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牌付全国普及,ETC设备真要变摆设了吗?老司机详解

今日头条的车界,又刮起了新风!

咱们今天得聊聊一个让不少车主都关心的问题:这“车牌付”全国铺开,咱们车上的ETC设备,是不是就要靠边站,变成“摆设”了?

这事儿,我这老司机,摸着方向盘都忍不住想跟大伙儿说道说道。

说起ETC,当年那可是咱们高速出行的“解放者”。

还记得刚推广那会儿,那叫一个轰轰烈烈,想着以后跑高速不用排那长龙,直接“滴”一下就过去,别提多顺当了!

车牌付全国普及,ETC设备真要变摆设了吗?老司机详解-有驾

感觉自己开着车,就像电影里那样,风驰电掣,潇洒自在。

而且,这ETC设备,也不是白来的。

国家为了这套系统,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多少公司费了多少心思去建和运营?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成本。

要说一声“再见”就让它退休,那也太可惜了。

这就像咱们买了辆心仪的车,开没两年厂家又出了个更先进的,旧的直接作废,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不过,科技这东西,就像历史的长河,总往前奔涌,你挡不住。

这不,“车牌付”就像一股新势力,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

啥叫车牌付?

简单说,就是你手机APP一绑定,车牌就是你的“通行证”。

过高速?

“滴”!

进停车场?

“滴”!

加油站?

好像也能用?

光是听着,就觉得方便得一批!

再也不用担心那小小的ETC卡没电,没信号,更不用说它装在挡风玻璃上,影响咱家爱车的“颜值”了。

这简直就是为咱们这些求快、又有点“懒癌”的车主量身定制的福音!

尤其是在浙江、广东、江苏这些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的地区,听说车牌付的使用率已经相当高了!

车牌付全国普及,ETC设备真要变摆设了吗?老司机详解-有驾

我身边那些朋友,用了都说“真香”!

以往那是ETC一家独大,现在车牌付这匹“黑马”杀出来,速度和便捷性直接拉满,你说ETC能不感受到一丝“压力山大”?

但是,作为一名在汽车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我得给大家提个醒,也得好好掰扯掰扯。

这车牌付,听着是挺美好,但想全面取代ETC,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它自己也得闯几道“关卡”。

第一道坎:天气不好,它就“掉链子”了!

你想啊,咱们开车,总会遇到“天公不作美”的时候。

暴雨倾盆,或者傍晚光线昏暗,这车牌识别技术,真的能像人眼一样“火眼金睛”吗?

万一它“看走眼”了,扣错了钱,或者干脆就识别不出来,那岂不是比ETC卡失效还让人糟心?

到时候,你堵在收费站,看着一串串车灯呼啸而过,自己在那儿干着急,那滋味,估计比堵车还难受。

ETC用的可是DSRC(专用短程通讯)技术,这技术就像是咱们的“点对点”专线,信号稳定,对环境干扰不敏感。

哪怕是风雨交加,那也是“稳如老狗”。

车牌付这玩意儿,主要靠摄像头识别,这识别率,尤其是在恶劣天气下,能不能扛得住,还得打个大大的问号。

第二道坎:基建,那可是“大工程”!

要让车牌付在全国普及,那可不是光靠一个APP就能实现的。

得在全国的高速公路、收费站、停车场、加油站,大规模地安装和升级摄像头,还得建立一套极其庞大、复杂的后台数据处理系统。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那得是真金白银往里砸,技术人才得一堆堆往上堆。

这工程量,光是想想就头大,这得需要多少时间?

得多少钱?

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不是一句“我乐意”就能马上实现的。

而ETC呢?

它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基础设施和用户基础,这就像你已经有了成套的“家电”,现在又来个“智能家居”的概念,虽然更先进,但要让所有人都换掉旧的,这成本也是相当可观的。

车牌付全国普及,ETC设备真要变摆设了吗?老司机详解-有驾

第三道坎:套牌车,那可是“潜伏的阴影”!

这年头,什么奇葩事儿都有。

套牌车,那可是咱们交通领域的“顽疾”。

如果车牌付真的全面普及,一旦有人套牌,或者你的车牌被不法分子冒用,那扣费的“黑锅”,估计还得由无辜的车主来背。

你想想看,你好好开车,结果因为别人套牌,你的账户被莫名其妙地扣钱,甚至还可能影响你的信用记录,这简直就是“人在家中坐,钱从APP来”的噩梦。

ETC虽然也有被盗刷的风险,但至少它有个实体设备在那里,相对来说,被冒用的门槛要高一些。

那么,ETC就真的要“尘归尘,土归土”了吗?

我觉得,也不能这么轻易下结论。咱们得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ETC的用户基础和多年积累的基础设施,那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建立起来的。

全国有多少车主已经习惯了使用ETC?

有多少收费站的ETC通道已经非常成熟?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优势。

如果突然“一刀切”转向车牌付,那之前投入的这些资源,就真的成了“沉没成本”吗?

这就像咱们手里握着一本厚厚的“用户手册”,它虽然有点老,但功能明确,大家都知道怎么用,怎么就能轻易放弃呢?

其次,刚才我也说了,ETC的技术相对稳定。

在一些特殊路况,比如信号屏蔽区域,或者极端天气下,DSRC技术的可靠性,还是要比纯粹的图像识别要强一些。

对于一些对通行安全和效率要求极高的场景,ETC可能还是更稳妥的选择。

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兵,在关键时刻,总能顶得住。

未来的路怎么走?是“并驾齐驱”还是“此消彼长”?

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我觉得,车牌付和ETC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是“握手言和,共同发展”的局面。

在城市的停车场、小区出入口这种低速、相对封闭的场景下,车牌付的优势简直是“光芒四射”。

车牌付全国普及,ETC设备真要变摆设了吗?老司机详解-有驾

不用下车,不用找卡,手机一掏,刷脸(或者刷车牌)就走,效率高,体验好。

想象一下,你在商场购物,开车出去的时候,手机APP自动弹出支付界面,扫码即走,这多舒坦!

这就像是“润物细无声”的便利,悄悄融入生活。

但是,在高速公路这种长距离、高速度的场景下,ETC的成熟度和稳定性,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尤其是在一些路况复杂、信号不稳定的区域,ETC可能仍然是更可靠的通行方式。

它就像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士,在关键时刻总能挺身而出。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车牌付的识别准确率肯定会越来越高,安全性也会不断提升。

而ETC呢?

它也肯定不会原地踏步。

也许未来的ETC会更加智能化,和车牌付实现更好的融合,甚至实现“无感支付”,让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却又能顺畅通行。

这就像是“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各自在自己的领域不断进化。

说到底,这都是为了让咱们开车更方便,出行更高效。

车牌付的普及,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必然,它给咱们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带来了更好的体验。

但ETC的多年积累,同样有着它的价值和优势。

它就像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今天的便利奠定了基础。

所以,与其说车牌付会不会让ETC沦为摆设,不如说,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形成一种“互补共生”的关系。

就像手机里的支付方式,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行卡,大家都有各自的场景和用户,相互补充,共同满足我们的需求。

想想看,咱们开车,不就是追求一个“省心”和“自在”吗?

无论是ETC还是车牌付,只要能让我们少点麻烦,多点时间,多点乐趣,那就是好技术!

它就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一个简单的需求,催生出多样的解决方案。

至于咱们手里的ETC设备,它可能不会立刻被扔进“故纸堆”,但它的地位,肯定会受到车牌付的挑战。

未来的路还长着呢,让我们看看这两位“交通通行证”的“老伙计”,最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这就像一场“高手过招”,每一次交锋,都充满了看点。

你们对此怎么看?

你们平时更倾向于使用ETC,还是已经开始尝试车牌付了?

有没有遇到什么有意思或者让人头疼的事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