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玛驰作为一款曾经主打“合资小型车”的车型,凭借圆润的外观和日产的品牌光环,在上市初期吸引了不少关注。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升级,这款车的短板逐渐暴露,如今在二手车市场也成了“难出手”的车型。
2024年某汽车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玛驰的车主满意度仅为58%,远低于同级别飞度(78%)和POLO(72%)。多位车主反馈,“买时图合资品牌和省油,用了才发现空间太小、配置寒酸,后悔没加钱选别的车”。今天就结合玛驰的车型特点、车主真实体验和同级别车型对比,拆解它不建议买的5大原因,帮你看清这款车是否真的适合自己。
一、空间太小:后排座人像“挤罐头”,实用性不如国产小车
玛驰的车身尺寸在小型车中也属于“迷你级”,长宽高仅3779×1666×1526mm,轴距2450mm,这样的尺寸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空间局促,尤其是后排和后备箱,完全满足不了家庭使用需求。
1.后排空间:成年人坐进去顶腿又顶头
实测数据:身高175cm的成年男性坐在后排,膝盖距离前排座椅仅2指(约3cm),头部距离车顶1指(约2cm),必须保持“蜷缩”姿势,超过30分钟就会明显不适;
满载体验:若后排坐3个成年人,中间乘客会被两侧挤得无法动弹,且地板中间有凸起(约5cm),脚都没地方放;
车主吐槽:北京车主王女士(2015款玛驰):“上次带父母和孩子出门,后排坐两个老人就已经挤得不行,孩子只能抱在怀里,早知道当初选空间大点的车了。”
2.后备箱:放不下一个28寸行李箱
后备箱常规容积仅211L,实测只能放下2个20寸登机箱,或1个24寸行李箱+几个背包;
想放婴儿车、折叠轮椅等大件物品,必须放倒后排座椅(放倒后容积531L),但此时就无法坐人,实用性大打折扣;
对比同级别:飞度后备箱容积380L,比亚迪海鸥(纯电)305L,都比玛驰大很多,日常买菜、购物都更方便。
3.储物空间:连手机都没地方放
前排只有一个杯架和一个巴掌大的手套箱,手机、钥匙、纸巾等小物件只能堆在中控台上;
车门储物格窄小,只能放下一瓶500ml矿泉水,且无法同时容纳雨伞等长条形物品;
副驾驶座椅下方没有抽屉,后排没有中央扶手和储物袋,日常使用极其不便。
二、动力孱弱:高速超车“踩油门光吼不走”,跑长途心虚
玛驰搭载的是1.5L自然吸气发动机(HR15DE),最大功率79kW(107马力),最大扭矩138N・m,匹配5MT或4AT变速箱。这样的动力参数在市区代步勉强够用,但只要遇到稍微复杂的路况,就会显得力不从心。
1.低速起步:满载时“肉得让人着急”
空车起步时,转速需踩到2500转以上才有明显动力输出,比飞度(1.5L131马力)慢半拍;
满载(4人+行李)或开空调时,起步更“肉”,红绿灯起步常被后车按喇叭催促,高速入口并入主路时需要预留更长距离;
4AT变速箱换挡顿挫明显,2升3挡时车身会“闯动”一下,影响驾驶体验。
2.高速表现:超过100km/h就“发飘”,超车困难
时速超过100km/h后,发动机噪音骤增(车内噪音达75分贝,比飞度高5分贝),且车身稳定性下降,遇横风会有轻微晃动;
时速100km/h再加速超车,需要深踩油门,发动机嘶吼半天,车速却提升缓慢,从100km/h到120km/h要花8-10秒,比同级别车慢3-5秒;
车主案例:上海车主李先生(2016款自动挡玛驰):“上次跑高速,想超一辆大货车,踩了半天油门速度上不去,后面的车一直闪灯,吓得我赶紧松油门,再也不敢开它跑长途了。”
3.油耗:看似省油,实际没优势
厂家宣称综合油耗5.3L/100km,但车主实测市区油耗7-8L,高速6-7L,和飞度(市区6.5-7.5L)、大众POLO(市区7-8L)基本持平;
加92号汽油,按每年1万公里算,油费约5000元,和同级别车型相比,每年最多省500元,完全抵消不了空间和动力的劣势。
三、配置寒酸:连最基础的安全配置都省,开车像“开毛坯房”
玛驰的配置水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即使是顶配车型,配置也远低于同价位国产车,甚至不如一些入门级电动车,安全和舒适性都得不到保障。
1.安全配置:连ESP都没有,雨天开车心虚
全系没有ESP车身稳定系统:这是最让人无法接受的,在雨天、雪天或急打方向时,车辆容易打滑失控,安全性大打折扣(同级别飞度、POLO全系标配ESP);
气囊数量少:低配车型只有主驾1个气囊,中高配也只有主副驾2个气囊,没有侧气囊和头部气帘,发生侧面碰撞时保护不足;
没有倒车雷达/影像:全系需要自己加装,新手停车很不方便,某维修店数据显示,玛驰因没有倒车辅助导致的刮擦事故,比有雷达的车型多30%。
2.舒适性配置:连空调都是“手动单区”,夏天开车像“蒸桑拿”
全系手动空调,且是单区控制,后排没有出风口,夏天车内降温慢,后排乘客闷热难耐;
座椅是织物材质,透气性差,夏天坐久了会“粘屁股”,冬天又冰凉,且调节方式是手动(前后、靠背角度都要手扳);
音响系统只有2个喇叭,音质差到“听个响”,想接手机听歌?低配连USB接口都没有,需要自己买转换器插点烟器。
3.细节偷工减料:到处都是“廉价感”
中控台、门板全是硬塑料,用手一敲“砰砰响”,夏天被太阳晒后还会有异味;
车窗升降是前电动、后手动(低配),后排乘客想开窗必须自己摇,非常不方便;
轮胎尺寸小(175/60R15),抓地力差,雨天刹车距离比195宽度的轮胎长2-3米,且胎噪大。
四、售后麻烦:配件难找还贵,维修要等半个月
玛驰在2016年后就逐渐淡出市场,如今4S店库存少,配件供应也成了问题,后期维修保养很不方便,这也是不建议买的重要原因。
1.4S店网点少,维修要跑远路
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日产4S店已经没有玛驰的维修权限,车主需要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的4S店才能修,单程跑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是常事;
某车主反馈:“我们市的日产4S店说玛驰配件太少,让我去隔壁市修,来回200公里,光油费和过路费就花了300多。”
2.配件难找,等待时间长
常用配件(如刹车片、机油滤芯)还好买,但稍冷门的配件(如车门把手、仪表台零件)需要从厂家订货,等待周期7-15天,严重影响用车;
副厂配件质量差,比如副厂的玛驰尾灯,用半年就可能出现灯罩发黄、灯泡接触不良等问题,而原厂配件价格又贵(一个尾灯要300多元,比飞度贵50%)。
3.维修成本不低,性价比差
虽然发动机故障率不高,但一旦出问题,维修费用不便宜:换一个正时链条套装要1500元(飞度约1200元),换一个4AT变速箱阀体要5000元以上;
保养费用和同级别合资车差不多(小保养300-400元),但结合车价和使用体验,性价比远不如飞度、POLO,更不如国产的吉利帝豪、长安逸动等车型。
五、同价位有更好选择:花同样的钱,能买到空间更大、配置更高的车
如果预算在5-8万元(玛驰新车指导价7.38-8.75万,二手价3-5万),完全可以买到比玛驰更合适的车型,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综合产品力都更强。
1.合资车替代:飞度、POLO更值得选
本田飞度:空间比玛驰大(后备箱380L),动力更强(1.5L131马力),全系标配ESP,保值率高(3年保值率70%,玛驰仅55%),新车价8.18-10.88万,二手3-6万;
大众POLO:底盘扎实,高速稳定性好,标配ESP和倒车雷达,内饰质感比玛驰好,新车价9.09-12.49万(优惠后7-9万),二手2-5万。
2.国产车性价比更高:配置秒杀玛驰
吉利帝豪:紧凑型车,空间比玛驰大一圈(轴距2650mm),标配ESP、倒车影像、10.25英寸中控屏,1.5L动力够用,新车价6.98-8.88万,二手2-5万;
长安Lumin(纯电):适合城市代步,车身小巧但空间比玛驰实用(后排能坐两个成年人),标配倒车影像、中控屏,续航155-301km,新车价4.99-6.99万,用电成本低(每公里1毛钱)。
3.二手车市场:5万预算能买到年份更近的车
5万元能买到2018年左右的丰田威驰(空间大、省油、可靠性高),或2019年的本田哥瑞(动力强、配置比玛驰高),都比2015-2016年的玛驰更值得入手。
总结:玛驰只适合极少数场景,多数人买了会后悔
日产玛驰的短板太明显:空间太小、动力孱弱、配置寒酸、售后麻烦,而且同价位有太多更好的选择。它唯一的“优点”可能就是日产的品牌和相对省油,但这些完全弥补不了硬伤。
如果是单身贵族,只在市区短途代步,且对空间、配置毫无要求,二手玛驰可以考虑;但如果是家庭用户,需要偶尔载家人、跑高速,或对安全配置有要求,那玛驰绝对不是好选择。买车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不是凑合着用,花同样的钱,为什么不选一辆更实用、更安全的车呢?
你开过日产玛驰吗?对它的印象如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