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

你见过刚上牌照,方向盘还没捂热就被当二手车卖的新车吗?现在这事儿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我一朋友就在二手车市场里,他说现在这堆0公里二手车多得跟地里冒出来的笋一样,乱得有点离谱。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汽车行业天天在那喊销量又创新高,结果这些刚上牌就转手的车,就像一根针,轻轻一戳,那漂亮的泡沫就噗地一声破了。你说这销量到底是真好,还是大家联手做出来的一场戏?今天就掰扯掰扯这里头的门道。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这事儿听起来就怪,好端端的新车,为什么要急着披上一层二手的外衣?这得从经销商的库房说起,那里头压着的车,已经快把他们的资金链给压断了。去年9月的数据就挺吓人,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冲到了56%以上,这根红线已经连续一年都没下去了。有个合资品牌,报表上写着销量涨了12%,听着多风光,可实际呢?车全堵在经销商手里,库存周转天数从35天硬生生拖到了58天。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车卖不出去,品牌方那边的任务指标又像催命符一样。完不成销量?扣返利,甚至直接取消你的授权资格。经销商能怎么办?被逼得没办法了,只能自己掏钱把车买了,上个牌,摇身一变成了车主,然后再打个折卖给二手车商。有个二线城市的经销商就这么干了,去年自己买了12辆新车,转手亏了三十多万,就为了保住那个授权资格,你说这买卖做得多憋屈。这已经不是什么权宜之计了,简直就是个无底洞,越陷越深。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经销商在坑里挣扎,车企那边却在玩着更高端的数字游戏。把新车打个八九折甩给二手商,表面上亏了,里子却赚足了。现在的市场卷成什么样了?每个月销量榜一出来,就是一场公开处刑,谁排在后面谁脸上无光。为了那张好看的成绩单,为了维持热门品牌的虚假人设,一些卖不动的车企就开始动歪脑筋。之前就有个新能源车企被扒了个底掉,一款车型号称月销两万辆,结果里面有6000辆根本没到消费者手里,全是这么左手倒右手转出去的。

这操作短期内是撑住了场面,可后果呢?实际路上跑的车没几辆,保有量太低,连售后的配件都供不上,最后消费者的投诉堆成了山。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车企为了弥补低价卖车的亏损,会不会在看不见的地方动刀子?去年不就有个品牌被曝出为了省成本,把皮质座椅换成了仿皮吗?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消费者以为自己捡了便宜,买到一辆准新车,可天上不会掉馅饼。去年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这种0公里二手车的投诉就有1200多起,超过六成都是因为商家隐瞒了首次登记的时间,导致消费者压根享受不到原厂质保。你看,这场游戏里,似乎每个环节的人都觉得自己赢了,车企刷了销量,经销商保住了任务,二手商赚了差价。但到头来,真正的买单人,还是那些蒙在鼓里的消费者。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当然,这事儿能闹这么大,政策上的漏洞也脱不了干系。之前以旧换新的补贴,最高能到两万,有些企业就动起了心思,用这些0公里车伪造置换信息,骗取补贴。在国内套完,还能出口去拿退税,去年光二手车出口退税就有47亿,这里面有多少是这种新车的功劳,谁也说不清。去年全国出口的52万辆二手车里,竟然有85%都是这种车,主要流向了东南亚和中东。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好在,监管的脚步总算是跟上来了。去年11月,工信部和商务部出了个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登记后3个月内就转售的车,不能算进车企的终端销量。北京、上海也开始试点备案制度。浙江更是直接,对这种车加征1%的交易税,结果政策一出,挂牌量立马降了38%,效果立竿见影。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归根结底,0公里二手车这场闹剧,是整个行业重数据、轻实质的必然结果。车企痴迷于那份虚假的销量排行榜,经销商被逼到墙角只能饮鸩止渴。想要让市场回归健康,光靠堵漏洞还不够,得让那些玩数据的车企真正感到疼才行。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也得擦亮眼睛,多看看《机动车登记证书》,查查交强险的投保时间,别被0公里这个名头给忽悠了。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说到底,踏踏实实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这条路虽然难走,但却是唯一能走通的路。数据终究是冰冷的,而消费者的口碑,才是热的。

新车落地就当二手卖,车企销量数据造假,谁在裸泳?-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