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资纯电SUV市场降价潮中,大众ID.4 CROZZ为何依然难成爆款?

两个月前的那个午后,车展人潮涌动,我站在一家“冷门”的展台前,不自觉地和一台ID.4 CROZZ对了个眼神。那天它旁边的荣放和CR-V被围得水泄不通,而它则安静地用黑光包裹自己,像是一场被误会的犯罪现场里,那个衣着体面、但始终没进聚光灯的嫌疑人。我的职业习惯作祟,总喜欢在热闹之外,找点冷门线索。一台合资纯电SUV,落地接近11万,续航600公里,外观还不赖——这几个关键信息在脑袋里合成了一个简单却有力的问题:它为什么没火?

如果你是车主,你会被什么打动——品牌Logo还是同级里最高的配置清单?你会看重那些被营销团队变成口号的“家用SUV之选”,还是只想算算钱包里的余额,问一句:“我能不能低成本圆一个合资纯电梦?”假如你带着这份好奇,站在ID.4 CROZZ跟前,答案其实不复杂。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不会去做这个选择题。

把事件梳理清楚,大众这个品牌,在中国说是“家族企业”都不过分。楼下邻居换车,十有八九想的是途观L或者探岳。大众的品牌号召力在国内早已被各路“车评人”夸烂。但放眼新能源市场,合资品牌的反应总是慢半拍,动力总成和智能体验更是被比下去。ID.4 CROZZ,指导价14.99-24.36万元,但在部分地区,终端售价已然拉低到11万出头。你没看错,十一万多买辆空间不算小的纯电SUV,续航足有442公里,高配能干到601公里。外形不激进,没国产那些夸张的“银河灯”,却也比荣放、CR-V年轻不少。按理说,这车该有点市场,结果它7月销量才一千五百多台,连丰田的铂智3X都吆喝出了将近七千。大众出手,业绩却不闪亮。

作为职业“刨根问底型”,我没法只看销量。ID.4 CROZZ最值得一聊的,反而是那套五连杆独立后悬挂,和后轮驱动电驱。说老实话,开惯了大众燃油车,见识过GTI的小热血,以为电动车就是个四轮沙发。结果ID.4 CROZZ却不是配置表里的小白兔——它的底盘刚性和过弯跟随性,甚至让我搞出点惆怅,像是老刑警在年轻小伙子身上意外发现了点真本事。刨去续航焦虑和智能配置的泡沫,这种驾驶质感才是德系品牌扎根中国的底子。而现在大众玩起了低价,不少人却还当它是个“边缘嫌疑人”。

推敲一番,能不能说ID.4 CROZZ是冷门中的优等生?不见得。配置上,它没玩主流炫技,把车当成移动客厅的路子不沾。内饰走极简风,中控一块12.9英寸大屏,仪表五寸出头,剩下就是软性材质和大众式“商务视野”,美观没大毛病,记忆点却也稀薄。大众在内饰上的克制,当然是专业的——但也像旧案现场里被嫌弃的低调,只有懂行的人才愿意多看一眼。有些人要的是沙发、彩电、大天窗,一坐进ID.4 CROZZ只觉得,“气氛有点空”。

在合资纯电SUV市场降价潮中,大众ID.4 CROZZ为何依然难成爆款?-有驾

再说续航,国产新势力的数字游戏玩得飞起,什么1000公里的CLTC续航,实际一半都不保。ID.4 CROZZ算务实派。入门版官方号称442公里,春秋气温适中的时候,实际400公里跑完没啥压力。高配奔着601公里去,确实实打实,没啥花里胡哨的“水分”。不管是通勤还是跑长途,靠得住比数字吓人更难能可贵。

这车降到11万多,是不是性价比爆棚?站在专业角度看,大众的老底子还是厚实的。底盘做工和行驶质感,和日产、丰田的同级产品比,没掉链子。电池安全和能源管理系统,毕竟大众在欧洲没少下功夫。可国内市场讲究的不是厚道,而是“花活”和噱头。人们买车不是都在做专业调查,有的是买“朋友圈认可”,有的是冲着里程、智能降临、外观炫酷。ID.4 CROZZ偏偏是那种“你得懂,有时间细品”的选手。现在它走到台前,打着“很便宜很专业”的旗号,结果市场半信半疑。

大众自己乐观吗?其实也未必。工程师肯定不差,但卖车这事,永远比搞技术复杂。品牌光环变成遮羞布,价格战打到底,终端价格都磨到地皮了,销量还是卷不过丰田。你能理解这种无奈吗?挺像我们刑侦系统里那个老案,证据扎实,但故事不够“剧本杀”,就会被遗忘在档案柜角落。偶尔自嘲一句,“理性永远不够性感”。在市场和人性面前,冷静派总是票房炮灰。

站到现实里,我能给ID.4 CROZZ的结论也很有限。它不是同级最智能的、空间最大的、也不是最低价的。它的长板就是底盘和驾驶,续航靠谱,造型也不土。可市场就是这样——并不是每个理工男都有好命,被大众爷牌挂了,也未必能翻身。俗话说,“最好的证据,有时候也只是证据;最火的品牌,也有冷冷清清的一天。”

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怎么选?你在意的是价格、续航,还是摸上去的高级感?或者说,在台面铺开这些证据时,你会被哪个细节打动?大众的低调出手,是理智的礼物,还是市场里的“无人认领物”?这道选择题,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算到最后,只能留给你一句开放式问题——你到底相信品牌底蕴,还是愿意为“超值冷门”买一次勇气?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