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日产发布了他们家一款重磅家轿——轩逸的最新款官图,号称是“2026款”。
这图片一出来,大家伙儿的眼球立马就被吸引过去了。
为啥呢?
因为这车的外观和内饰,变得实在是太漂亮、太有科技感了,跟现在咱们在路上跑的轩逸简直就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这新造型,前脸看着特别犀利,有点像日产自家那台高级纯电车Ariya,内饰里更是换上了一整块又长又大的双联屏,坐进去就感觉自己是个科技潮人。
可是,就在大家纷纷感叹“日产终于开窍了”的时候,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也传了出来:这台看着如此未来的新车,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竟然一点都没变,还是用的那套老技术。
这就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了,这到底是真心实意的升级换代,还是又一场“换汤不换药”的营销套路呢?
这钱花得到底值不值,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事。
咱们先说说这台新轩逸最直观的变化,也就是它的长相。
不得不承认,日产这次在设计上确实是下了大功夫。
如果你把新款和老款放在一起对比,那种视觉冲击力是非常强的。
以前的轩逸,前脸是一个大大的V字形镀铬条,虽然也挺有辨识度,但看久了总觉得有点中规中矩。
现在这个2026款,完全颠覆了过去的设计。
它把那个V字形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一个更宽、更扁平的黑色中网里,两侧用细细的灯带和犀利的大灯连在一起,整个前脸看起来特别有攻击性,也显得非常年轻化。
特别是那个叫SR的运动版,更是把“酷”字发挥到了极致,能黑的地方全给涂黑了,比如中网、后视镜、车门下面的侧裙等等,再配上一个18寸的大轮毂,活脱脱一副“小钢炮”的模样。
这种设计,毫无疑问是瞄准了现在年轻消费者的钱包去的。
除了车头,车身侧面和车尾也做了不少调整。
车顶的线条从C柱开始,有一个很流畅的下滑,营造出一种轿跑车的感觉,这可是现在的流行趋势。
车尾部分,最亮眼的变化是增加了一条横向的装饰灯带,虽然它中间部分不能亮,但一下子就把车尾的视觉宽度拉开了,让整台车看起来更低、更稳。
可以说,单就这副“皮囊”来看,2026款轩逸绝对是成功的,它把自己从一个平平无奇的“买菜车”,变成了一个能让你在街上多看两眼的“帅小伙”。
看完外面,咱们再坐到车里感受一下。
如果说外观的变化是让人眼前一亮,那内饰的升级简直就是让人惊呼“哇塞”了。
老款轩逸的内饰,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那种很传统的布局,机械指针的仪表盘,中间一个不大不小的方形屏幕,用起来没什么问题,但要说科技感和档次感,确实是差点意思。
可新款完全不一样了,它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用一整块长条形的玻璃屏幕,取代了原来的仪表盘和中控屏。
这块大屏幕里面其实是两个12.3英寸的显示屏,左边显示时速、转速这些驾驶信息,右边负责导航、音乐和各种车辆设置。
这种设计,我们通常叫它“双联屏”,是现在很多高端车和新能源车上才有的配置。
它一上车,整个驾驶舱的氛围立马就变得高大上了起来,充满了浓浓的数字时代气息。
而且,这套系统还支持苹果的CarPlay和安卓的Android Auto,意味着你的手机可以很方便地连接到车上,用起来非常顺手。
除了这块大屏幕,日产还在细节上下了不少功夫。
比如那个运动版SR车型,车内的座椅、方向盘上都用了红色的缝线来点缀,一下子就让车里的运动气氛活跃了起来。
还有那个空调出风口的造型,据说灵感是来自于日产自家的跑车,看起来也挺别致。
总的来说,这套新内饰无论是从设计感、科技感到实用性,都比老款强了不止一个档次,放在同级别的合资品牌家轿里,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好了,前面夸了这么多,现在要说到最关键,也是最让人觉得可惜的地方了。
那就是这台新车的“心脏”——动力系统。
按理说,外观内饰都做了这么翻天覆地的改变,动力系统怎么着也得跟着升级一下吧?
结果,日产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或者说是“惊吓”。
2026款轩逸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跟现在市面上卖的车型,甚至跟好几年前的车型,都是一模一样的。
它用的还是那台2.0升的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最大马力只有151匹,最大扭矩也只有198牛·米。
这个数据放在今天来看,实在是不够看。
与之匹配的,也还是那台主打平顺省油的CVT无级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开起来是什么感觉呢?
就是一个字,“佛系”。
日常代步、买菜接娃肯定没问题,但你要是想在红绿灯路口或者高速上体验一把推背感,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据说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可能要超过9秒,这个成绩在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有点慢了。
这就让人非常不理解了。
日产明明有更好的技术,为什么不用呢?
比如在北美卖得很好的奇骏(Rogue)上,就有一台1.5T的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能爆发出204马力,动力又强又省油。
还有日产引以为傲的e-Power混动技术,开起来就像电车一样安静顺滑,油耗还特别低。
这些先进的技术,随便拿一个出来放在新款轩逸上,都能让它的产品力再上一个台阶。
可日产偏偏选择了最保守、最省成本的做法,宁愿花钱把车的外壳和内饰做得漂漂亮亮,也不愿意在最核心的动力技术上投入。
这种“新瓶装旧酒”的做法,让我们中国消费者看着,心里真不是滋味。
你想想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现在是什么样?
十几万的价位,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已经把油耗做到了百公里三四升的水平,零百加速七秒多;吉利、长城、长安这些品牌,无论是发动机技术还是混动系统,都在以飞快的速度进步,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
当我们的车企在核心技术上拼命“内卷”,努力创新的时候,一些老牌合资车企却还在用十年前的技术来“糊弄”消费者。
这种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思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中国市场,光靠一张漂亮的脸蛋,真的还能走多远呢?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最终买的还是一个综合体验,一个可靠、先进、能带来驾驶乐趣的“三大件”,远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表面功夫来得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