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星光730成都车展亮相,三动力版本细节曝光
前阵子在成都那边跑业务,顺道逛了下今年的车展。说实话,五菱这次带来的星光730有点出乎意料——不只是外观变得“高端”,动力方案也玩出了花样。银标家族新成员嘛,说是冲着家庭用车市场去的,但现场看配置和空间,还真有点超出原先对10万级MPV的想象。
第一眼看到那前脸,就跟师傅聊天时说的一样:“这嘴巴大得像要吃人。”燃油版和插混版都用了X型格栅,中网黑到发亮,一堆蜂窝造型横着拉开,看起来比之前那些老款气势足多了。灯组也是四边形,两层日行灯带分上下排列,晚上估计挺显眼。我蹲下来瞅了一会儿,有个销售哥们随口一提,说导流槽加上贯穿式镀铬条,不仅能让风过得顺畅,还把整个头部拉宽不少。纯电版就低调些,全封闭前脸,只留底部通风口,两侧大灯连成一片线条,看着更简洁,也算是新能源标志吧。
侧面倒没那么复杂,但悬浮式顶棚还挺唬人的——窗户一路贯穿到D柱,下沿藏着滑门轨迹。我摸了下那个滑轨的位置,其实做工还可以,没有明显缝隙。不少群友吐槽以前MPV侧滑门总卡手,这回隐藏设计省心不少。轮毂用的是17寸细辐条,据说这样既轻又结实,我问了修理厂的小李,他说这种轮毂如果碰到路牙子,比厚辐条容易修复一点(当然最好别撞)。整个车身接近4米9多长,在同价位里算大的吧。有邻居开老款五菱,说空间升级后第三排腿伸直都没问题,不过我自己试坐时感觉地台高度优化过,大件东西搬进来不用太弯腰。
尾部也有意思,那LED尾灯夜里肯定抢镜,还是四边形呼应前脸设计。据一个改装店老板讲,这种点阵光源耐用性比传统卤素强不少,而且保险杠下面包了一圈黑塑料护板,他打趣:“你小区停车刮两下都不心疼。”顶部扰流板、筋线啥的,让整个背影立体起来。另外充电接口盖板只在纯电车型左侧出现,加油口则归燃油/插混专属。这种区别做得蛮清楚,以后买二手的时候好辨认型号——微信群有人刚买二手宋MAX就被动力类型坑过一次。
内饰暂时没公布具体照片,不过据圈内消息透露,高配可能会上皮质座椅+双区空调,还有氛围灯啥的。但实际体验还等量产再看,现在只能靠销售吹嘘。不过据去年试驾类似架构车型经验来看,新平台NVH控制不错,上高速关窗后基本听不到胎噪,就是底盘偏硬一些,小孩睡觉会晃醒。
动力方面信息倒比较全:汽油机LC4 1.5T最大130千瓦,这参数我特意问了维修站老师傅,他叼根烟嘟囔一句,“够家用咯,不飙的话毛病不大”。插混系统搭载1.5升发动机功率78千瓦、电池20.5度磷酸铁锂,据群友自测理论续航100公里左右(但工况数据没人敢保证),市区代步应该够使,就是快充速度目前未知;纯电版则给到了100千瓦驱动电机,有54.5度和60度两种容量可选,对应450或500公里续航——这个数据听起来美滋滋,但实际冬天掉电情况还是要等用户反馈才准。我认识一个搞物流的小哥去年冬天开类似规格MPV跑货,每天早晨起步掉表十几公里,所以这些官方数字看看就行,不必太当真。
冷门配置方面还有个事儿:师傅帮客户换玻璃发现C柱与D柱之间隐藏滑轨区域密封胶处理特别扎实,据他说“雨季漏水概率低”,这一块以前老款常见渗水问题改善明显。另外据售后技师闲聊,目前新架构对副驾驶安全气囊布置位置调整,有利于正面碰撞保护力度提升,不过具体效果还需真实事故验证。今年春天隔壁县城发生一起追尾事故,同平台旧款表现一般,希望这代能有所提升吧。
最后补一句,本地路况不是很好,经常坑洼,如果真的考虑入手这种轴距长的大七座,一定记得每年检查一下底盘衬套磨损情况,否则高速上异响烦死人。有时候小地方保养不到位,一个螺丝松动全车抖三抖,可别学隔壁王叔叔拖半年才去修理厂,被骂惨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现场销售、维修技师、汽车论坛及本地微信群闲聊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