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车载芯片成都破千万套,征程6P将上星途ET5
早上去新会展那边,本来是想看一台新能源SUV的,结果在3号馆口就被人群堵住了。原来地平线在这儿搞了个挺大的发布——他们家的征程系列车载智能芯片,总出货量过了一千万套。这数字我第一反应是:这得多少辆车啊?后来听现场一个穿着工装的销售小哥说,现在国内每三台带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就有一台用的是他们的芯片。
余凯博士站在舞台中央,说话还是那个节奏,不急不慢。他提到,这个成绩离不开合作伙伴和客户支持。我旁边一个做售后的朋友小声嘀咕:“去年我们店卖的那批中高配轿车,全系都换成他们家的方案了,返修率比之前低。”不过他也吐槽,有一次遇到雨天摄像头进水,虽然不是芯片问题,但客户非说是“电脑坏了”,闹得售后半天解释。
回头翻发展历程,其实挺有意思。2019年,他们推出征程2,那会儿国内能量产这种级别的智能驾驶芯片还真没有;2020年底就冲到了十万颗出货,同年出了征程3,被理想ONE双芯版带火了一把;后来还有征程5、6M,今年初比亚迪“天神之眼”用上的就是6M。这次展会上,他们又宣布最大算力版本——征程6P,会先搭载在奇瑞星途ET5上量产上市,据说11月就能见到实车。
午休时碰到隔壁展位的一位工程师,他聊起BPU架构,说这是地平线自研的一套专门给智能驾驶算力服务的计算架构,“十年下来性能提升了一千倍不止”,他说的时候手还比划TOPS范围,从10一直画到500多,“你别管具体数值怎么测出来的,总之现在城区全场景辅助也能跑得动”。我问他是不是只有他们家能覆盖L2到城区全场景,他笑笑没正面答,只说“目前国内确实没第二家这么干”。
其实背后还有个完整生态链支撑,不只是卖块板子那么简单。从算法、软件,到硬件适配,都有人盯着做。有一次我去一家改装厂,看见技师拆开板调参数,还顺嘴抱怨某品牌车型接口位置不好接——这些细节普通用户根本不会注意,但它们决定了系统落地快不快、稳不稳。本届成都车展里,不少新车型亮相,比如埃安霸王龙、岚图梦想家,都挂着“搭载地平线方案”的牌子,一溜排过去颇壮观。
更长远一点,他们已经盯上HSD这个项目,说白了就是基于6P打造的一整套软硬结合城区辅助系统。据内部人透露,第一个吃螃蟹的是星途ET5。如果真按计划11月交付,那明年春天路面上可能就会多一些敢让系统自己处理红绿灯路口的人。不过老司机老李提醒过我:“再聪明也不能瞎信它,下雨夜晚标线模糊的时候,你还是得自己握紧方向盘。”这话,我记下来了。
下午走出馆外时碰见几个老同学,其中一个刚提的新款SUV也是用这个平台。他说昨天试驾城郊环线上自动变道很丝滑,就是偶尔识别大货尾灯距离偏保守,会提前减速太多,把后面的急脾气司机逼得狂闪灯。我笑他矫情,他甩回来一句:“等你天天跑高速,你就知道啥叫‘聪明过头’。”想着也是,这技术再先进,也是在现实路况里磨出来才靠谱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