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

大众的工程师们估计还没想明白,怎么一觉醒来,自己的后路就被海牙那帮人给断了。

9月30日那天,荷兰政府一纸行政令,冻结了安世半导体的中国资产。理由很熟悉,又是那套“国家安全”的说辞。几乎是同一时间,美国特使在海牙的会议室里,打开了一份PPT,标题嚣张得不行:“把安世从中国人手里拿回来,欧洲车用芯片就能回欧洲。”

逻辑听上去很美,可大众、宝马的采购清单就摆在那,欧洲卖得最好的那几款电动车,心脏里跳动的功率器件,有将近四成打着安世的标。把安世拿走,等于直接给欧洲的电动车产业拔了管。荷兰人 忘了,这年头,产能才是硬通货。安世全球七成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东莞、黄石、无锡的工厂日夜赶工,欧洲那边,连个备用产线都没有。

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有驾

这事儿最妙的地方在于,芯片封测不是烤面包,今天下单明天就能吃。建一条产线,乐观估计要700天,之后还有400天的认证周期,等这套流程走完,欧洲车厂的新车型早就凉了。更何况,芯片的上游,那些稀土、衬底、划片机,几乎都绕不开中国。

所以,棋局的走向就变得很有意思了。10月4日,中国把镓、锗、稀土永磁体打包放进了出口管制清单,欧洲的现货镓价当天就涨了三成多。几天后,商务部又追加了23项关键技术出口限制,里面就包括车规芯片的背面金属化工艺——巧了,这正是安世欧洲工厂打算扩产的技术。欧洲那边的工程师设备都还没拆箱,回头一看,工艺说明书直接被远程加密了。

故事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简单的“互相卡脖子”了,而是赤裸裸的“产能搬家”。

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有驾

安世中国连夜开了个会,三件事定调:所有外销订单,一律用人民币结算;东莞第三条产线,提前半年封顶,目标是明年一季度多封10亿颗芯片;西安的研发中心,立刻上马,专攻第三代半导体。翻译过来就是,欧洲总部以后别指手画脚了,技术的根,要扎在西安。

欧洲车厂这下彻底坐不住了。大众第一个投降,扭头去找比亚迪半导体救急,单价贵15%不说,交货期还得多等半年。宝马更干脆,直接找到中芯国际谈合作,要把中国供应链的占比从35%拉到50%。理由简单又粗暴:“离产能越近,越不会被政治停电。”

甚至连欧盟委员会内部都流出文件,说有六家车企联名申请,要求豁免采购限制。那意思很明显了:“规矩是你们定的,车卖不出去可别找我们哭。”

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有驾

始作俑者荷兰,日子也不好过。11月份议会投票,129票对21票,否决了经济部对华半导体设备的新管制方案。ASML的CEO温彼得更是公开打脸:“我们第三季度在中国区的营收占比是42%,维护合同照常履行。”这话一出,荷兰政府尴尬得像空气。

更直接的打击来自投资数据,10月份中国对荷兰的直接投资额同比掉了78%,创了2008年以来的新低。荷兰媒体的标题写得更白话:“我们亲手把金主爸爸推给了隔壁的德国。”

棋盘上的子,到这里全都走活了。美国白宫发言人还在念叨着“2027年本土功率芯片产能翻倍”的稿子,可业内早就看透了:没有中国的衬底和封装,美国的生产线连试产都跑不起来。

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有驾

说到底,车规芯片这东西,不像光刻机那样精细,它更像是个搬砖的活儿,讲究的是“大规模”和“高可靠”。谁手里的砖多,谁就是甲方。政治能冻结资产,却改变不了物理定律,700天的建线周期谁也绕不过去。供应链这根筋,拉得太远,说断就断。

东莞工厂三期封顶那天,没搞什么庆典,门口就挂了一条横幅,红底白字,写着:“欢迎全球客户来验厂,支持人民币结算。”

安世亮出人民币结算:欧洲车企转头签字:荷兰被当场无视-有驾

话外音再明白不过了:芯片在这,想要就带人民币来,政治风险自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