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这事儿,说到底就是个花钱买省心。可到真正要掏钱的时候,销售小哥老爱把“1.5T涡轮增压”说得比天仙下凡还好,说什么动力强、油耗低、不跟上时代都没脸上街。表面看,人家讲得头头是道,实际里头可有门道。懂行的老司机往那一坐,嘿,直接给你泼凉水:“你这不是买动力,是给修理厂一张常年贵宾卡。”
憋一肚子火,很多人脑子里估计冒出一堆问号:不是说现在小排量带涡轮才是高科技么?2.0升自吸难道老黄历、没法跟上节奏?真要说起来,这两种发动机省不省心、到底差距多大,咱们今天就撂开了聊一聊,市面上这些主流家用车,到底选哪个才合适。
1.5T这玩意儿,别光看参数挺美,真有猫腻。你就拿本田雅阁和大众宝来说说吧。都是1.5T,跑起来确实有点推背感,起步轻点油门还真窜。不过呢,发动机那可是娇气得紧。雅阁的那套“地球梦”发动机,五千公里一次保养,基础保养一次就得五百起步。一年跑不多两趟就得上千块。宝来倒是稍微大方点,一万公里一次,但也就是表面上省了点,撑死五六百,次数少但每次也不便宜。
可你要去对比邻居老王的2.0升自吸凯美瑞,味道立刻出来了。人家十五万公里,还没折腾出啥花头,就是火花塞、正时带那些普通小活,花掉的钱加起来还没你带“T”那台车三五年保养花的多。这还不算涡轮维保,带“T”车子最闹心的,也就是那个小涡轮。天天小心伺候着,生怕哪天“爱罢工”,一修三五千,心疼得牙根痒痒,相比之下,2.0升自然吸气就是省心小棉袄,没那么多花头,也不整“大小姐脾气”。
咱再说回销售口中的“省油神话”。数据看起来1.5T真挺漂亮,6.8升一个百公里,2.0升自吸则7.5升好像高了点。不过你真到加油站按账算,一年就跑两万公里,油价咱们按八块钱说,1.5T费一万出头,2.0L也就是一万二,顶多差出一辆山地自行车的钱。可你买1.5T那点省下来的油钱,够不够多做两次频繁保养?机油你用不起好的,时间长了涡轮磨损、积碳、渗漏,早晚得把那些省下来油钱原封不动塞回修理厂。一句话,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算计来算计去,还是别人把你当“一答应”。
动力这事儿,也别神话。1.5T低扭确实凶,踩下油门能有那么点推背,市区起步也轻快。可是一般人买家用车,用在什么场景?十有八九都是城市地道,早晚高峰堵车的主,前面一脚刹车,后面一脚油门,等着看红绿灯数蚂蚁。1.5T这时候就露馅了,涡轮没起来,迟滞那叫一个尴尬。一脚油车不走,再补一脚顿时趔趄,开得你坐立难安,副驾驶老婆都恨不得扒了你的皮。
2.0升自吸没有这些事,线性、顺滑、有劲,脚下多少油门多少车速,不用多想。就像老牛拉破车,虽说不快,但也不会掉链子。更重要的是咱老百姓要的其实就是那份“可预期”。没空研究那些高深的黑科技,也没心思花时间和修理厂老板喝茶唠嗑,省心才是硬道理。
你觉得1.5T买了天天好用,别着急,三五年你再看看。十年八年以后,2.0升自吸车子还屁事没有,1.5T的涡轮、管路这些要么出渗漏,要么积碳卡死,口袋里钱没省下,烦心事添一筐。甭管你在哪,北上广也好,十八线小城市也罢,修车店的师傅,谁一看涡轮坏了,都乐开花——“终于到我这儿来送钱啦!”这事儿可不是个例,主流的合资自主品牌,基本都这样。
还有个被说烂了的角度,1.5T一般都是“三缸机”抬头,一个残响、一个抖,稍微懂点的老炮都不碰。能选自吸的,绝不碰三个缸。就那三缸机的噪音和抖动,开久了,比坐老式缆车还“下马威”。很多网友不是调侃过么:“买三缸不是省油省心,是省着省着把自己气坏。”
当然,有的人就是爱折腾,冲着技术、动力去的,不在乎修两次涡轮不心疼。这类进阶用户,本来就不是大多数家庭用户,同理不必大张旗鼓“抬杠”。绝大多数咱普通百姓,还是喜欢那种十年八年拉不开大修,省心省油小毛病没几个的“老炮”2.0L。
讲到这儿,你看懂了没?其实选什么不全是技术问题,有时候就是买个心安。1.5T看起来时髦,突出一个功能多,实则脾气大、花销高,油耗省的那点钱全赔进修理厂。2.0L没花头,但是走到天涯海角、不叫苦不喊累,最适合嫌麻烦、图稳妥的人。本来就是生活方式的选择,你要真是车迷,又有那一腔折腾热情,选1.5T也不是不行,但家用那就老老实实把自吸当回事,千万别吃年轻人的“科技速食”,到头来人财两空。
话说到这儿,留一句:“家用想省事,本分点的老牛最实在。”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