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新规落地,插混车是现在抄底,还是再等等?

最近准备买车的朋友,特别是看中插电混动车型的,心里可能都挺纠Ges的。

市场上各种消息满天飞,一边是销售顾问催着你说“年底不买就亏一万多”,另一边是网上各种分析文章讲“明年新车技术更好”,搞得大家一头雾水,这车到底是现在赶紧“抄底”,还是再等等看明年的新款呢?

这道选择题,确实让不少人犯了难。

购置税新规落地,插混车是现在抄底,还是再等等?-有驾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来龙去脉给您聊透彻,帮您把这笔账算清楚。

这事的起因,是国家工信部联合其他两个部门发布了一项关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新规定。

这个规定明确了从2026年开始,插电式混动车想要继续享受购置税减免优惠,就必须满足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这个消息一出来,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块大石头,给原本火热的插混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新规定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提高了对插电混动车纯电续航里程的要求。

以前的标准相对宽松,用的是咱们国家自己的CLTC测试标准,只要纯电续航能达到43公里,就算合格,买车时购置税就能全免。

这个CLTC标准,您可以理解为是在一个理想化的、路况特别好的环境下测出来的成绩,有点像咱们上学时考的模拟题,分数通常会比较高。

但新规定不看这个了,它换成了一个叫WLTC的全球通用测试标准。

这个WLTC标准可就严格多了,它模拟的是咱们日常开车时会遇到的各种真实情况,比如市区堵车走走停停、郊区道路、高速公路等等,更贴近我们实际的驾驶习惯。

同样一辆车,用WLTC标准测出来的续航里程,通常要比CLTC的成绩低上20%左右。

新规定要求,从2026年起,插电混动车的WLTC纯电续航必须达到100公里以上。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

购置税新规落地,插混车是现在抄底,还是再等等?-有驾

简单换算一下,就意味着这辆车的CLTC续航成绩至少要在120公里以上,才有可能达标。

这一下子,就把门槛抬高了非常多。

市面上很多热销的入门级插混车,它们主打的卖点就是“CLTC续航七八十公里”,按照新标准来看,它们的WLTC续航可能只有五六十公里,离100公里的门槛差得远呢。

比如像比亚迪秦PLUS的某些低续航版本,还有五菱星光的一些低配车型,这些长期霸占销量榜的明星产品,在新规定面前就显得有些尴尬,被很多人戏称为“即将被淘汰的车型”。

这个政策变化对咱们老百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口袋里的真金白银。

咱们来算一笔实实在在的账。

假设您看中了一辆售价15万元的插电混动车,按照规定,车辆购置税是根据不含增值税的车价来计算的,这辆车的不含税价格大约是13.27万元。

如果您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购车上牌,那么就能享受到国家的全额免征购置税政策,直接就能省下大约1.33万元(13.27万元乘以10%的税率)。

这一万三千多块钱,够您加好几年的油,或者给家里添置一件不错的家电了。

但是,如果您把购车计划推迟到明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如果到时候您买的还是那款不符合新标准的低续航车型,那么购置税优惠就彻底没有了,这一万三千多的税款就得您自己从口袋里一分不少地掏出来,购车总成本一下子就高了一大截。

即便您明年选择购买一款技术升级后、侥幸达到了WLTC续航100公里门槛的新车,根据过渡期政策,也只能享受到购置税减半的优惠,您仍然需要支付大约6650元的税款。

里外里一算,还是比今年买要多花六千多块钱。

购置税新规落地,插混车是现在抄底,还是再等等?-有驾

这么明显的差价,让很多原本打算明年买车的人都犹豫了,陷入了一种“怕现在买到过时技术,又怕将来买会多花钱”的观望状态。

面对政策的调整,汽车厂家们的反应比谁都快,可以说是立刻行动了起来。

短期内,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清库存、抢订单”。

所以我们看到,今年下半年尤其是九月份,有超过七十款新车扎堆上市,车企们都想赶在政策窗口关闭前,冲一波销量。

像蔚来、问界这些品牌甚至推出了非常贴心的“保价”政策,承诺如果因为厂家生产的原因导致车辆明年才能交付,由此产生的购置税差额由厂家来补贴,最高能补贴一万五,这等于是把政策风险自己扛下来,目的就是让消费者放心下单。

同时,很多品牌也开始加速停产那些低续航的旧款车型,避免明年砸在手里。

像比亚迪就反应迅速,紧急推出了CLTC续航达到120公里的新版本车型,确保自己的主力产品在明年依然能打。

从长远来看,这次政策调整其实是在倒逼整个行业进行技术升级。

国家出台这个政策,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给消费者添堵,而是为了给插混市场“刮骨疗毒”。

过去几年,有些车企为了享受补贴和绿牌政策,推出了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伪插混”车型。

这些车电池很小,纯电跑不了几步路,一旦电量耗尽用油行驶,油耗甚至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高,这完全背离了节能环保的初衷。

新规定不仅提高了续航门槛,还对亏电状态下的油耗、电能消耗等指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就是要将这些靠“小电池”钻空子、蹭补贴的产品淘汰出局,推动行业从依赖政策转向依靠真正的技术实力去竞争。

所以,一场围绕着长续航、低能耗、高品质的技术竞赛已经开始了,这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事。

购置税新规落地,插混车是现在抄底,还是再等等?-有驾

那么,站在这个购车的十字路口,我们普通人到底应该怎么选择呢?

这其实需要根据您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判断。

如果您日常的用车场景主要就是在城市里上下班代步,每天的行驶里程不长,家里有方便的充电条件,并且您非常看重性价比,希望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那么现在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入手时机。

抓住全额免税的最后机会,再加上年底厂家为了清理库存可能会给出额外的降价优惠,能实实在在地省下一大笔钱。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有严格的限行政策,最好确认一下这类车型的绿牌资格未来是否会受到影响。

反之,如果您对车辆的续航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希望周末能开着车去周边远一点的地方玩,或者您对车辆的技术水平、智能化配置比较看重,希望买一辆能用很多年都不过时的车,那就不妨稍微等一等。

等到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各大车企符合新标准的、技术更先进的车型就会陆续上市。

虽然可能要多花几千块钱的购置税,但您得到的是更长的纯电续航、更低的综合能耗以及更完善的配置,这笔“投资”从长远来看是值得的。

还有一类朋友可能想着,等明年这些不达标的车型会不会因为卖不掉而疯狂大降价,到时候去“捡漏”。

对于这种想法,您一定要把账算清楚。

只有当经销商给出的降价幅度,远远超过您需要额外缴纳的那一万多块购置税时,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划算。

同时,您必须正视一个潜在的风险——这些被贴上“政策不达标”标签的车型,在未来的二手车市场上,保值率可能会非常难看,长期来看,您的持有成本可能会更高。

而且,它们的技术配置相比新款车型,也必然存在差距。

说到底,这场由政策引导的市场洗牌,最终的目的是筛选出真正技术过硬、贴合用户需求的好产品。

与其纠结于所谓的“抄底窗口期”,不如静下心来想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无论是抓住眼前的实惠,还是投资未来的技术,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明智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