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

工信部,汽车圈真正的行为艺术家,新车的天降判官。

每次他们一发公告,就等于给各大车企的PPT发布会提前办了个“素颜卸妆趴”。

不装了,摊牌了,你家孩子不带美颜长这样。

这次轮到了大众,一个在电动化时代里,精神状态时而清醒、时而迷离的德国大兄弟。大众安徽搞了个新车,叫“与众07”,光听这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想在KTV里声嘶力竭证明自己还没过气的中年式倔强。

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有驾

讲真,这名字,要么是想表达“与众不同”,要么是坦白了自己想“与蔚来小鹏理想众爱卿battle一下”,野心直接写在脸上了。

根据工信部这位从不撒谎的好同志透露,这车4米85长,轴距2米82,峰值功率170kW,磷酸铁锂,最高时速160。

看完这参数,我陷入了沉思。

不是因为这参数有多牛逼,而是因为它太正常了。正常得就像一杯温水,健康,但无聊。在今天这个群魔乱舞,各路神仙妖魔鬼怪都在卷参数的时代,大众端出这盘菜,就好像在拉斯维加斯的自助餐上,你看到了一个盘子里只装着清炒小白菜。

你不能说它不好,但你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更骚的操作在选装配置上,什么天窗轮毂都算了,常规操作。但那个“选装后组合灯”,实在是典中典。

这是什么意思?难道2024年了,丐中丐版的大众电车,尾灯还是靠蜡烛照明的吗?三体人看了都要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科技太魔幻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大众把“刀法”修炼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从过去的配置上动刀,进化到了在灯上玩行为艺术。你想要贯穿式的星河璀璨LED尾灯?加钱。你不加钱?给你两个红色的矿泉水瓶盖,主打一个复古,让你梦回2002年的普桑时代。

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对消费者进行一场关于“信仰”的压力测试。就问你,对“德味”的爱,够不够纯粹?

真正值得玩味的是,这台车宣称搭载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

这句话,每一个字都充满了故事。

“专为中国市场”,翻译过来就是,“我们之前在ID系列上搞的那套东西,被中国用户骂惨了,我们终于悟了,知道不能再拿欧洲那套大农村的逻辑来糊弄中国这帮玩手机长大的用户了。”

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有驾

“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翻译过来就是,“我们把之前那个跟算盘一样复杂的系统,砸了,重来。现在这个,我们管它叫‘神经中枢压缩包’,理论上应该能带动你们要求的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座舱和辅助驾驶了,理论上。”

讲真,作为一个前特斯拉车主,我看到大众聊智能化,心情是复杂的。就像你看到一个学了三十年咏春的老师傅,突然开始在广场上跳起了“科目三”。你一方面为他的与时俱进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觉得这画面实在是太诡异了。

大众的优势是什么?是机械素质,是底盘,是那种关上车门后与世界隔绝的厚重感,是一种工业时代的蛮力美学。这是刻在它“道骨”里的东西。

而中国的智能电动车市场玩的是什么?是修仙。

大家比的不是谁的“金钟罩铁布衫”更硬,而是谁的“任意门”开得更快,谁的“神识”覆盖范围更广,谁的“法宝”——也就是车机和智驾——迭代速度更离谱。

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有驾

在这里,硬件的极限很快就会被摸到,而软件的想象力是无限的。决定一辆车体验的,不再是零百加速那零点几秒,而是OTA升级后,你的车机UI会不会变得更“机你太美”。

大众现在就是要用自己最不擅长的魔法,去攻击一群“雷电法王”。这个难度,不亚于让一个重装坦克去和高达拼光剑。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大众自己可能都没想这么复杂,可能就是单纯的慢,而我非要给它解读出一种行为艺术,感觉自己有点魔怔了。

这台“与众07”最致命的问题,不是它的参数,也不是它的刀法,而是它的时间。

2026年上市。

朋友们,2026年。在中国的电车市场,两年时间,约等于一个世纪。

这是一个用“闪电战”思维定义的市场。今天小米SU7把蛋糕端走了,明天乐道直接把桌子给掀了,后天某个新势力可能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大家信奉的不是长期主义,而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2026年,现在还在PPT里的半固态电池可能都快量产了,城市NOA可能已经下放到15万级别的车了,车里带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成了入门级配置。到那个时候,这台“与众07”开出来,就像一个穿越者,茫然地看着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有点理解大众的困境。就像我们这些80后,拼命想搞懂00后的黑话,努力去玩他们玩的游戏,但那种骨子里的隔阂,是无法消除的。你以为你在“一把子整活”,其实在年轻人看来,你只是“典中典”的爹味说教。

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有驾
大众造电车,活像一个被迫跳科目三的咏春宗师-有驾

大众就是汽车圈的这个中年人。它很努力,也很焦虑,甚至开始学着说一些自己都半懂不懂的互联网黑话,比如“最智能”、“用户共创”。但它的灵魂深处,依然是一个严谨、刻板、相信流程和时间的德国工程师。

而这个时代,最不需要的就是按部就班。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大众。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众这个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玄学”。总会有人,就认这个标。他们买的不是车,而是一种秩序感,一种“虽然它不完美,但它不会乱来”的心理安慰。就像有人永远只用iPhone,哪怕安卓的快充和折叠屏已经玩出花了。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这台与众07未来的命运,可能不是去和蔚小理们拼刺刀,而是成为那些传统大众用户升级换代时,一个“没得选”的选择。它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开疆拓土,而是为了稳住基本盘,告诉那些老用户:“嘿,别走,我们这儿也有电车,虽然它长得有点奇怪,但它真的是大众。”

这根本就不是造车,这是在赌命!

最终,决定这台车成败的,可能不是它的智能化程度,而是它的价格。如果大众真的“颠了”,心态爆了,把价格打到某个让所有人都傻眼的程度,那前面说的所有逻辑,就都成了废话。

因为在掀桌子式的竞争里,最好的武器,从来不是技术,而是自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