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

宝马i3的大幅降价确实让不少消费者心动,曾经三十多万的车型如今进入十七八万的区间,与比亚迪汉EV等国产热门车型形成了直接竞争。那么,这两款风格迥异的电动轿车,究竟该如何选择?我们结合实测体验,从多个维度为大家梳理一番。

外观与内饰:经典传承与前卫科技的碰撞

宝马i3延续了品牌经典的设计语言,标志性的双肾格栅(虽然已封闭)、流畅的车身线条以及出色的轴距(2966mm)为其带来了不错的车身比例和辨识度。坐进车内,其内饰布局保持了宝马熟悉的驾驶者导向风格,双联屏设计(12.3英寸+14.9英寸)搭载iDrive系统,操作流畅度有保障。值得一提的是,i3在后排腿部空间方面表现不错,标准身材乘客能获得两拳半的充裕腿部空间。

比亚迪汉EV则展现出不同的风格。其“龙颜美学”设计语言大气沉稳,近5米的车长和1910mm的车宽赋予了它更强的体量感。内饰则更注重科技与豪华感的营造,可旋转的15.6英寸中控大屏是亮点之一,DiLink系统功能丰富,并且许多舒适性配置在中文EV上常作为标配出现。

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有驾

动力与操控:驾驶乐趣与舒适驾乘的取舍

宝马i3在动力和操控层面展现了传统豪华品牌的功底。其后置后驱布局、50:50的配重比,以及全系标配的后轴空气悬挂,都为其带来了出色的驾驶乐趣。286马力的电机能提供400牛·米的扭矩,零百加速6.2秒,动力响应迅速线性。底盘调校注重滤震舒适性,同时兼顾了弯道中的支撑性,整体驾驶质感高级。

比亚迪汉EV(以单电机版为例)则更偏向舒适和家用的设定。其前驱布局提供204马力和310牛·米扭矩,零百加速7.9秒,日常驾驶动力够用且输出平顺。底盘调校明显偏向舒适,能很好地过滤路面颠簸,但在激烈驾驶时的侧向支撑和操控精准度上,与i3存在差异。

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有驾

续航与能耗:应对日常通勤绰绰有余

宝马i3搭载70kWh三元锂电池,CLTC续航里程为526公里。在实际驾驶中,其续航表现受到驾驶习惯、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有车主反馈在湖南地区冬季环境下,续航达成率约65%,而夏季高温高速工况下续航达成率可超80%,能稳定在430公里左右。其支持快充,约35分钟可从30%充至80%。

比亚迪汉EV(参考某版本)采用60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续航500公里。刀片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方面有优势。两者在CLTC标准下的续航里程均能较好地满足城市通勤和周边短途出游的需求。

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有驾

智能化体验:传统豪华与本土创新的不同路径

宝马i3的iDrive系统操作流畅,支持OTA升级,语音识别功能也有不错的表现(有实测显示其准确率可达83%)。不过,在车机生态的丰富度、应用拓展性以及更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方面,与传统新势力品牌相比有提升空间。

比亚迪汉EV的DiLink系统在本地化应用和功能整合上更为丰富,大屏幕适配多种场景,语音控制系统对中文语义的理解和控制范围也较为广泛。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其中高配车型提供的功能通常更为全面。

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有驾

用车成本:电动化带来的普遍优势

作为纯电车型,i3和汉EV的日常能源费用远低于同级别燃油车。有i3车主分享,之前开宝马325Li每月油费1500元以上,换i3后使用家充桩谷电,同样里程电费仅需100元左右,保养项目也相对简单。需要注意的是,宝马作为豪华品牌,其部分零配件价格和后期维修保养费用可能仍高于国产品牌。

总结:如何选择?

宝马i3花费17万体验,对比比亚迪汉EV,实测差异清晰呈现-有驾

经过对比,宝马i3和比亚迪汉EV呈现出不同的产品特质:

宝马i3:优势在于品牌认可度、出色的驾驶操控质感、扎实的底盘表现(尤其空气悬挂的配备)以及更具驾驶乐趣的驾乘体验。它适合那些注重品牌历史、追求驾驶乐趣、对操控性有较高要求,同时希望获得传统豪华车驾乘质感的消费者。

比亚迪汉EV:优势在于更宽敞的车内空间、丰富的标准配置、更贴合本土需求的智能车机系统以及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它适合注重车辆实用性、科技配置、全家出行舒适性,并且看重性价比的家庭用户。

最终的选择取决于您的个人偏好和购车优先级。建议您亲自到店试驾,亲身感受两款车在驾驶、乘坐和智能交互上的差异,从而做出最符合自己需求的决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