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看到东风标致要发2025款5008和508L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不是激动,而是恍惚。就好像你在一个重金属摇滚现场,所有乐队都在砸吉他、喷火焰、玩跳水,突然角落里有个哥们穿着燕尾服,优雅地拉起了小提琴。你不能说他不对,你甚至觉得他有点东西,但你就是觉得他有点不务正业,或者说,这个世界配不上他的优雅。
当下的车圈是什么?不是存量竞争,是黑暗森林,是吃鸡决赛圈,毒圈已经缩到脚后跟了,旁边全是伏地魔。大家都在卷配置,卷价格,说白了就是在比谁的军火库更吓人,谁能更快地把对方扬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结果标致老师这边,还在慢悠悠地跟你聊“法式魅力”、“赛道基因”、“驾值双升”。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两军交战,这边已经把高达开出来了,那边说,你看我这把祖传的宝剑,抛光之后是不是更亮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说好的降维打击呢,你怎么自己给自己降维了?
我们先说这个所谓的“法式魅力”。这是一个非常玄学的东西,和奔驰的“豪华感”、特斯拉的“科技感”一样,属于品牌玄学的一部分。你问一个标致车主,法式魅力是啥?他可能也说不清,但他会告诉你,那个小盘子的方向盘,那个像战斗机座舱一样的内饰,那个反人类但又莫名带感的按键布局,就是那个味儿。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是一种信仰,一种“我知道这玩意儿有点怪,但我就喜欢这怪”的偏执。
我给你演绎一个场景。标致内部产品会上,一个刚来的中国小伙说,老板,咱们能不能把中控屏做大点,车机系统学学华为,再加几个正常点的杯架?一个法国来的设计师听了,当场就要掏出法棍跟他决斗,一边挥舞一边喊:“俗!俗不可耐!这是对艺术的亵渎!我们的车是开的,不是给你在里面刷抖音的!杯架?喝依云矿泉水瓶子那么细的就够了,难道你还想在车里喝可乐吗?那是美国人的东西!”你看,这就是法式魅力,一种坚持,一种哪怕市场潮流已经是洪水猛兽了,我依然要守住我那片小花园的固执。这种坚持,既是它最后的荣光,可能也是它最沉的枷锁。
再看2025款5008,主打“5+2灵动大空间”。这又是一个典中典的营销话术。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负责任地告诉你,所有非全尺寸SUV的第三排,都是“压缩毛巾”。看着有,实际上你打开之后,只能坐下霍比特人或者你最讨厌的亲戚。成年人坐进去,膝盖能顶到下巴,那不是坐车,那是上刑。这个“+2”的意义,很多时候就是为了让你在买车的时候,能跟老婆有个交代:“你看,咱家以后人多了也坐得下。”至于真坐的时候有多痛苦,那是未来的事情了。所以标致这次把7座版门槛拉低,在我看来,不是什么产品力的巨大飞跃,而是一种“不装了,摊牌了”的姿态。它在说:“我知道你们就想要个7座的壳子,好,我给你,价格还便宜点,大家交个朋友。”
然后是508L的“赛道基因”和“大师级底盘调校”。这个我是信的。法系车的底盘,一直都是玄学里的硬通货,属于金钟罩铁布衫。开起来那个韧劲,那个帖服感,确实有点东西。但问题来了,你这个大师级底盘,能干得过“老头乐”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操控的终极考验,也不在赛道,在早晚高峰的菜市场门口。你的勒芒冠军基因,在面对一个从鬼探头冲出来的外卖小哥,或者一个以诡异步伐横穿马路的大爷时,能起多大作用?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底盘再好,也只能让你在撞上去之前,姿态更帅一点。
讲真,我上次坐朋友的法系车,那个方向盘的手感确实很怪,但开起来又觉得挺好。就好像你吃习惯了正常包子,突然给你一个方的,你骂骂咧咧,但吃起来发现味道还行。
现在这个市场环境,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力竞争了。是舆论战,是粉丝战,是价格闪电战。你看小米,车还没发布,雷军老师就已经是雷电法王了,流量大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你看比亚迪,直接掀桌子,荣耀版一出,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过去好几个。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者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都别吃了。
在这种背景下,标致搞的这个“驾值双升”,就显得特别古典,特别有骑士精神。它还在试图跟你讲道理,讲品质,讲体验。但这个市场,它不讲道理啊!用户已经被各种“遥遥领先”和“9万9交个朋友”给整得心态爆了,你跟他说我这个底盘好,他说那有冰箱彩电大沙发吗?你跟他说我这个设计有传承,他说那有自动泊车吗?你跟他说我这是总统座-驾,他说总统出门不堵车吗?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拿总统座驾和KTV果盘放一起,马克龙听了都得派人跨国追杀我。
所以标致这次升级的意义是什么?在我这个犬儒主义者看来,它的意义不在于能多卖几台车,而在于它本身还在坚持。在一个所有人都忙着“修仙”,妄图一步登天或者走火入魔的环境里,还有个人在坚持“筑基”。他可能筑得慢,甚至可能永远都结不了丹,但他起码没走歪路。他还在认真地打磨自己的“法宝”,而不是去抢别人的“天材地宝”。
所以,当2025款的5008和508L上市,你可以不买,你也可以嘲笑它的不合时宜。但你必须承认,这种在“发疯”的时代里,坚持“不疯”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它告诉大家,他们还活着,还在喘气,还在用一种非常优雅的姿势,对着已经乱成一锅粥的世界,比了个中指。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