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

8月份国产SUV市场的这份销量榜,真的是让我有点意外。现在车圈卷到这个份儿上,已经不是“卖得好不好”的问题了,而是你一个月卖五千辆 SUV 都排不进前五十名,这放在前几年,搁谁能信?我小时候还见过身边有辆国产SUV都要围观一下的年代,现在厂子扎堆儿造,车主扎堆儿买,整个一锅热炖,各自翻腾。你说这不是卷,那什么才叫卷?

先说这榜单最扎眼儿的,博越L拿了冠军,但优势说实话不算大,紧随其后的是问界M8,一个新玩家。这让人不禁想问一句,到底什么能决定一辆SUV在中国受不受欢迎?品牌影响力,配置,还是价格?还是得问一句,现在买SUV到底图个啥?

老实说,咱们中国人买SUV,很多都希冀着“啥都行”:空间大,外观霸气,安全,舒适,最好带点科技感和未来感,最最重要的,得实惠。就像家里来客人,既要热情好客,还得端出点特色菜招待,有时还得戏法耍得溜点。结果,现在这些车企还真就全给你备齐了。

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有驾
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有驾
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有驾

你看销量榜前几名,除了博越L强势元老,问界M8、元UP、海狮06EV、小米YU7这些后来者,靠的是什么?无一不是把“智能”“新能源”这些招牌亮到极致。为什么?因为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买车早就不只是为了一个代步工具了,更多的是一种身份、一种生活方式的表达。你说电动车、省油车智能网联这些东西是不是伪需求?不能一刀切。你愿意为“会说话的车”“能自动驾驶的车”买单,自然有人会出新花样;你觉得没用,但别人的人生或许就离不开。

实际上,这一轮新能源搅局,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小米YU7、海狮06EV这些车。以前咱们讨论电动车,宁德、比亚迪、特斯拉,现在小米、华为全都下场了,做手机的来造车,做路由器的来整智能驾驶。你说不靠谱吗?偏偏还真行。你发现没有,现在愿意尝鲜新技术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毕竟车这东西,谁都想比别人早一步,甭管是不是用得上,别人有咱家不能没,谁也不想被时代落下。

不过,别以为新能源就能一统江湖。你看看瑞虎8、哈弗大狗这些燃油车,人家还照样卖得挺欢。为啥?其实道理特别简单:不是谁都愿意马上从燃油跳新能源。老一辈还认机械可靠,油耗虚实都装在心里,新能源技术的盘算和担忧没那么容易消散。咱们中国市场毕竟够大,多条腿走路才是当前最明智的做法。就像家里多一个保险箱,图个心安。

再看看那些有意思的细分车型,比如坦克300、坦克500,现在玩越野成了一种“标榜自我”的生活方式。过去越野是纯爷们儿的游戏,现在开个硬派SUV进趟山野都能发朋友圈攒点点赞。还有诸如极氪X、领克06,外形设计新潮,吸引了不少年轻都市人。不仅仅是“好开”,更重要的是开出去得有面儿,照片、视频、社交全都一条龙。

有人会问,一堆车里是不是只有头部品牌才能活得潇洒?其实不然。榜单后半段月销量两千台出头的,按道理说都是“边缘人”,但你真去了解一圈,发现里面有很多技术含量高、定位很有特色的产品。比如小鹏G6、蔚来ES6,人家各自有自己的粉儿,卖得是情怀,卖的是品牌。你瞅瞅“捷途旅行者、北京越野”,纯粹是倔强的细分定位,小众也能玩出花样。他们没想着和大哥们死磕销量,而是更懂得“找准自己的用户”,做口碑、抢市场。

市场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呢?以前国产车企还想着先“追赶合资车”,现在局面变成了自己和自己卷,连行业门槛都悄悄拔高了。想象一下,从前车企只要遥遥领先个几千辆就能称王称霸,现在五千辆进不去前五十。这对所有新车企或者新车型来说压力有多大?你别以为产品还行就能吃香喝辣,现如今得拼产品力、性价比、服务、技术、品牌,甚至还得琢磨点情怀营销,动不动还要和啥大佬联名、做软件生态绑定、整车联网……你说造个车就能卖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有驾
国产SUV销量榜变化大,智能新能源崛起,燃油越野依然有市场-有驾

这一波洗牌背后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觉得是中国消费者的成熟和挑剔。你说中国市场难做难在啥?就是因为咱们太实在,啥都得对比一圈。家用车要求空间大、配置高、安全有保障,最好出门能有牌面;年轻人要智能好玩,最好和手机平板一个逻辑,南北差异还得满足各种特殊场景。厂家要想突破,光做个样子已经不行了,还要真正解决痛点。以前能靠广告糊弄,现在行不通了,口碑传播再快不过,翻车一回全网都知道。

还有个变化值得琢磨,就是品牌力的变化。传统品牌比如吉利、长安、奇瑞、哈弗,以及新秀像理想、小鹏、蔚来、问界这类,都在抢年轻新中产。品牌是个慢工夫,但也是个信仰加分项。有些人买的是便宜和实用,有些人则愿意为了一个logo或一份情怀多花好几万块。这种分化,其实让市场更有活力,也更难做了。你怎么打动消费者?有人奔着品牌,有人奔着实用,一步走错,也就掉队了。

最后还有个现象,过去很多人一下看到榜单会问:国产SUV已经能和合资SUV一较高下了吗?现在这个问题都有点落伍。看榜单你就知道,现在若干头部国产SUV哪怕对着最火合资也能赢个漂亮。中国人造车,真不是玩虚的。当年我们追着合资屁股后面跑,今天已然进入自主争霸时代,而且越卷越好。你有智能化,我就有成本优势,你有品牌积淀,我就有黑科技,每个企业都拿出真本事,消费者其实最受益。

当然,市场总有变化。销量好坏有周期,有机遇也有挑战。就以小米和问界为例,手机厂商造车成功了,能不能持续赚到消费者的心?新能源和燃油还会怎么纠缠?智能化、网联化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决胜点?这个没人能拍胸脯保证。但我敢说一点:中国SUV市场的进化和升级还远没到头,下半年肯定还会更热闹。进步不等于一帆风顺,车企要拼、更要活得清醒。别光沉迷在数字游戏里,得实打实地解决老百姓买车、用车、养车的痛点。

回头想想,其实咱们中国市场每一次剧变,好像都是消费者带出来的——原来大家没啥选择,凑合凑合将就用;如今只要你对生活有点讲究,总能在市面上找到合适的、甚至个性十足的产品。你说这叫内卷也好,升级换代也罢,总归不是个坏事。换个角度想,厂商们肯把产品和服务卷到极致,消费才真正有了底气。

总之,SUV市场再这么卷下去,老百姓肯定是最后的大赢家。未来形势谁也说不准,市场的浪花才刚起头儿,各路英雄还没都登场。别着急下结论,后面精彩着呢。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