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伙,日产新LEAF一出场,直接把“电动汽车价格战”玩成了年度最感人剧情。21.5万,号称全美最便宜的新电动车,不知道西装革履的美国大叔们会不会一边喝着星巴克,一边感谢日产让他们能多买两辆车去堵硅谷的早高峰。就这售价,连2011年初代老头乐都得在坟头支棱起来,为这3278美元的便宜默哀三分钟。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站在那看了眼价格表,贵了7500美元,估计马斯克都得反思自己是不是把充电桩做成了迪士尼门票。
事实证明,电动化这条路,谁都想扮演那个社会人设的“省钱小能手”。日产LEAF直接把价格打回了十年前,连时光机都自愧不如。但这便宜是真便宜吗?先别着急摇旗呐喊,毕竟便宜的东西,总得有点“便意”藏在里面。你以为它是白菜,其实它是用三层塑料膜包裹的转基因卷心菜。
我们不妨仔细捋捋这新LEAF的身世:车身长4.35米,相比初代缩短了10厘米。估计设计师失恋了,摆弄图纸的时候手一哆嗦,车又矮又短。但日产有自信:“溜背车顶+悬浮式设计”,风阻直接干到0.25。是想让大家都以为自己坐在风洞里,还是暗示四五线城市网红可以用它拍抖音?至于隐藏式门把手,首次出现在LEAF车系。日产想让你玩找不同游戏,开车前先考一下眼力,顺便帮你练练指力。后排门把手设计致敬Z跑车,感谢日产的不务正业,把经典和致敬做得像小学生仿写作文。
尾部真是丢给美工组的噩梦,熏黑灯组里塞个3D全息投影,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直接放出《速度与激情》的彩蛋。LOGO发光还有灯带连贯,夜里泡夜店的车整条街都亮了。论装逼,日产显然很有远见,专为需要灯光心理安慰的城市青年而生。
说到动力,75kWh电池堆出了218马力,355牛·米,EPA续航488公里,欧洲WLTC标准还蹦到了604公里。液冷电池替换掉了风冷——“风冷”两个字在电车圈就是扣分项,不换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150kW快充14分钟补250公里。这个效率,让抢电桩的小白们又多了一种焦虑:到底是快充快,还是快快充慢?
外放电3.6千瓦,说白了就是让你露营时电锅、电风扇、投影仪一起上,还能象征性地给蚊子放点电音乐。日产就是要让你把家搬到野外,“自驾即露营,露营即带电”。CMF-EV平台缩短了车身,但轴距还保持在2690mm。多连杆后悬架说能提升横向刚性66%,实际感觉嘛,估计跟你健身一样,买了年卡不去只是心理安慰。
操控方面,旧金山实测转弯半径5.3米,尼玛能征服陡坡弯道,国内那些以为转弯只剩方向盘的司机听了直呼专业。ProPILOT自动驾驶系统新出了个“弯道速度预测”,不知道能不能预测出午餐吃啥,反正科技总要给你点“智商税”来收收智力。
最有诚意当属双14.3英寸屏幕,搭载谷歌“原生系统”,能语音控制空调,还能规划充电。以后你的“嘿Siri,帮我放首歌”的场合,都变成“谷歌小管家,帮我打开空调,别让我热得像坐在老中医号脉椅子上”。
基础版52kWh电池信号明确,瞄准城市通勤。长续航75kWh直接对标Model Y,谁也不想在价格表里输个一招半式。北美版还兼容特斯拉NACS接口,彻底消灭“我不能在你家充电”的尴尬。
不过,是不是人人都买单?那可未必。中低配车型尾部设计引发了民意热议,能把日产网友们玩成“尾部民主”。内饰塑料件多得像乐高工厂开业了两年,海外媒体说“廉价感太强”。日产反手就是一句:“你以为我要给你摸真皮?”前驱设定,全系都是。电机功率被现代IONIQ 5摁在地上摩擦,“动力鄙视链”玩得明明白白。日本版继续用CHAdeMO接口,那兼容性在新势力眼里,约等于发烧友古董播放器的“套娃转接头”。
至于空间,后备厢有437升,地板还能调高低,厂家的意思大约是“能装能变,变着装,装着变”。儿童座椅接口深度优化,不知道是为下一个生育大潮准备,还是怕小朋友长到一半就跳车了。
说到中国市场,好戏来了。国内消费者一盘算盘珠,嘴皮子比续航还长:“你这个美国便宜车,拿来中国敢卖18万?”“比亚迪海豚才9.98万,这价格你配吗?”日产只能在窗帘后面偷瞄,万一国人觉得LEAF性价比像高铁盒饭,恐怕一上市都得送一台泡面机器。
你说这车如果真的国产了,定个18万,到底能不能打?反正车圈热评区已经变成了大型真心话大冒险。有人说不行,“性价比比不上比亚迪海豚”;有人冷笑,“少得是信仰,多得是情怀”。毕竟中国电车市场卷到比洗衣机还快,今天你敢贵三千,明天你能贵三百已经是天才。
当然,日产LEAF敢在美国价格战里裸奔,未必就敢在中国裸泳。毕竟中国电动车市场什么都能卷,连尾灯造型可能都有竞品做网文连载。你说日产对标特斯拉,其实是在美国打一场“老车新活”,拿技术情怀和用户信仰当盾牌。可到了中国,价格、续航、接口、空间,没人会给你的灯组发光LOGO鼓掌,大家更关心“你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想让我总结日产新LEAF的震撼吗?这事就像老王抽签,怎么抽都抽不出“真香”。21.5万的价格丢在北美,是大鲨鱼在游泳池里组团打水仗;到了中国市场,你要是敢卖18万,跟比亚迪海豚面对面,只能比谁背后托更大。所以,日产LEAF要是真国产了,价格如果还死磕“情怀牌”,只怕要用车灯LOGO给自己点上一根烟,然后对着销量排行榜默默许个愿。
最后说一句,对于日产的新LEAF,咱们只能以黑色幽默的姿态给出结论:你以为它是在挑战特斯拉,实则是在挑战中国消费者的智商底线;你以为它是在传承环保梦想,结果是用塑料内饰和低功率电机提醒你——“汽车的未来,永远在下一部改款里”。如果你正考虑买车,别犹豫,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至少你的留言还能被日产工程师截图当成下一代LEAF的需求调研。
说到底,电动化浪潮里,每一台新车都是个“画饼专家”。而我们,早已在消费主义的堤坝下面,看着每一个品牌把饼画成太阳,结果自己还是吃着月亮牌泡面。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