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中国车搞失了智,冯德莱恩又出馊主意,欧盟真要被她“送走”了

近日,在德国的一个论坛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了一段令人惊讶的言论。面对欧洲电动汽车产业正在遭遇的困境,她并没有进行反思,反而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冯德莱恩声称,欧洲应当去夺取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电动汽车的市场,并希望将欧洲打造成服务于这些地区的“产业中心”。

这番话听起来着实有些脱离现实。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亚非拉市场早已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重要战场。例如,在以色列,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的电动汽车占到了总销量的82.8%,比亚迪ATTO 3更是连续多月蝉联销售冠军。在东南亚,像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平价电动车凭借亲民的价格迅速占领市场。而在非洲,许多网约车司机首选的是中国品牌,如奇瑞推出的长续航车型。冯德莱恩所提出的“夺取”计划,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一场没有人配合的“独角戏”。

那么,问题来了,欧洲到底靠什么去夺取这些市场呢?现实是,他们似乎并没有什么优势。

被中国车搞失了智,冯德莱恩又出馊主意,欧盟真要被她“送走”了-有驾

中国电动车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市场,靠的是全产业链的优势。从锂矿开采、电池制造,到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中国电动车不仅技术成熟,成本也比欧洲同类型车低40%以上。目前,中国电动车的平均售价不到3.2万欧元,而欧洲的同类车型平均要卖到5.6万欧元。欧洲车企目前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大众已投入超过800亿欧元推动电动化转型,但今年上半年的营业利润大幅下跌33%。更令人担忧的是,去年欧盟的纯电汽车八月份的销量同比暴跌43.9%,这已经是连续第四个月下滑。

与此同时,中国品牌已经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比亚迪在泰国建厂,吉利收购了马来西亚的宝腾汽车,上汽名爵在拉美地区的年销量突破10万辆。反观欧洲,他们连自己的本土市场都难以守住。三年前,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而如今已经快速上升至13%,预计2025年将达到15%。在刚刚结束的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参展商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展位,一些欧洲官员无奈地表示,“我们真的输不起汽车工业”。

被中国车搞失了智,冯德莱恩又出馊主意,欧盟真要被她“送走”了-有驾

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冯德莱恩一边高喊“绿色转型”,另一边却似乎试图将欧洲落后的产能转移至第三世界。欧洲本土的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却计划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的发展中国家推销所谓“方案”。这种操作,被很多人批评为“挂羊头卖狗肉”。

冯德莱恩说要抢占亚非拉市场,却似乎完全忘了这些地区的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高性价比产品,而不是溢价30%以上的欧洲“环保花瓶”。这些决策,明显脱离了现实。

汽车产业一直被视作欧洲工业的核心,而现在,这一命脉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电动车的崛起,实际上是技术发展和市场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内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早已退坡,出口车型更是没有任何购置税优惠。

被中国车搞失了智,冯德莱恩又出馊主意,欧盟真要被她“送走”了-有驾

冯德莱恩的目光只盯着华盛顿的态度,却忽视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她热衷于意识形态对抗,却没有考虑企业的实际生存状况。照这样的节奏发展下去,也许根本不需要中国电动车出手,冯德莱恩自己就会把欧盟汽车工业送进“棺材”。毕竟,世界上没有哪个经济体,能够经得起这样反复的“折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