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学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特别是自动挡车,操作简单,成了很多人的首选。
可不少人在考科目二的时候,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那就是车速的控制。
教练在旁边总是喊:“慢下来,慢下来,稳住!别停啊!”可自己的脚一放到刹车上,车子要么跟个老牛一样不动了,要么就像兔子一样往前窜,心里那个急啊,真是没法说。
这“慢而不停”四个字,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真是一门大学问。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自动挡科目二里,到底怎么才能把车速控制得服服帖帖,让它像个听话的小宠物,想让它多慢就多慢,还保证不停下来。
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为啥考科目二的时候,车子不能中途停下来?
这可不是考官或者教练故意为难咱们,而是考试规则里写得清清楚楚的硬性规定。
根据咱们国家现行的《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内容和方法》,在科目二的几个关键项目里,对中途停车有非常严格的扣分标准。
比如说,大家最头疼的倒车入库、侧方停车,还有那个要求眼疾手快的直角转弯,在这三个项目里,只要你的车轮完全静止超过两秒钟,那车上的电脑评判系统可不讲情面,“嘀”的一声,就直接扣掉5分。
大家想想,科目二总共就100分,80分才算及格,这一下子就给你扣掉5分,本来心里就紧张,这一下压力就更大了,后面稍微再有个小失误,这考试费和时间不就白费了嘛。
如果说扣5分还能让人有点挽回的余地,那在曲线行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S弯里,这个规定就更严厉了。
在S弯里,一旦中途停车超过两秒,那就不是扣分那么简单了,系统会直接判定你这次考试不合格,当场就得挂科。
这就好比你打游戏辛辛苦苦打到最后一关,结果因为一个小操作失误,直接屏幕一黑,告诉你“游戏结束”,那种挫败感别提多难受了。
所以说,“慢而不停”绝对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技巧,而是咱们能不能顺利通过考试的生命线。
车速太快了,眼睛根本来不及看点位,方向盘打早了或者打晚了,结果就是压线,直接不合格;可要是为了求稳,一脚刹车踩死了,分数又没了,这不就陷入两难的境地了嘛。
所以,咱们必须得练好这个基本功。
那话说回来,道理咱们都懂,可为啥一到自己上手,这车速就跟过山车似的,完全不受控制呢?
这原因啊,得分成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咱们自己的操作问题,另一方面也有些客观的外在因素在影响。
先说说咱们自己的问题。
很多学员,特别是刚开始练车的时候,心里没底,脚下就特别不稳,喜欢用脚尖去一下一下地点刹车,感觉这样能控制住。
其实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你这么一点一点的,车子就会一顿一顿地往前走,车速根本不可能平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刹车踏板的力度没感觉,要么就是太紧张,脚一放上去就踩得太深,车子“咯噔”一下就停了;发现停了以后心里一急,脚又猛地抬起来,刹车一下松完了,车子又“嗖”地一下往前窜。
这种操作,让车速在静止和飞奔之间来回切换,别说看点了,自己都快被晃晕了。
再来说说那些客观因素。
有些驾校的训练场地可能年头比较久了,地面不是那么平整,这里有点小坑,那里有点小坡。
你在平地上好不容易把速度控制住了,结果车头一上坡,阻力变大,车速一下子就慢下来了;等开到下坡路段,车子受重力影响,就算你刹车踩着没动,它自己也会加速往前溜。
这种情况就需要咱们对场地非常熟悉,提前做好预判。
另外,教练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一辆教练车每天要被很多学员开,刹车系统用得多了,灵敏度自然会发生变化。
有的车刹车可能比较“软”,要踩下去一截才有反应;有的车又可能特别“贼”,轻轻一碰就跟要刹死一样。
如果摸不清你练的这台车的“脾气”,想把速度控制好,那确实是难上加难。
好了,问题分析清楚了,那到底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呢?
当然有!
如果是场地和车辆这些客观原因,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花时间去练习,去熟悉。
跟你的教练车“培养培养感情”,摸清它的脾气秉性,把训练场地的每一个小坡、每一个不平的地方都记在心里,开得多了,自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但最核心的,还是得掌握正确的踩刹车方法。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咱们开的是自动挡车,左脚是完全休息的,全程都用右脚来控制油门和刹车。
在科目二练习和考试中,油门基本用不上,所有的功夫都在右脚对刹车踏板的控制上。
那么,这个刹车到底应该怎么踩呢?
正确的姿势是稳定和细腻控制的关键。
大家可以记住一个要领:“脚跟落地作支撑,脚掌前部巧发力”。
具体来说,你的右脚后跟,要稳稳地放在驾驶位的地板上,位置大概在刹车踏板的正下方偏右一点。
这个脚后跟就是你的“圆心”,是你的支点,在整个控速过程中,它都应该保持不动,给你提供一个稳定的支撑。
然后,用你的前脚掌去控制刹车踏板。
这里要注意,不是用整个脚掌像盖章一样去踩,也不是只用脚尖去点,那样既不稳定也不好发力。
最理想的接触点,是你前脚掌最宽、肉最多的那部分,去接触刹车踏板。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这样一来,你的脚、脚踝和小腿就形成了一个省力的杠杆。
你控制刹车,靠的不是大腿往下压的蛮力,而是脚踝关节非常细微的角度变化。
你可以试着感受一下,当你需要减速时,脚踝轻轻往下压一点点;当你感觉车速太慢,快要停下来的时候,再用脚踝的力量,以毫米为单位,极其缓慢地向上抬起一点点。
整个过程,你的大腿和膝盖都是放松的,力量集中在脚踝上,这样既省力,又能做到非常精确的微调。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在用一个调光台灯的旋钮,是慢慢地旋转来改变亮度,而不是像按开关一样,要么全亮,要么全灭。
也像咱们在家用小火炖汤,是微调燃气灶的旋钮来控制火候,而不是一会儿开大火一会儿关火。
咱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持续、稳定、轻柔的压力,找到刹车的一个“临界点”,在这个点上,刹车片和刹车盘似接非接,给车辆一个持续而又微弱的阻力,让它能够以一个非常缓慢的速度匀速前进。
要想真正掌握这个技巧,光靠理论是不够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段没人的平直路段,先别管什么倒车入库、侧方停车的点位,就专心一件事:练习控速。
你就试着用上面说的方法,让车子保持在一个像蜗牛爬行一样的速度,稳定地前进一两分钟。
用心去体会脚踝每一点细微的变化,给车速带来的反馈。
什么时候该多用点力,什么时候该稍微松一松,通过反复的练习,把这种感觉刻进你的肌肉里,形成肌肉记忆。
当你不需要用大脑去思考,右脚就能下意识地做出最合适的反应时,那你在考场上,就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观察后视镜、寻找点位和打方向上,通过科目二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