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中国人最爱干的事,除了抢购茅台、排队喝奶茶和全民怒骂股市,大概就剩下制造“神车神话”了。你可能以为,紧凑型SUV市场是合资老爷们的铁饭碗,毕竟插着洋旗的CRV、RAV4、逍客曾经恣意横行、睥睨众生。但现在不一样了,舶来品们还没来得及上天入地找地铁站,国产车已经按着他们的头发,狠狠摘下了“销量冠军”的桂冠。以前,合资车像是家里大伯,虽然脱发但气场足,如今竟然也只能靠吃土生存。这要放在几年前,估计大家会觉得是穿越剧,到了现在,却已经成了行业新闻。
你看这8月第三周的紧凑型SUV销量榜,说是国产车的家宴也不为过。榜单前十里头一半是国产脸,霸屏的架势比春晚还熟悉。吉利两兄弟——博越L和星越L,直接把冠亚军捏在手里,卖得比油条店的豆浆还快,后面紧跟着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和长安CS75PLUS。这气势,任谁来了都得学会喊“爸爸”。
啊对,还有那个曾经横刀立马的合资老将,比如本田CRV、丰田RAV4荣放和锋兰达,如今都成了榜单里的背景板,合资“梦之队”打到第六名基本就抬头看天了。本田CRV爬到第六,前面全是国产肌肉男,“昔日高富帅,今日搬砖汉”,强如逍客也只能在榜单草丛里打蚊子,混个第21名安慰一下坚持的信仰。
要说销量,得盛赞一下吉利。双车战略玩得飞起,博越L一个礼拜抡出去4277辆,星越L数着4020辆小鞭炮,简直就是自主品牌的“答案之书”。这些年吉利开智慧、练武艺,终于挖到油井下还埋着新能源电池,燃油车和电动爹二爹同堂,把吃饭这口锅死死护住。“国产老哥,不服来战”,就是这个精神。
合资车型还敢不敢打了?RAV4、锋兰达、本田CRV都还能维持“周销售三千+俱乐部”,但形势比人强,压力比发际线还要高。宋Pro新能源前面一脚油门,3007辆闯进前十,直接把大众探岳赶到了第九名后边。大众探岳憋红脸,2926辆销量也算上作业了,可惜就是没及格。
更别说元PLUS、哈弗大狗、银河E5这些国产新贵,都是榜单里的常驻嘉宾,平均水平甚至扎实得让国际友人怀疑人生——“你们中国人到底在造些什么这么会卖啊?”
银河星舰7和深蓝S05身姿妖娆,一路销量向北,环比上涨,说明人家不止会拍广告,还真有人愿意埋单;铂智3X随便耍了一波,1738辆就回归前二十。看着身边落寞的老朋友——零跑B10、长安X5PLUS都垂头丧气,一个在榜单上扇风,一个刷存在感。哈弗H6,曾经堪比国产SUV的“神坛守门员”,如今跌到第26名,惨得一匹。不如改名叫“哈弗H6·忆往昔版”。沧海桑田,不过三年,就成了别人家的背景板。
千辆党里边,捷途旅行者、哈弗猛龙新能源还在苦苦挣扎。销量像我的工资卡余额,前脚刚进账,后脚就掉——但至少人家还坚挺着,没像日产奇骏和探歌那样,销量直接跌破四位数,连念个佛都显得干瘦。再看看宝马X1、捷途山海T1,牌面上“榜上有名”,实际上销量也就几百辆,连个电瓶都快买不起。豪华品牌混到这种地步,只能感慨一句:人外有人,车外有拖拉机。
有朋友要问了,合资难道就没有反击机会了?“大哥你看丰田RAV4、锋兰达不还悠着呢?”悠是悠,但你看后面追兵一溜烟,感觉下期就可能得送走天命。合资品牌最大的创意,大概就是怎么在宣传稿里写“坚挺”“稳定”“技术沉淀”——翻译一下,其实就是“我们还没输,只是快了”。
比亚迪和吉利这两年可是真的把脑子搅稠了,不光卷价格,连颜值都开始比了。谁家灯做歪了、尾标写错了都能在网上挂头条。新能源也不讲武德了,动不动三千一周出门,插混纯电全面开花。买车的小白彻底晕菜,你说到底该信谁?“买国产吧,外观流氓,内饰妖艳,操控还阔以,最重要还有信仰加持。”你信或者不信,销量注定在那里。
行业分析师还习惯讲什么“产品力”“供应链”那一套,讲得好像等会就跟你发股票一样。现实却摆明了,国产车型卷到没朋友,合资车呢,倒是越来越像养老院的老干部,麻将桌前坐得稳,唯一的变化就是多了几个歌颂青春的保温杯。以前合资是“人无我有”,现在国产是“人有我优,我还便宜”,你说这生意怎么做?
更何况,国产品牌现在还学会了“美人计”。外观做得一个比一个唬人,前脸恨不得能装下三箱包子。什么“星舰”“银河”“猛龙”,搞得跟科幻大片里星际战舰对撞。新能源还加点武侠味,随时给你来个“E5”、“S05”,买车跟选英雄似的,只差没配个BGM“刀剑如梦”。
当然了,在这场肉搏中,有点销量的合资车也不是铁板一块。人家丰田和本田虽然掉队不太明显,可“高位舒适区”毕竟是个泡沫,一不小心就会戳破。看看逍客现在的下场,三年前还在榜单高位上指点江山,如今答题都排在21名,铁骨铮铮变成了钢铁直男,直得发愣。销量的玄学真是让人看不懂。
有人说,市场是最好的老师,这老师可不是什么北大清华出来的高材生,更像小学体育老师,讲的全是“淘汰靠边站,不要哭鼻子”。合资车也不是不努力,只不过现在的盖世英雄是国产,合资们一回头自己还在梦游。产品力卷、价格打穿,技术壁垒如同家门口的水泥墩——固若金汤,结果碰到热销就碎成渣。
更魔幻的是,国产自主车弄得厂家都不敢偷懒,每隔两天就得拍个广告自夸一番,主打一个“卷天卷地卷厂长”。什么团购、盲订、限时抢购,套路比购物节多,忙得老总都快当直播带货的“新东方”。哪像合资老大哥,去年还在用“保值率神话”忽悠人,今年只能靠讲资历熬夜。世易时移,江山代有才人出,键盘侠不禁感慨一句,国产之光,你不争气行不行?
说到这也别高兴太早。“国产大胜”就像学生时代暴打老师的幻想,真实的时候是开心,代价常常是自己挨条批。国产能不能持续领跑,还得等合资那边想明白了——别再天天开“历史课”,学学人家年轻人,“内卷”二字写在脸上,“性价比”贴在车尾。新能源不光玩创新,连烧油的广告词都得抄点新花样,不然明天就会有更多的博越、星越来敲门。
最后,如果你问我紧凑型SUV的未来长啥样?我只能告诉你,岁月是把杀猪刀,刀刀割在合资的油箱上。国产品牌还会变得更卷,合资品牌还会变得更像中年危机的朋友圈。至于我,劝你别急着拍板买哪家的,不如在地铁站口等两年,看哪家的广告先能砸晕你。
毕竟,汽车行业的胜败不就是个轮回吗?有人吃着火锅唱着歌,有人天台吹风写遗书。市场无情,榜单如镜。也许明年这个榜单又全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你永远买不到销量第一那台车的最低配。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