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市场最近的销量数据,看着很尴尬。8月份销量第一的车型也才7000台,倒数第一的前十名车型差不多2000出头,整个前十加起来一个月不到4万台。对比咱们国内那些动辄几万台的爆款,这差距有点说不过去。我跟德国一个朋友聊天,他微信发过来截图,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确认了数字,就是这么个量。
而且爆款第一名,不是别人,是大众探歌。老实说,我第一反应挺惊讶的,毕竟探歌这车说不上是加高高尔夫,更像是加高Polo。大众官方怎么看的没人问,但这车和高尔夫的关系挺复杂,二者定位和底盘完全不同。高尔夫是紧凑级家用车的经典,探歌属于小型SUV,客户和驾驶体验有明显区别。说它是高尔夫的SUV版本,我觉得有点方便理解的误导。德国市场上探歌卖得好,反映出什么?SUV真香定律在德国也开始生根发芽了,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德国传统轿车情怀独占鳌头。
其实这背后,有点像我们常说的消费者认知转变大戏。你知道我以前老说德国人讲究驾驶感和车的精致度,尤其紧凑家轿这块。但现在看来,那种讲究好像被市场热度和需求放大了,更直接了。探歌内部远没有高尔夫那么精致,比如悬挂、隔音、内饰材质差异明显。但买的人、不少是年轻或者追求空间和SUV风格的消费群体,说明需求已经变了。说句题外话,我跟修理厂师傅开玩笑说,高尔夫难敌加高Polo,市场真的变了——他笑得挺尴尬,觉得这事儿有点说不过去。
大众电动车ID.3的情况也挺耐人寻味。它被寄予厚望多年,但这销量勉强进前十尾巴,销量数据这是给大众的电动化战略敲了警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我个人感觉,这事跟供应链和研发路径有关。ID.3从设计到量产,经历了很多波折和成本压力,供应链紧张导致交付不稳,产品迭代也没那么快跟上消费者变化。用生活比喻,就是做菜时材料断粮了,还得用老配方仓促出锅,味道自然不及市场预期。德国市场虽然看似理性,但真到了买车,耐心也有限。
顺便提个猜测,没细想过,德国本土的这种严谨市场表现,和他们近年来人口结构变化、年轻人买车观念转变有很大关系。听朋友说,那边年轻人对车的依赖度在降,租赁或者共享成为主流选择,买车需求整体下降,这样一来,销量自然不会太高。这就反过来影响厂商的重点投入车型和营销策略,不同于我们内销那种疯抢场面。
比较一下,2024年欧洲销冠是达契亚·桑德罗,价格亲民且油耗经济,像沙漠中的绿洲,卖得坚挺。说明消费者在紧张的经济环境下,更看重实用性和成本控制。相比之下,大众高尔夫这种经典车系的市场影响力在减弱,虽然它在品牌和车型库里是老大哥,但销量数据告诉我们它没法持续当头牌了——这让我重新思考了之前自己对高尔夫市场生命力的判断,之前有点大意,觉得它的经典地位坚不可摧。
对标咱们市场,SUV加高车型确实成了主流。从途观是加高版高尔夫,到探歌的例子,都能看到SUV需求从属性走向主导席位。人家德国人也不傻,知道空间大,视野好,方便带孩子和行李的优点,尤其现在生活节奏快了,买车心理也跟着变了。这让我想起一个卖车朋友说:中型SUV卖得好,客户买得明明白白,试驾的时候说这个空间真算大。多么接地气的一句话。
但是,德系豪华品牌的轿车依然保持它们独有的魅力。BBA那些车型虽然不算爆款,销量数字没民用紧凑车高,但受众群体稳定,品牌忠诚度高,盈利模式稳健。这里也就是细分市场有细分的活法。我之前以为紧凑车市场下滑会波及全部豪华细分品牌,看来情况还要细分开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德国车企全球产能那么紧张,说世界接不下我们的产能其实没错,毕竟他们的产线有一半是高利润豪华车。
说句自己犯的低级错误,刚说那个德国消费者变得直接且追求SUV有点笼统,实际上这种转变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需要消费升级、价格压力、年轻人购车方式变化多因素叠加,供需与产品创新双重驱动。写到这里,我又想到,像德国这种老牌市场的变化速度,想写清楚得跟时间赛跑才行。
顺带折回来说销量体量。你想啊,德国单月销量4万不到,咱国内一线城市爆款车保守算,改款前一两个月销量轻松翻几倍。按我粗算,单车运行成本(含养车、油耗、保养)折算下去,德国普通消费者的预算和心态完全不一样。价格区间差不多,但消费决策过程完全不同。德国市场更像是理财市场,买车像买长线投资,而我们市场更像快消品,买车冲动和频率都偏高。
这个对比让我好奇,未来德国紧凑车市场会不会破局?凭我以前了解大众研发流程,对新车型的迭代和试错他们还是极其谨慎。供应链问题、排放法规、消费者惯都是变数。但德国制造的情怀还能撑多久?或者说,德国车企会不会更多押宝SUV、豪华车和电动车?毕竟产能有限,怎么平衡多条腿走路的战略?
还有一个细节没说——我记得某次跟德国修理工聊维修经验,他讲相对高尔夫,探歌的问题多一些,电子问题尤其明显,这又回到真实使用体验这块。销量好不代表品质完美,但汽车就是个综合体,厂家加班加点改进才行。
你说,这种转变会不会让德国市场的汽车文化,变成更像中国市场那样的SUV流行和电动车增速快?还是说,底蕴深厚的欧洲车企会找到新护城河,避开红海竞争?这问题挺有意思,也值得盯着看。
销量背后的故事比单纯数字更复杂。有谁愿意透露点他们身边德国买车人的真实想法?毕竟数据只能说明一部分,市场的活跃程度到底还有多少未知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