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增程,换购“纯电车”后,才明白“增程车”纯属交了智商税!
今天是2025年09月05日 15:13:56。
卖掉增程。换纯电。才懂什么叫解脱。
真的。太不一样了。
以前开增程车,总觉得哪里不对。
不是动力不行。不是续航虚标。
是那种隐隐的“心累”——你知道的。
每次电量低于30%就开始盘算:
要不要启动增程器?
附近有没有加油站?
发动机启动后邻居会不会投诉噪音?
2023年,增程车销量暴涨67%。
理想、问界、深蓝……一个比一个卖得好。
可销量能说明一切吗?
不能。
我花了28.6万元买了一辆“零里程焦虑”的增程SUV。
结果呢?
冬天开暖风,纯电续航从180公里直接缩水到85公里。
高速120码巡航,增程器疯狂发电,油耗飙到8.4L/100km。
比家里那台老汉兰达还费油。
为什么?
因为能量转换链条太长了。
汽油燃烧 → 发电 → 电驱 → 轮胎转动。
每一步都在损耗。
实测能效损失高达31.7%。
相当于你加100块油,只有68块真正用在驱动上。
而纯电车呢?
电网到电池,电池到电机。
链路短。效率高。
百公里电耗15度,电费才9块钱。
你说我后悔吗?
后悔。
特别后悔。
当初被“可油可电”“没有续航焦虑”忽悠瘸了。
结果发现——
所谓的“无焦虑”,是把充电焦虑换成了加油焦虑。
还多送你一个“发动机噪音焦虑”。
地下车库启动增程器。
“轰”的一声。
隔壁宝马X3的警报都响了。
售后说:“这是正常现象。”
正常?
花20多万买个拖拉机体验卡?
更离谱的是衰减问题。
增程车的电池,既要放电驱动,又要承受发动机充电的电压波动。
三年后电池健康度普遍低于82%。
而纯电车主呢?
多数还在90%以上。
二手车市场最诚实。
朋友想卖理想ONE。
收车的直接问:“换电池准备多少钱?”
一听报价八万起步,当场砍价三万。
“你这车啊,不是车,是移动充电宝。”
现在想想。
增程车存在的逻辑是什么?
很简单——
小区不让装充电桩的人的妥协方案。
就这么简单。
可现在呢?
2025年了。
全国充电桩总数突破900万台。
高速服务区快充覆盖率98%。
蔚来换电站753座,小鹏S4超充站破千。
极氪、小米、阿维塔……全系标配800V高压平台。
15分钟补能300公里,不是口号,是现实。
你还用得着那个“烧油发电”的中间商吗?
有人说:我经常跑长途。
好。
那你更该买插电混动。
比亚迪DM-i、长城Hi4-T……高速发动机直驱,油耗才4.8L。
增程车呢?
全程发电,油耗8L打底。
你说我偏激?
去看看懂车帝冬季测试吧。
-15℃环境下,增程车平均续航达成率52%。
纯电车也有衰减,但高压平台+热泵空调,达成率仍能到68%。
而且——
纯电车的驾驶质感,是降维打击。
加速线性。刹车跟脚。
静谧性?
增程车主说“市区用电很安静”。
可一旦电量掉下去……
发动机介入的那一刻,像有人在后备箱敲铁皮。
最讽刺的是什么?
是车企还在吹。
“我们的增程技术全球领先。”
“没有续航焦虑。”
“比纯电更实用。”
笑死。
你去问问真实车主。
有多少人是真满意?
多少人是“买了就后悔,但懒得换”?
2025年,如果你还有家充条件,还年行驶不到2万公里——
买增程车,就是交智商税。
就这么直白。
别被“过渡技术”蒙蔽了。
它早就该被淘汰了。
现在换纯电,一点都不晚。
哪怕你曾经信了增程的邪。
毕竟。
谁还没年轻过呢。
……
下次更新。
我们聊聊:
为什么说800V平台才是纯电的终极答案?
记得来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