙”?
评论区聊聊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