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

今日车圈的头条,简直是硝烟弥漫!

全新小鹏P7在24小时耐久测试中,硬生生地跑出了3961公里!

这个数字,直接让隔壁小米SU7 Max(3944公里)黯然失色,妥妥地刷新了24小时耐力测试的纪录。

这下好了,本就热闹非凡的纯电市场,又添一把火。

不少朋友可能纳闷,这24小时测试是啥玩法?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车子这么跑,不会“散架”吗?

咱们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得弄明白,这24小时耐久测试到底是个啥“玩法”。

简单说,就是让车子在规定路段上,不间断地高速行驶,期间还要停下来“加油”(充电),最后比的就是谁在24小时内跑的里程数最多。

这就像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考验的是车辆的“耐力值”和“续航实力”。

此次测试选在了吉林长春,时间是从8月14日上午9点02分到8月15日上午9点02分,整整一天一夜。

参与的是大家最关注的“全新小鹏P7超长续航版”。

这可是不少家庭购车的首选,所以这个成绩,参考价值可不小。

那么,这次测试对车子来说,究竟有多“磨人”?

想象一下,24小时的高速不间断,对车辆的每一个部件都是严峻的考验:

车身稳定性: 车辆需要承受持续的高速冲击和复杂的路况变化,这就像是在“高压锅”里煎熬,任何一点微小的结构弱点都可能被放大。

小鹏P7能以如此高的平均速度完成测试,说明其底盘、悬挂和转向系统都具备极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续航持久度: 跑得越远,说明车子“能量储备”越足,越能“持久作战”。

这就像一场长跑,需要选手拥有强大的心肺功能和持久的耐力。

小鹏P7的3961公里,直接印证了其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管理系统的出色表现。

充电速度: 跑得快,自然也得能“回血”快。

充电时间越短,意味着你停下来“喝水”的时间就越少,整体效率才能提上来。

小鹏P7的充电速度,直接关系到它能否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战斗力,以更快的速度重新投入到“赛道”中。

热量管理: 持续高速运转,加上频繁充电,车子内部的“零件”,特别是电池和电机,那是在“高温桑拿”里工作的。

能否保持高效运转而不“过热”,这可是个技术活。

小鹏P7在这个环节的表现,直接决定了它能否在整个测试周期内持续输出高性能。

小鹏P7为啥能跑这么远?这背后,可不是光靠“蛮力”,而是实打实的科技堆料。

首先,它的“心脏”——动力系统。

全新小鹏P7用上了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这可是能直接影响充电速度和效率的“硬核”技术。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再配上那块5C超充AI电池,这就像给车子装了个“超级充电宝”。

此次测试的超长续航版,搭载了一块92.22度的大电池,官方CLTC续航能达到820公里。

别光看续航里程,充电速度才是真香!

它号称电量从10%充到80%,只需要11分钟!

11分钟!

这速度,你下车上个厕所,买杯咖啡的功夫,车子就能“回血”525公里!

长途驾驶的续航焦虑,在它面前,简直就不是事儿。

当然,电池大、充电快还不行,能耗也是关键。

你想啊,同样的“燃料”,车子越省,自然能跑得越远。

小鹏P7在这方面也下了真功夫。

它的风阻系数只有0.201Cd,这个数值在量产车里可是相当厉害的。

风阻越低,就像车子在“逆风奔跑”时受到的阻力越小,自然就更省电。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再加上轻量化设计,以及那套高效的电驱和能量管理系统,让全新小鹏P7的百公里电耗能控制在12度左右。

想想看,一块92度的电池,百公里电耗只有12度,那续航妥妥的超过700公里!

这“续航、快充、能耗”这三项,小鹏P7算是给拿捏住了。

而且,此次测试可不是在“恒温恒湿”的实验室里进行的,而是8月份的吉林长春!

这可是“烧烤季”啊!

在夏季高温下进行24小时超高速行驶和频繁充电,这难度系数,简直是“炼狱模式”!

你想啊,车子在高温下,电池性能会受影响,充电效率也可能下降,热管理系统更是要承受巨大压力。

小鹏P7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跑出3961公里,而且还能保持不错的效率,这说明它在热管理方面下了真功夫,不是那种“表面跑得欢,内部已发烫”的“绣花枕头”。

而且,我敢说,如果天气再好一点,比如秋高气爽的时候,这小鹏P7没准还能跑得更远,说不定真能突破4000公里大关,那可就更刺激了!

不止小鹏,这背后是整个行业的“内卷”!

所以说白了,一辆车能在24小时耐力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绝对不是靠单一的某项技术,而是全方位的“硬实力”堆砌。

低风阻造型、大容量电池、超快充技术,这都是基础。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但更关键的是,车企在“三电管理”上的水平,这就像同样的食材,不同的厨子做出来味道天差地别。

此次小米SU7 Max和全新小鹏P7的表现,都足以证明,咱们国内的纯电汽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

它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上下游厂商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整个行业“卷”起来的体现。

大家都在拼命地优化技术,提升性能,这对于咱们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好事!

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能买到更好的车,享受到更优质的用车体验。

那么,这样的测试,对咱们买车到底有啥参考价值?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平时开车谁会24小时不间断地高速狂飙啊?

确实,绝大多数情况下,咱们不会这样用车。

但是,这种极限测试,恰恰能最直观地反映出车辆的“真功夫”。

它检验的是车子最核心的“三电”系统: 续航、充电、能耗,这些都是咱们日常用车最关心的。

测试成绩好,说明这些方面确实有实力。

它考察的是车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小时不间断运行,对车辆的各个部件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今日头条!小鹏P7耐力测试3961km,比小米SU7 Max还猛!-有驾

能通过这样的测试,至少说明车子在设计和制造上是靠谱的。

它反映了车企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 愿意投入资源进行这样的极限测试,并取得好成绩,说明车企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并且在技术上有所积累。

当然,咱们买车,不能只看一个测试成绩。

每个人的用车需求都不一样。

你可能更看重舒适性、智能化,或者品牌价值。

但至少,在了解了小鹏P7在这样一场“极限马拉松”中的表现后,你对它的“实力”会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就像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小鹏P7这次的3961公里,就像是给它打磨出了一把锋利的“器”,这张“利器”的标签,对于那些看重车辆续航和耐力表现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未来已来,纯电车“卷”起来吧!

说到底,像这种24小时耐久测试,就是纯电车行业“内卷”的一个缩影。

品牌与品牌之间,在技术上较量,在性能上比拼,最终获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消费者。

我倒是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厂商,敢于接受这样高难度的挑战,用硬实力说话。

无论是续航、充电、性能,还是智能化、安全性,都让我们看到实打实的技术进步。

这就像《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小鹏和小米,这两家在科技圈和汽车圈都搅动风云的品牌,在纯电车领域正面PK,而且还是在这么一个极端的测试项目上。

这不仅仅是汽车的较量,更是科技实力的比拼,以及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探索。

下次再聊车,咱们再深入聊聊,除了这3961公里,这两款车在其他方面还有啥看点。

不过,就冲着这3961公里,小鹏P7这波操作,我是真服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