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销冠全球却溢价难:技术跑得快,品牌仍是“代步车”?

2024 年,爱玛电动两轮车全球销量 1,050 万辆,连续五年稳居行业第一,自主品牌覆盖 60 余国;11 大生产基地、3 万家门店、1,900 项专利把“中国智造”写进每一条城市街巷。然而,光鲜数字背后最尖锐的问题也同步放大:外销均价仅 320 美元,不到本田同级车型 1/2;欧洲亚马逊上,A7 Plus 标价 899 欧元,仍比亚乔同款低 25%。销量称王却溢价“趴窝”,爱玛的全球化胜利只是规模胜利,远非品牌胜利。

爱玛销冠全球却溢价难:技术跑得快,品牌仍是“代步车”?-有驾

一、技术跃迁:电机、电池、电控全部自研

“引擎 8”电驱系统 + 雷霆电机 V8,0-50 米加速 6.3 秒,极速 65 km/h;石墨烯电池循环寿命 500+,耐低温-20 ℃——爱玛用汽车级验证体系把产品做到极致。可技术领先立刻被“性价比”叙事稀释:新车上市即送 1,000 元红包,把毛利从 15% 打到 11%,技术红利直接让渡给消费者,品牌溢价无从谈起。

二、高端线“高开低走”

A7 Plus 定位“两轮豪华轿跑”,汽车级氮气加速、AimOS 云控、空气动力学车身一应俱全,本可切入 1,500 欧元高端带;但欧洲代理担心“中国品牌卖高价动销慢”,终端定价自砍 600 欧元。高端起步却自降身价,爱玛再次亲手加固“中国电动车=高性价比”的刻板印象。

三、渠道碎片化,品牌空心化

海外 90% 销量依赖经销商+跨境平台,品牌露出停留在“功能参数”海报;TikTok、Instagram 粉丝不足 10 万,UGC 内容仅为小牛 1/8。没有线下体验中心、没有粉丝社群,爱玛纵使技术堆满,也换不来文化认同和溢价空间。

四、ESG 与法规短板

欧盟 2026 起强制电池碳足迹披露,爱玛目前仅 35% 产能使用绿电,低于行业 50% 均值;若碳排数据滞后,将面临 20% 关税附加。技术快车必须绑定绿色通行证,否则“中国智造”会被挡在码头。

爱玛销冠全球却溢价难:技术跑得快,品牌仍是“代步车”?-有驾

爱玛用二十多年证明:中国人能造出跑得最快、跑最远、卖最多的两轮电动车;但也证明:如果不敢在海外坚持高价、不做直营渠道、不给品牌讲故事,再多专利也只是代工厂的豪华简历。全球销冠不是终点,而是品牌大考的起点——爱玛必须敢把旗舰定价对标本田,把绿电、智能、时尚写进品牌内核,才能真正让世界为“中国速度”多付 500 美元。否则,销量第一永远只是数量第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