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关于212越野车表演失误的视频火速登上了热搜。视频里,一辆“212”标识的越野车在挑战极限爬坡的过程中突然翻车,车子的A柱变形相当严重,现场也是乱作一团。
这事出来后,厂家基本没啥动静,反而是北汽集团坐不住了。北汽直接发声明澄清,这起事故里的212汽车与北汽集团以及旗下的北京越野品牌都没半点关系,责任归属其实是在山东魏桥新能源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北汽集团丝毫没有产权或股权关联;也提醒大家要擦亮眼睛,别搞混了品牌归属,最后还特意保留了法律追责的权利。
看到这个回应,不少人瞬间懵了:到底212跟北汽是什么瓜葛,山东魏桥集团又是哪路的新造车公司?这事说起来还真挺长,咱就聊聊背后的来龙去脉。
(1)李逵变成李鬼
提到“212”,不少人脑海里第一反应就是北京吉普212,这辆小型硬核越野车很有传奇色彩。早在上世纪60年代,212作为“嘎斯”69的接力车型问世,1966年成为军队装备,还陪着毛主席在天安门广场见过红卫兵;1975年参与了中国第一次准确测量珠峰的任务。
后来改革开放,北京吉普212正式推向民用市场,也参加了国庆,之后不断升级改进。这款车连续生产了56年,是国产越野车里的老大哥。但说实话,现在的魏桥212跟老212其实早就不是一回事了。
老212的生产者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是国内最早的乘用车厂之一,后面又出了212L、2020N等分支车型。不过企业几经改制重组,逐渐跟北汽集团关系不再紧密,北汽越野车业务成立后,北京汽车制造厂也算圆满完成历史使命。
真正的转折点在2023年,魏桥集团控股了相关企业,从北京汽车制造厂拿下“212”这个经典商标,理论上有了使用权。尽管魏桥在造车领域没啥底子,但他们立刻把212从原本一个车型,升级成了一个品牌,比如现在市面上的212 T01等。
这就让不少人一头雾水,老百姓提起212,脑海里蹦出来的还是北汽的形象。巧的是最近北汽越野车表现抢眼,BJ40、BJ30很受追捧,前八个月销量同比涨了36%,气势正盛。
面对这样的巨头,北汽越野总是行业“老炮”。魏桥却是造车的新兵,隐藏在幕后,很多人都没搞清楚魏桥212其实是全新势力,不少人还以为它属于北汽摇身一变的新车系列。这下就好,两边你情我愿,都心照不宣地“装糊涂”。所以212失误事件一上热搜,大家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把魏桥212和北汽划等号,也就难怪北汽必须站出来澄清,哪怕自身并不直接参与事件,但招牌的确受了影响。
(2)魏桥“作妖”,北汽无辜中枪
再说那场表演失误,其实视频里展示的爬坡难度并不算很高,就是常规操作罢了。有人分析是司机给了第二脚油门,导致重心往后,前轮抬起来,再加上一脚致命的刹车,结果直接翻了个360度。
可之前北汽的BJ40曾经挑战过更陡的坡、深水、弹坑那种玩命级项目,从没出过这种事。
魏桥不是干汽车起家的,对造车的理解还是薄弱。营销时大肆渲染212的经典情怀,但这种模糊归属、混淆品牌的做法,明显是为了蹭名气。
要是别的新势力造车,哪个不是满世界造势?偏偏魏桥装得特别低调,连出了事上热搜后,澄清声明都是北汽主动发的,根本就想继续打擦边球。
其实从铝材巨头转型造整车是技术门槛特别高的事,涉及整车调校、性能优化、品控管理等一大堆关键环节,更别说智能化、电动化、四驱系统、悬挂设计这些地道的硬核技术。
可魏桥倒好,2023年刚收购了一家老厂,紧跟着就敢各种高调示人,国内别的企业还真没这种“底气”。
(3)造车资质该严查吗?
这几年,汽车圈涌现出不少新面孔,有的是用并购获得老厂资质,有的是彻头彻尾的新公司。而这些公司带来的连锁反应确实不容小觑。
很多新势力企业说停就停,导致二手车残值暴跌,有些电动车三年后剩不到15%的价值;后台服务器停摆,路上出了事故数据都查不出来;还有不少公司欠供应商钱,拖的中小企业直接资金链断裂。
而魏桥又是一种典型,许多有越野情怀的车迷心里,212本身就像是一种象征,勾起很多美好回忆。结果这名字被魏桥拿去用,从原先4米的小型越野车变成了近4米7的中型SUV,设计风格还偏向原版,不少人一眼看去就以为这是212的“接班人”。
理论上魏桥的做法并没问题,“212”不只是几个数字,魏桥也拿到了北京汽车制造厂的相关授权。不过现在魏桥的212跟老212无论是制造还是越野能力都搭不上边。这种情况下,说李鬼也不太夸张。
毕竟买车图的不是名字,还是冲着品质和品牌去的。现在正牌北京越野还活跃着,魏桥的操作无疑给北汽添了堵。如果这种乱象没人管,对行业就不是啥好事情。
尤其是自主品牌正在崛起,品牌形象越来越重要,造车资质的严格审核也就变得分外关键。
(4)家常一拍案
汽车圈“借名字”的现象并不罕见。比如早期奇瑞没资质就和上汽合作“假借”上汽的名头,成了自主品牌的巨头。要是魏桥真心造好车,相信像北汽这样的大型国企也不会刻意较真,擦边宣传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相比之下,目前魏桥显然没打算认真做产品,反而不停制造麻烦,行业和北汽都跟着遭殃。所以北汽发声明也只是临时应对,真正要解决还是得靠国家层面出手,盼能对这些资质有疑的新玩家查得更紧。大家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