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价格战已从油车烧到电车上了?凭借独特的网络直销模式,三一高调宣称,其电动重卡产品,能够砍掉所有中间环节,最终实现比同档产品“直降7万至10万元”的巨大让利。
三一的这种极致性价比,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它是真实的技术与模式创新带来的红利,还是一场通过减配或牺牲服务换来的数字游戏?这把“价格屠刀”,对整个行业的良性竞争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10万元的“魔法”!三一的成本账本是如何计算的?
要理解三一“直降10万”的底气,首先必须看懂传统卡车销售模式中,那些被层层加码的隐形成本。在传统的经销商模式下,一辆重卡的最终售价,并非仅仅是其出厂价,而是包含了极其复杂的加价项目。
首先,是经销商自身的运营成本。一家标准的重卡经销商,其土地、建店、装修、设备的投入动辄数千万,加上庞大的销售、服务、管理团队的人力成本,这些最终都需要通过加价的方式,摊分到每一台车的售价中。其次,是冗长的流通成本。车辆从主机厂出库,经过大区、分销商、再到终端4S店,每一个环节的仓储、物流、资金占用,都会产生新的成本。最后,也是最核心的,是经销商必须保留的利润空间。即便在今天这个微利时代,经销商也必须在指导价的基础上,为自己留出一定的毛利,以覆盖成本、应对风险。
而三一的直销模式,则试图用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将上述所有中间成本全部砍掉。通过其官方APP或线上平台,用户可以直接向厂家下订单,车辆从工厂直接发运到用户手中,理论上,确实节省了最大的一块渠道成本,这正是其敢于喊出“让利10万”口号的最大底气。
直销模式的双刃剑!高效的背后是不是“服务的缺失”?
三一的直销模式,在带来价格优势与高效沟通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其硬币的另一面——那就是服务体系的短板。
传统的经销商模式,虽然成本高昂,但其最大的价值,在于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集销售、服务、配件、信息反馈于一体的“实体依靠”。车辆出了问题,用户知道该去哪里找人,能享受到相对标准化的服务保障。
而直销模式,则天然地存在着服务半径的短板。尽管三一也在大力建设其自有的服务网络,并与一些社会化服务站进行合作,但其网络的密度与深度,相较于解放、东风等深耕了数十年的巨头,在短期内,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对于那些运营场景相对固定的大客户而言,三一或许可以通过建立驻点服务等方式,来弥补这一不足。但对于更广阔的、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的个体散户而言,一旦车辆在远离服务站的“无人区”出现故障,其服务的及时性与便利性,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种对服务确定性的担忧,是阻碍许多散户选择三一直销模式的最大心理障碍。
三一重卡所祭出的网络直销与“价格屠夫”打法,其本质,是对传统商用车行业“层层加价、效率低下”的渠道模式,发起的一次深刻的,也是极具破坏性的模式革命。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方式,向全行业证明了,通过砍掉冗余的中间环节,完全有可能在保证企业基本利润的同时,为用户提供一个更具诱惑力的价格。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场革命的成功,绝不能仅仅建立在低价这一单一维度的狂欢之上。三一的直销模式,虽然在交易环节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高效,但其真正的大考,将在车辆售出之后的、长达数年、上百万公里的服务环节。只有当它能够构建起一套同样高效、可靠且能覆盖全国的服务保障体系,彻底打消用户的后顾之忧时,它的这场模式革命,才算取得了真正的、可持续的胜利。未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