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要说哪个行业最热闹,新能源汽车肯定算一个。
大家买车的想法也变了,以前可能看牌子、看发动机,现在呢,更关心续航、智能驾驶和价格。
车企们也是铆足了劲,新车一款接一款,都想在市场上分一杯羹。
就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环境里,蔚来汽车的子品牌乐道,推出了一款叫L90的大型SUV,结果一上市就火了,不到一个月就交付了一万多台,一下子就挤进了同类车型销量榜的前三名。
这事儿让很多人都挺好奇的,要知道,蔚来一直给人的印象是走高端路线的,车子是不错,但价格也确实不便宜。
这次的乐道L9-0,定价明显亲民了很多,这就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了:这车卖得便宜,是不是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把成本给省下来了?
是不是质量和配置上打了折扣?
带着这些普遍的疑问,蔚来的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最近在一次和媒体的交流中,把这背后的门道给大家掰扯得明明白白。
他的一番话,可以说解答了大家心里最大的那个问号:乐道L90的高性价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可能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靠的不是“偷工减料”,而是实打实的技术创新和聪明的经营策略。
首先,秦力洪就抛出了一个最核心的观点:真正的降成本,关键在于研发创新。
他举了一个特别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乐道L90车上用的后置电动机。
这个电机,居然和蔚来品牌下那款售价高达百万级别的旗舰轿车ET9,是同一款。
这事儿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就好比你花经济舱的票价,却坐上了装有头等舱发动机的飞机。
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但蔚来把它变成了现实。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不复杂,就是我们常说的“规模效应”。
一款顶级电机的研发费用是极其高昂的,如果这笔巨额投入只用在一款车型上,那分摊到每一台车上的成本就会非常惊人。
但现在,蔚来把这款电机也用在了乐道L90上,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车型共享。
这就好比开一个昂贵的模具,如果只用它生产一件产品,那成本就高得离谱;但如果用它生产成千上万件,那每件产品分摊的模具成本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通过这种高端技术在不同车型间的共享,研发和制造成本被大大地稀释了,乐道L90也因此能用上顶尖的部件,同时又把价格控制在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水平。
除了共享硬件,蔚来在核心技术自研上的投入也开始显现出巨大的成本优势。
秦力洪提到了蔚来自家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名叫“神玑”。
这颗芯片的厉害之处在于,单单一颗的计算能力,就相当于过去行业里四颗顶尖旗舰芯片的总和。
这又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在以前,为了实现复杂的智能驾驶功能,汽车的电脑里需要堆砌很多颗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芯片,这不仅让整个系统变得复杂、耗电,更重要的是,采购这些芯片的成本非常高。
现在,蔚来用自己的一颗“神玑”芯片就解决了问题。
秦力洪现场算了一笔账,仅此一项,每台车的成本就能降低超过一万元。
这一万多元省下来,就成了实实在在的降价空间,最终让利给了消费者。
这也说明,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不仅不受制于人,还能在成本控制上获得极大的主动权。
不光是电机、芯片这些高科技的大件,就连座椅这样的部件,蔚来也选择了自己动手。
早在四年前,蔚来就组建了自己的座椅研发团队。
很多人可能觉得没必要,毕竟全球有那么多专业的座椅供应商。
但现在回头看,这个决定非常明智。
正因为是自己研发,蔚来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设计座椅,从坐垫的软硬、靠背的角度,到皮质的选择,每一个细节都能精雕细琢,从而实现他们所说的“座座都是VIP”的舒适体验。
更关键的是,不完全依赖外部供应商,就避免了被供应商“卡脖子”,也省去了供应商的利润环节,这部分省下来的钱,一部分可以用来提升产品本身的品质,另一部分则可以直接体现在最终的售价上。
技术上的降本是内功,而生产规模的扩大则是外功。
秦力洪透露,随着蔚来旗下四座工厂的全面投产,整个品牌在8月份的整体交付量预计将突破三万辆。
这个数字的背后,是规模效应带来的又一轮成本下降。
当产量上去了,向上游供应商采购零部件时,议价能力就强了,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工厂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单位时间的产出更高,分摊到每一台车上的固定成本,比如厂房、设备的折旧费用,也就更低了。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单台车的制造成本又能降低好几千元。
当然,面对成本控制,总会有人担心品质会不会也跟着“控制”了。
比如有人就注意到,蔚来全新ES8在材料上做了一些调整,像铝合金的用量减少了,空气悬挂也从进口件换成了国产品牌。
这算不算是“减配”呢?
秦力洪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来回应:“不看文具看成绩”。
他的意思是,我们评价一个学生厉不厉害,不是看他用的文具多昂贵,而是看他最终考了多少分。
同样,评价一辆车好不好、安不安全,也不能只盯着某个零件是进口还是国产,或者某种材料用了多少,而是要看整车的综合表现和最终的安全测试结果。
他举例说,全新ES8在行业内极其严苛的高速三连环碰撞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安全标准远超常规要求。
而乐道L90也同样经历过被大卡车追尾、从深坑跌落等极端场景的考验,车身结构的安全性都得到了充分验证。
这番话传递出的信息很明确:只要最终的性能和安全达标甚至超标,那么通过优化设计和供应链来实现成本控制,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而不是所谓的“减配”。
在这次交流中,也能感受到蔚来作为一家企业变得更加务实和成熟。
比如有用户提议,能不能给乐道L90提供更大容量的电池,或者在更多的高速公路上开通免费换电服务。
对此,蔚来方面的回应非常坦诚。
关于大电池,他们表示会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而关于扩大免费换电范围,秦力洪则直言,企业在服务好用户的同时,也必须“算好账”,不能无限制地投入资源,否则会给自身经营带来巨大压力。
这种坦诚,反而让外界看到了一个对自己、对用户都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尽管乐道L90开局大好,但秦力洪和他的团队依然保持着清醒和谨慎。
他坦言,一款车是否真的成功,不能只看第一个月的销量,更要看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市场表现。
他和团队每天都在关注用户的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在他看来,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这种不骄不躁、着眼长远的态度,或许正是蔚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调整、稳步前行的重要原因。
通过乐道L90,我们看到了一个更聪明的蔚来,它正用技术实力和规模效应,努力打破“好车一定贵”的传统观念,让更多普通家庭也能享受到高品质纯电汽车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