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在中国的黄金时代,已经翻篇了吗?
五年前要是问身边人,“二十万预算买啥车省心?”多半会被推荐去看雅阁、凯美瑞、RAV4、CR-V这些老熟人。理由也简单:油耗低、不爱坏,开几年卖出去还不亏钱。就连我家楼下那位老李头,每次喝茶都要念叨:“你们年轻人啊,不懂得踏实过日子,这些日本车才叫稳妥。”
可这两年风向变了。前阵子跟朋友逛4S店,看见丰田、本田展厅里冷冷清清,还以为赶上工作日没人来。销售小哥无聊地刷着手机,说今年指标紧张,销量比去年又少了一截。我顺嘴问他怎么回事,他耸耸肩:“我们优惠给得挺狠,但就是没人买。”我听着有点意外——明明几年前这些品牌还是香饽饽。
后来查了下数据,才发现真不是错觉。丰田2021年一年能卖快200万辆,现在全年估计顶多150万出头。本田更惨,上半年只跑出来三十来万台,都快赶不上以前一半水平了。日产也是,一百多万的高光时刻早过去,现在维持个六七十万都费劲。有天在维修厂等保养,大师傅还和我闲聊:“以前修本田修不过来,现在偶尔碰一辆,全是老客户。”
有人说,是新能源补贴太猛,把油车逼到墙角。我琢磨着也不全对——毕竟燃油车也能拿补贴,就是少个五千块钱。而且现在终端优惠动辄三四万元,有些库存大的甚至便宜八九万。“哪有差这点儿补贴就决定生死的道理?”微信群里一个搞销售的兄弟吐槽,“真想买的人,不会为了区区几千块转投电动车。”
再说限牌限行,全国真正卡得严的一线城市没几个,北京上海广州算是最难搞定号牌的。但全国加起来六百多个城市,大部分地方随便挂牌照,也没见谁因为这个非换新能源不可。
其实仔细想想,更深层的问题,是“省油耐用”这些曾经让日系火爆的优势,被新势力直接掀桌子打掉了。当初2015年以后大家选它,无非图个经济实惠,那时候德系、美系反而被嫌弃小毛病多。这几年不同了,自从国产Model 3把价格拉下来,再加上插混车型大面积普及,就连隔壁小王家的宋Plus DM-i,他媳妇天天上下班纯电通勤,一个月下来充电花不了多少钱,还不用担心限行。“你那雅阁还剩啥优势?除了座椅舒服点。”她有次在群里发语音调侃。
智能化落后,也是硬伤。我亲戚去年提了一辆合资SUV,本想着配置够用,可实际体验气死人:中控屏幕反应慢到怀疑人生,导航卡插反直接黑屏重启。他找售后,人家支支吾吾地说OTA升级功能“暂时没有”,让他回去忍忍。“咱这不是20年前诺基亚嘛!”他说完自己都乐了。
还有一点鲜有人提——保值率神话正在崩塌。一位做二手生意的大哥私下讲,以前收凯美瑞雅阁闭眼入,如今行情直线往下砸,新款混动车型贬值更厉害。他举例,上个月刚收进来的21款CR-V,两年不到跌价将近40%,放在三年前根本无法想象。“新技术冲击太猛啦,”他说,“大家信仰开始动摇喽!”
维修圈流传段子,说某品牌CVT变速箱总成涨价,一套原厂件贵得离谱。有一次邻居找熟人修旧款RAV4,因为配件短缺只能用副厂替代,用师傅的话讲就是“现在谁还愿意为情怀埋单?该换还是换吧”。顺带一提,新出的混动车型不少朋友抱怨冬天热效率下降明显,高速动力储备一般,这事儿群里讨论过好几回,都觉得厂家宣传和实际体验多少有点落差。
至于那些当年的“小众选择”,比如马自达或者铃木之类,要么销量惨淡,要么干脆悄悄退场。不久前路边看到台旧马自达6停着蒙灰,好像时间停滞在那里一样,有种莫名唏嘘感。
最后想到一句话,是汽修店老师傅常挂嘴边的话:“市场变化比天气还快,你别指望什么东西永远吃香。”或许再过几年,会不会又轮到别的新故事主角登场?鬼知道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