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们会有疑问:为什么有些本来“看着还不错”的车,实际卖得惨不忍睹?7月份,一汽大众揽境的销量仅1004台,这个数字和它的旗舰定位、配置、体型一比,实在有点让人唏嘘。裸车价格超过26万,这都快奔着豪华品牌去了,可最终买单的人却少得可怜,是“产品和市场不匹配”?还是大众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
先看价格吧,很多人一听到“揽境”,以为是走量的车型,结果实际价格让人心虚。新款450TSI最低配都得26.99万,落地不加个首饰、装饰啥的,直接就破三十万了。老款380TSI,算上优惠,也没低于20万——你要说买大众,心里还是琢磨着“理性消费”,但揽境这个价,理性往哪儿放?这价格直接把一大批对大众有好感,但钱包一般的消费者挡在了门外,你不贵点我都怀疑是不是正儿八经的旗舰产品。
咱们不妨设问:为什么大众敢把价格定这么高?是对品牌溢价有信心,还是觉得自家产品力碾压对手?其实你琢磨琢磨,揽境这车确实有点料。外观比途昂还要宽大气派,贯穿式灯带这几年算是高级感的象征,内饰也是科技拉满,15英寸中控屏+11.6英寸副驾驶娱乐屏,芯片用高通骁龙8155,顶配还带哈曼卡顿音响,这些配置在同价位里算领先了吧!动力上,最新的EA888发动机,直接干到272马力、400牛米,好家伙,7.5秒破百,也甩老款一条街。
可是,这一切都挡不住市场的冷淡。为啥?是不是今天的消费者就不吃“大而全”的套路了?还是说,只要你不是BBA,30万以内都不香?大家可能没注意,30万能选的车太多了,途昂、途昂X,甚至凯迪拉克、雷克萨斯的入门SUV,甚至二线豪华品牌一咬牙也能拿下来。大众本身是“老百姓的首选”,但你价格贴近豪华品牌,产品还是“大众”,难免让人犹豫:花这钱,大众值么?
另一个思考,揽境的定位是不是有点尴尬?从尺寸到空间,揽境肯定是对得起“旗舰SUV”四个字,轴距2980mm,五米一的大车,你坐上去绝对够宽敞。但如今国内消费群体,喜欢大家庭出行的大空间,想要舒适安静,同时又注重车的面子和品牌,大家往往偏向BBA或者新势力。大众再大再好,但当你花30万时,心理预期就会自动提升——你得带点“豪华滤镜”才行。结果揽境还是那个大众味,换了些配置就想冲高端,这波操作,显然没能打动大家。
有人说,那为啥途昂卖得比揽境好?“途昂销量2998台”,横向一比,差距立刻显现。途昂和途昂X销量是加在一起报的,但即便把揽巡和揽境也合到一块,数据依然不理想。此处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看,为什么同样的中大型SUV,途昂能拿三千台,揽境才一千?首先途昂价格拉低了,优惠幅度大,入门车型极具吸引力,揽境新品上市,没有大优惠,而且定位更高端,市场接受度就低了。其次,途昂已经做了很多年,“国民大SUV”形象深入人心,揽境这几年刚出,宣传、认知都落后一截,大众系的粉丝自然优选途昂。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琢磨,揽境的配置和技术升级其实很猛,但消费者真的在意这些吗?你知道大众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芯片,你在意15英寸屏幕,你愿意为矩阵式大灯买单么?现实是,很多买SUV的用户压根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空间实用性、舒适性以及品牌调性。配置再高,甚至比自家途昂还拉满,但你这台车的“面子”还是大众,不少用户心里有个坎:花了三十万,结果开出去还是大众标,要不直接加钱上奥迪,买个入门Q5L不是更拉风?
那我们再问问,现在SUV市场是怎样一种现状?中大型SUV确实热,但都赶着往豪华靠,或是主打新能源新势力,气氛热烈。像揽境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机械旗舰”,产品硬实力很有料,但风口已经不在它这里了。你说新能源车企,有智能座舱、有一堆花里胡哨的功能,价格还大量下探,买家感受到性价比的冲击。而揽境,拼智能配置可能还行,但拼价格、拼品牌力还是略显吃力。哪怕你说大众做工扎实、口碑过硬,可谁又会为一句“大而好”掏三十万?
其实,这样的结果也不完全是大众的问题,整个中国汽车消费趋势都在转变。年轻人买车看性价比还有“个性”,大叔阿姨买车看品牌靠谱,又不是想着极致配置。揽境就卡在这俩类型中间,市场太窄了。30万预算的客户,要么冲豪华,要么冲新势力,谁还愿意在大众旗舰上的“为品牌买单”?一汽大众也不是没意识到这点,新款揽境把动力、配置、科技都给升级了,但价格还是咬得太紧,你不降价,市场注定不动心。
卖得不好不代表车本身不行,有些车本来就是“小众情怀”,但国产中大型SUV市场可不是情怀能决定的,终归还是“货卖对路”。揽境这种产品,笼统来讲,你要是对舒适性、空间有极高要求,且对品牌忠诚度很高,买揽境没毛病,但现实就是,大部分人看价格就心疼,看品牌又犹豫,看配置还挑剔,一下子给自己筛掉了。
说到这,大家都能体会到“产品力”和“市场力”不是一回事。揽境的“悲催销量”,很大程度上是被自己的定价和形象卡死了。你说大众标价值几何?你说揽境有多少豪华基因?你说买家真会觉得这些配置值回票价?这一连串的问题,其实就说明,国内消费者越来越理智了,也越来越“挑剔”了。
回头也能明白,要想销量突破,国产中大型SUV就得放下“品牌大旗”,老老实实走性价比。你看自主品牌,哪个不是价格打下去,配置拉满,然后一通宣传,各种花样诱惑消费者。所以揽境要突围,难道不是得下决心拉低价格,甚至来一波大降价?要不然,旗舰再好,价格再高,产品再硬,也不过是“自嗨”,用户只会说,你们家车本来就是走量的,不是真豪华品牌。
总结下来,揽境的难题不是产品力不够,而是市场认知和价格错位了。你卖三十万,就得有三十万的豪华感和品牌光环,否则就只能看着销售数据“悲催”。裸车价格超过26万,销量仅1004台,其实正好说明了国产高价SUV还没到能挑战豪华和新势力的地步,也提醒传统品牌,不能只靠“旗舰”包装,更要懂得“价格的艺术”,毕竟消费者的钱包,它是用来买“面子”和“性价比”的,不是心疼你的升级。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