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本田,突然拿出来一台看着特别科幻的车,叫0 Saloon。
很多人一看照片就炸了锅,说这不就是本田版的“兰博基尼”吗?
这话说得是不是有点夸张?
本田这个一向给人感觉稳重、踏实的品牌,怎么突然就变得这么激进了?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车到底是怎么回事,看看本田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首先,为啥大家会把它跟兰博基尼联系在一起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长相。
你仔细看这台车的造型,整个车身就像一个尖尖的楔子,车头压得特别特别低,车尾又翘得很高,线条非常硬朗,感觉就像一把准备切开空气的刀。
这种设计风格,在几十年前的那些顶级跑车上特别流行,比如兰博基尼的经典车型康塔什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当人们看到本田也用了这种极具冲击力的设计时,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跑车”、“未来感”,喊它“兰博基尼”也算是一种形象的比喻。
它趴在地上的那种姿态,确实有种随时要起飞的感觉,让人觉得这车不好惹。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车灯。
平时你看过去,车头光溜溜的,根本找不到灯在哪儿。
可只要一启动,车灯就会像变魔术一样,从车身里自动弹出来。
这个设计其实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在八九十年代的老式跑车上很常见,那时候管它叫“跳灯”,是特别时髦的配置,我们熟悉的本田自家跑车NSX就有。
现在本田把它用一种更现代、更有科技感的方式重新做了出来,既秀了一把技术,也勾起了很多老车迷的回忆,现场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小细节特别酷,不停地拍照。
从侧面看,黑色的车顶柱子和银色的车身对比很强烈,让车顶有种悬浮起来的错觉,尤其是车后窗那块的线条,猛地一下往上收,显得特别有劲儿。
说完了样子,我们再来看看这台车的“脑子”和“神经系统”,也就是它的智能科技。
本田给这台车的操作系统起了个名字,叫ASIMO OS。
ASIMO这个名字大家可能有点印象,就是本田花了好多好多年研发的那个会走路、会跳舞的人形机器人。
把机器人的名字用在汽车系统上,本田的意思很明白:这台车不只是个代步工具,它更像一个能跟你互动、能学习你习惯的智能伙伴。
这套系统可以像我们的手机一样,通过网络不断升级更新,变得越来越聪明。
当然,光聪明还不行,还得看真本事,也就是自动驾驶。
本田这次直接说这台车能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
可能很多人对L3没啥概念,简单来说,就是在符合规定的高速公路等路况下,你可以完全把驾驶权交给车辆,手可以离开方向盘,眼睛也可以不用一直盯着路面,车子能自己处理大部分情况。
这可不是画大饼,本田的L3技术是有真材实料的。
好几年前,本田就在日本本土上市的旗舰轿车里程(Legend)上,成为了全球第一个把L3级自动驾驶合法上路并卖给普通消费者的车企。
所以这次在0 Saloon上用的,可以说是经过市场检验的成熟技术的下放和升级版。
为了实现这个功能,车上装满了各种传感器,有看得远又准的激光雷达,有高清摄像头,还有毫米波雷达和超声波雷达,相当于给车子装上了全方位的眼睛和耳朵,能无死角地感知周围环境。
再加上本田自己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据说能像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一样,提前预判路上可能出现的危险。
接下来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也就是电动车的“心脏”。
说到这部分,可能就要给那些习惯了国内电动车动不动零百加速三四秒的朋友们泼一盆冷水了。
这台0 Saloon,即便是动力最强的四驱版本,总马力也就在三百匹出头。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里,确实不算突出,甚至可以说有点保守了。
跟我们国内动辄五六百匹马力的竞争对手比起来,确实显得有些“温柔”。
但是,本田似乎有自己的想法。
他们这次造车的理念是追求“纤薄、轻巧和智慧”,好像并不想参加那场简单粗暴的马力竞赛,而是想通过更轻的车身、更高效的能源管理,来提供一种不一样的驾驶体验。
电池方面,它用了一种很薄的新型电池,续航里程预计在482公里左右。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技术亮点,本田宣称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电池衰减控制技术,能保证电池在正常使用十年之后,损耗率低于10%。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意味着这台车的电池会非常耐用。
现在很多人买电动车最大的顾虑就是电池用几年就不行了,换一块又特别贵。
如果本田真能做到这一点,那无疑是解决了用户的核心痛点,对于那些追求长期使用成本和可靠性的消费者来说,这比零百加速快一秒钟可能要有吸引力得多。
最后,我们来谈谈最现实的问题:这台车会来中国卖吗?
卖多少钱?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本田不可能放弃。
按照计划,它明年会先在北美上市,然后是日本和欧洲,中国市场肯定也已经在规划之中了。
至于价格,参考它在北美四到五万美元的预估价,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30万上下。
但问题来了,如果真以这个价格进入中国,它的日子恐怕会非常难过。
我们不妨看看现在国内30万左右的电动车市场是什么样的:这里有全球标杆特斯拉Model 3,有常年霸占销量榜的比亚迪汉,还有设计、性能和智能化都做得非常出色的极氪、小鹏等一大批国产品牌。
可以说,这个价位段已经是一片“红海”,竞争激烈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我们的自主品牌不仅在价格上有优势,在产品力、技术创新和对消费者需求的理解上,很多方面甚至已经走在了前面。
本田作为一个后来者,虽然品牌有底蕴,但在电动车这个新赛道上,过去的荣光并不能当饭吃。
如果不能在定价上拿出足够的诚意,比如说把价格拉到20多万的区间,给消费者一个大大的惊喜,那么单凭一个炫酷的外观和一些情怀设计,想要在如今高手如林的中国市场杀出一条血路,难度真的非常非常大。
毕竟,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见过太多好车,眼光也变得越来越挑剔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