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惹事了,这回还挺带劲儿的
兄弟们,咱说这事儿挺让人生气的,你们知道,去年2018年
D&G那帮洋品牌可真是搞了个大新闻
那会儿他们拍宣传片,特意用了一些明显带歧视意味的元素,结果一曝光
啥明星啊模特,电商平台
第二年,这个品牌的老板就直接从富豪榜上掉了下来,真是“咱们中国人一声怒吼
别的洋品牌也不让人省心,试探又来了
你以为他们吃了这次教训就反省了
没想到过了几年,这帮洋人还挺不死心
居然又玩起了新的歧视把戏
刚刚出来的宣传照,刚一发到网上,咱们的网友就一眼就看出他们的居心
你说这帮洋品牌,嘴上说着“国际化”“时尚”,真正地心里就想着“我就要搞点歧视
可他们一点都没想到,咱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傲慢的代价可不是闹着玩的
▎瑞士手表斯沃琪,邪乎的歧视造型惹怒众人
8月15日那天,瑞士的斯沃琪(Swatch)在官网上放了个宣传照,老铁们
照片里那模特,拿着手表,偏偏用手把眼角向上提,做出一副眯眯眼的姿势,脸都快贴到镜头上了
真是就像是在嘲笑咱们东亚人的眼睛
这一幕,不光我看着觉得别扭
你说这“眯眯眼”“吊眼梢”这形象,早就被国际上视为对亚洲人的一种侮辱,是对咱们的歧视
▎历史的黑暗,西方对咱们的歧视一点都没少过
你知道不,早在19世纪
美国那帮歹人就开始对我们华人整歧视了
那会儿的画报、图画里,咱们华工都画得贼眉鼠眼,暗示我们抢他们饭碗
嘴里还骂我们“贼眉鼠眼的坏蛋”
甚至于还签了不少歧视华人的法案,排华的情绪像火一样烧得厉害
那时候,很多小说、杂志里都把中国人描绘成面目狰狞的“猪眼”形象,还写了什么“民谣”
那时还没有影视,歧视就像阴影一样笼罩在咱们头上
到了20世纪,傅满洲这个角色被创造出来,形象猥琐、低级
眯眯眼成了他标志性的特征
你说这玩意儿,真是把咱们的印象彻底定型了
▎西方对亚洲人的歧视,潜移默化在成长中
你知道不,这些形象的认知
咱们小时候都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
哪怕没人告诉你,长大了也会不自觉地觉得“眯眯眼”就代表“丑”、“坏”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西方的艺术作品里
歧视亚洲人的表现都带着一种“刻意贬低”的意味
比如一些动画、电影里,经常可以看到那种“眯眯眼”的反派角色
真是就是对我们民族的“低级嘲笑”
斯沃琪这次的宣传照,绝对不是无意为之,那分明就是“我就要这么整
他们心里明明知道,这种形象会引起咱们的反感,但偏偏还要这么做
▎2021年,歧视行为又重演,咱们都看在眼里
你说这事儿不光斯沃琪,去年(2021年)在一场国际比赛上
又有人又玩了“歧视把戏”
有个运动员对泰国运动员做出了那种恶意的“拉眼角”动作,被摄像头一拍
你说这屡教不改,体育比赛里屡次出现这种行为
有时候他们还把这种行为包装成“搞笑”或“喜欢中国”的正面形象,但明眼人都知道那是歧视
像清华美院那帮模特,专门挑了眼睛狭长的模特,还化妆拉长眼型
还有像三只松鼠,扒出他们2019年上线的广告,模特形象明显带有歧视意味,大家都看得出来
这不就是在“造神”眯眯眼的形象吗
电影《雄狮少年》里,那种“洗白”眯眯眼的套路
▎广告里的“眯眯眼”,还能装啥“赏心悦目”
你知道不,有些大牌就喜欢在广告里用“吊梢眼”“丹凤眼”
但我跟你讲,这种说法纯粹是“自我麻痹”
去年那会儿,奔驰的广告里,女模特还真就是“吊梢眼”,而且还在各个封面、截图里反复用
叫“欣赏与众不同的美”
之前那帮外企,广告里用的模特形象还挺正常
可偏偏他们就喜欢搞这种歧视性的“另类美”,就是想端起中国人的碗
可你说,咱们中国人还能忍吗
▎付出代价,斯沃琪这次真“吃了个哑巴亏”
说到这次的事儿,兄弟们
去年(2022年)他们在全球的销售额还挺杠杠的,净销售额达到26.3亿瑞士法郎
差不多占了他们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可偏偏今年,行情就变了,销售额一路下滑,很是是在中国市场
你想想,这还不算啥,大部分奢侈品今年都遇到冷遇,大家都转头买黄金了,手表功能除了传统的
可是斯沃琪偏偏把业绩下滑的原因归咎到“中国市场”,还说“下半年会好起来”
你说他们这是“自欺欺人”还是“明知故犯”
▎中国人民的反应,快得让人佩服
这事儿刚一曝光
广告一出来,网友们就开始“炸锅”
第二天,斯沃琪发了个道歉信,倒是挺快的,但里头没啥具体解释
可让人气愤的是,只撤了东亚区域的照片,其他地区还在用
咱们国内的群众反应很迅速,广告不到两天,股价就跌了3%以上,经销商也纷纷退货
电商平台上,斯沃琪的系列产品全都下架了
仿佛他们在中国的“地盘”都要赶出去了
你说,这么多国产的智能手表,功能还齐全
谁还会去买个辱华的洋品牌
▎国际反应,日韩也不买账,媒体都发声
不光咱们国家,日韩市场也很不满,很是日本、韩国的媒体
纷纷发表文章谴责这次的“歧视行为”
你想,像西方国家这帮家伙,平时就喜欢搞点“歧视亚洲”的小动作,这次又咱们盯上了
你看,全球范围内的反应都很激烈
很多品牌、媒体都在抨击斯沃琪的“傲慢”
这次一闹,估计他们的下半年的销售额会大打折扣,整个东亚市场都跟他们“翻脸”了
兄弟们,咱们说白了,外企想在咱们中国市场长久立脚,得弄清楚一件事:不能踩我底线
否则,咱们就像对他们“亮剑”一样,让他们知道,惹怒了咱们
像D&G、斯沃琪这些,前车之鉴都摆在那儿了
咱们中国人,不是好惹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