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不少朋友已经规划好了自驾游路线。但你知道吗?旅途中最让人头疼的不是堵车,而是车辆突然“罢工”。每年因为出行前准备不足导致半路抛锚的案例不在少数,作为老司机,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一份超实用的车辆检查清单,出发前花半小时仔细排查,安全才能更有保障
首先要检查轮胎和备胎,这可是车辆的“双脚”,一点都不能马虎。先看轮胎的胎压是否正常,胎压过高易爆胎,过低会增加油耗和磨损,建议按照车辆手册上的标准胎压值充气,一般在2.2-2.5bar之间。胎纹里的小石子要及时抠掉,避免高速行驶时石子飞溅造成轮胎损伤。还要检查轮胎侧面是否有鼓包、裂纹或者鼓包,这些都是严重的安全隐患。备胎也不能忽视,要确认胎压充足,并且备胎的生产日期不要太久,一般备胎的保质期是5年左右,超过这个时间最好及时更换。
其次是油液检查,包括机油、刹车油、冷却液和玻璃水。机油液位和质量很关键,机油过少会导致发动机润滑不足,严重时会拉缸。打开机油尺,看液位是否在上下刻度线之间,机油颜色发黑、有杂质也要及时更换。刹车油关系到行车安全,刹车油如果变质会影响刹车效果,检查刹车油壶的液位是否在标准范围内,同时观察刹车油的颜色,正常是透明或淡黄色,发黑就要更换了。冷却液能防止发动机过热,要确保液位在MAX和MIN之间,颜色如果变成深褐色或浑浊,说明需要更换冷却液。玻璃水要加满,不仅能清洁玻璃,冬天还要用防冻型玻璃水,避免冻住喷水嘴
最后是灯光、电瓶和电路系统。灯光是夜间行车的“眼睛”,要检查近光灯、远光灯、转向灯、刹车灯、示廓灯是否都能正常工作。可以让家人或朋友帮忙测试,确保每个灯光都亮且无故障。电瓶的正负极要紧固,没有松动或腐蚀现象,电极柱上如果有白色粉末,可用热水冲洗干净,电瓶使用年限超过3年的,建议去店里检测一下存电能力,防止半路亏电打不着火。还要检查喇叭、雨刮器、安全带、方向盘、刹车踏板等部件是否正常,雨刮器刮水是否干净,没有异响,安全带是否能正常伸缩和锁止,方向盘转动是否顺畅,刹车踏板的行程和力度是否正常,这些细节都可能影响行车安全。
除了以上这些,出发前最好给车辆做一次全面的保养,比如更换机油、机滤,检查变速箱油和火花塞等。如果是长途自驾,还可以准备一些应急工具,比如千斤顶、搭电线、拖车绳、三角警示牌、备胎扳手等,放在后备箱容易拿取的地方。记住,行车安全无小事,做好车辆检查再出发,才能让旅途更安心愉快。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