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最近汽车圈闹得挺热闹的,iCAR V23S这车,眼看着马上就要上市,趁着网上各种消息满天飞,样车都开上马路了,外行的看热闹,内行的估摸着自己口袋里的那点钱,咱们就一块聊聊这事。
问一句,咱们到底买个SUV图啥?动力?空间?价格?还是那口子“新科技”?你以为大家都奔着“方盒子”外形去吗?这事没那么简单。大家在乎的是啥,其实还是手里那点钱掏出去,能不能换来点踏实。你让我出十几万,买个小SUV,回头别人还说我买了个心头好,这才是爽劲的源头。
说白了,现在市面上这类型的车都快卖烂大街了,无论是外形做硬汉的,还是主打豪华家用的,套路都差不多。iCAR V23S主打个什么?方盒子造型、硬朗混搭科技,这两年,这种风都快吹出审美疲劳了。设计师敢不敢想点新鲜的?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外形好不好卖,大概率还是好卖。为啥?因为年轻人就吃这套,女司机也喜欢看着有安全感的。新出来这个V23S,外面不光方正,还多加了点红色“S”做标,搞了各种可选前保险杠,玩个性定制,你别说,真挺对症下药。
你要是只看外观,我觉得真没啥可聊的,套娃风格。现在惊喜点是在动力和价格上。如果只是比外形,谁家不能整几个贴花?讲真,能让人心动,还得看底子——也就是“跑得动不动力足”,再一个还得“值不值钱”。这次V23S把电机功率直接做到185kW,然后顶配还有前后双电机,455匹马力,听着是不是像小钢炮?零百4.5秒,这数据搁几年前谁敢想一个小SUV能干成这样?你现在花个15万上下能买个猛的一匹的小型电动SUV,这事儿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至于内饰,无非是加了这个改那个。主驾终于有仪表盘了,后视镜还换大了,侧踏板宽了,360全景、ACC、座椅通风、主驾记忆,这些什么功能老百姓爱不爱?老实说,你不用也不亏,有了也许多点谈资。反正车企就是“卷配置”,把你们能想到的噱头全堆上,最后还能保持价格不算离谱,图个买账。但你细想想,除了噱头,真切的进步还是动力和基础舒适性这些底层东西。其它花里胡哨的,可能一年用不上几次。
说到这儿最敏感的问题,永远还是价格。车再好,买不起等于白搭。网上传的截图,401公里的智驾版指导价11.98万,看着还算接地气。你如果家里有个充电口,纯市内代步,这个动力绝对够了。但新出的V23S,根据升级程度,指导价肯定再往上靠。为啥?多给你点配置、多升点功率,那不是都写在成本里吗。想都不用想,厂家不亏你亏。所以说,一个新的车型出来,官方价贵上去是必然的事。问题就来了,如果他为所有版本都标配了猎鹰500这玩意儿(咱不管猎鹰500是什么东西,只要一说“猎鹰”,大家心理上立马高端一截,对吧?),你说价格涨点大家还好接受。
但我反而更关心一个问题,入门版到底标不标配这些核心配置?如果最低配连智驾都不带,价格还和老款差不多,那就有点坑人了吧。现在买车的都不傻,谁愿意买一辆“落地阉割版”?我个人觉得,要是没有智驾,这价格得直接小1万才叫合理。厂里那些PPT做的天花乱坠,最后到给用户上车时,问问买家的心里:“你是真的愿意为噱头越付越高,还是想图个‘真香’实惠?”
这又引出另一个问题,现在国产电车竞争有多卷?五菱、比亚迪、奇瑞,各家的车不是便宜就是猛送配,功能越来越像,价格越来越低。你说这iCAR凭什么还能“吸睛”?是因为大家都赚不到钱了,只能卷得更狠,把高配配置尽量拉下来,让你觉得买最新的永远都不吃亏。这种比着出新、比着堆配置、比着做颜值,短期对消费者当然好,长远来看,企业压力越来越大,最后是不是哪个环节要偷工减料,就难说了。
还有就是车子到底要不要卷得这么狠?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多得实惠,买个小SUV还能当小超跑开。有时候看着配置“抖大包”,结果实际开的时候发现六成用不到。现在很多配置都是这样,厂家给你加了,但从来不讲这些配置后期维修费用是不是也高?实用吗?换电池是十年都不用,还是五六年要换?以后是不是保值率会更惨?我看不少买过这些车的老哥,开两年直接卖二手,发现一分钱一分货,价格掉得对半砍,那心疼不心疼?你买新不买旧容易,卖了以后才明白什么叫“一入新能源深似海”。
还有一点,一款新车上市,往往都喜欢先放出个低价,把大家胃口吊起来,交了意向金之后,再慢慢抬价。这套路你见过几次了?厂家如果聪明点,起价别太狠,高配能让利点,别搞那么多虚头巴脑的选装,大家自然而然认。说到底,别总想着拿用户当韭菜切。现在信息透明,一暴雷分分钟全网黑,谁敢不敬业?
做个小小的设问:现在大家要买一台SUV,关键看什么?是外形?是动力?还是配置多?我的答案其实挺明确:你要能便宜点、空间大点、动力别太弱、核心安全和舒适配置别阉割,其他就别骗咱们多掏腰包。车子就是个换代工具,不是用来随时炫富的。买车是为了日常生活,谁家车不是十有八九堵在路上?与其考虑零百多快,不如想想堵车掉队的时候座椅还凉快不凉快,夏天车窗通风不通风,电池要不要老化得太快。
当然,iCAR V23S你要是真卖11万上下,配这些动力和配置,说老实话,挺香的。但厂商老喜欢玩儿套路,预售价低,正式公布一加价,把原先承诺的配置拆分出来成选装,最后实际落地得14万,消费者心里自然就不乐意。市场不是傻子,厂家的套路再狡猾,也斗不过时间。
有人会说,现在买车就得赶上新款首发,不然后面等降价贬不止。可道理换个角度,对大多数人来说,“用车”才是本质。天天盯着参数杠来杠去,最后一年能烧掉两次零百加速的机会吗?你有条件折腾就买,没条件省省钱。最近这波新车一点不缺乏,不着急的再观望观望,着急用的试试试驾。别管他颜值有多能打,咱老百姓看重的还是别把钱花冤了。
总结说一句,V23S硬件科技配置是上来了,动力是给足了,外观年轻人肯定喜欢,最重要价格别飘。厂家要真想走量,把入门版基础配置做扎实点,价格别玩猫腻,该有的给足,该省的别藏着掖着,让老百姓买得明明白白,就已经是最大的善意。再多的营销包装、神乎其神的发布,最后都得用诚意落地。厂商要是总想着割最后一刀,那就等着网友们用脚投票吧!
说来说去,无非一句话,买什么车不是买,自己钱包的厚度才是王道。有句话说得好:“钱包在手,买啥都香。”别管电子表永动机还是猎鹰500,要是真能做到配置不打折、价格更务实,我相信所有的消费者都买账。至于那些数字参数,宣传视频,看着乐呵乐呵得了,千万别让厂商的花架子把咱口袋的钱都骗走了。
愿咱们这一波车市卷归卷,每个掏钱的都能买个安心,用着舒服,下次不用再到处问:“这价格到底值不值?”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