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

上周末陪朋友去4S店看车,销售顾问指着展厅那台林肯Z说:“这车去年还要36万多,现在21万出头就能开走。”我当时就愣了——15万的降幅,这在合资品牌里可不多见。更玩味的是,即便价格都杀到这份上,展厅里围观的人倒是不少,真掏钱的却没几个。我琢磨着这事儿有点意思,就借了台试驾车开了两天。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坐进驾驶舱,视线首先被那块27英寸的横贯式中控屏吸引。说实话,这尺寸在燃油车里确实罕见,配合12.3英寸的仪表盘,整个座舱科技感直接拉满。刷脸登录、疲劳监测这些功能都配齐了,初次体验会觉得挺新鲜。可开了几天下来就发现,屏幕反应速度跟某些新势力比起来,总感觉慢了半拍。副驾那块屏更尴尬,车辆行驶时直接锁死视频播放,实用性就打了折扣。

动力表现倒是让人挑不出毛病。全系标配的2.0T高功率发动机,账面数据是246马力、376牛米,实际开起来中段加速挺有劲,市区超车并线都很利索。只是油耗这块儿,市区路况跑下来基本稳定在10升往上,这美系车的老传统看来还在延续。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车内静谧性算个加分项。主动降噪配合加厚玻璃,在市区道路上确实安静,比一些德系竞品表现要好。不过上了高速就能听出区别——时速80公里以上,A柱那边会传来明显的风噪,虽然不至于影响交谈,但总让人觉得少了些应有的质感。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座椅舒适度这事儿见仁见智。前排包裹性和支撑性都还到位,长时间驾驶不会太累。后排就有点特殊了,坐垫填充物偏软,刚坐上去感觉挺舒服,可开个把小时就会发现腿部支撑跟不上,需要频繁调整坐姿。跑长途的话,或许坐前排更合适些。

辅助驾驶系统日常够用,跟车、车道保持这些基础功能都有。不过它的响应逻辑偏保守,遇到突然变道的车辆会慢半拍,需要驾驶员时刻保持注意力。这种调校取向谈不上好坏,稳是稳了,就是少了点灵动的感觉。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增加了些仪式感,靠近车辆自动弹出配合迎宾灯光,前几次用确实挺有新鲜感。但冬天气温低的时候,偶尔会碰到弹出不顺畅的情况。这类设计往往如此,美观性和可靠性很难完全兼顾。

车载音响和氛围灯属于锦上添花的配置。那套音响系统低音量足,听流行和电音挺带劲,但人声解析力稍微差点意思。128色氛围灯能玩出不少花样,就看个人喜不喜欢这种氛围了。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价格才是最让人纠结的地方。降价让性价比看起来很诱人,可换个角度想,保值率也就成了硬伤。二手车平台上转一圈就会发现,一年车龄的林肯Z,价格跌幅确实不小。买车时省下的钱,将来出手时可能得双倍还回去。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车主群里的反馈也是两个极端。有人觉得这配置这价位已经够厚道,日常代步没啥毛病;也有人抱怨电子系统小故障多,偶尔中控黑屏,转向异响。这些问题倒不至于趴窝,但确实影响用车心情。

林肯Z更像是给特定人群准备的选择。如果你看重配置丰富、空间充裕、价格实惠,对品牌溢价和残值率不太敏感,它或许值得考虑。但要是追求省心耐用、后期保值稳定,那可能得再多想想。

从36.58万跌到21.58万,林肯Z那块27英寸巨屏为何没能拯救销量滑坡-有驾

市场反应往往最诚实。产品本身素质够不够是一回事,能不能打动消费者掏钱包又是另一回事。林肯Z现在的处境大概就是这样——东西谈不上差,可就是缺了点让人心甘情愿买单的理由。这15万的降幅背后,藏着的或许是整个品牌在市场定位上的迷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