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正儿八经的商业传记,我都有种错觉,仿佛大家还在一个温文尔雅的牌桌上,礼貌地出牌,然后比大小。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有人直接把桌子掀了,然后用桌子腿把其他玩家的头都给按进了火锅里。
所以,廉玉波和王传福2003年在金茂大厦聊了一整夜这事儿,你真以为是两个工程师在畅谈技术理想和民族未来吗?拉倒吧。那根本就是一个“电池大王”的终极PUA现场。本质上就是王传福对着廉玉波画大饼,翻译过来就是:“兄弟,别在你的小作坊里整那些小而美了,没用。跟我干,咱俩一起去炸了整个汽车行业,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一个敢说,一个敢信。这根本不是什么商业决策,这是一场赌上身家性命的“道诡异仙”式修仙,法门就是用电池去夺舍汽车的肉身。廉玉波从小想造飞机,最后去造车,这不叫命运的安排,这叫降维打击前的热身。毕竟,跟汽车比,飞机那玩意儿,犯错成本太高了。
廉玉波加盟比亚迪的时候,那摊子是什么样的?一个刚买来的、亏钱的、谁看谁摇头的秦川汽车。王传福说汽车就是“一堆钢铁”,廉玉波说研发团队要自己培养。这话听着是不是特别有骨气?其实潜台词是:“坏了菜了,咱俩都没钱,挖人挖不起,买设备买不起,只能自己上了。”
于是,廉玉波带着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在上海那个小破研发中心里,开始了堪比“手搓原子弹”的史诗级创业。他们第一个项目叫“316”,直接搞砸了,两个亿的模具费扔水里,眼睛都不眨一下。为什么不眨?因为吓得不敢眨。王传福一夜没睡,第二天决定砍掉。这不是壮士断腕,这是老板心态崩了之后破罐子破摔:“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然后就有了F3。这车是怎么来的?很简单,把当时卖得最好的丰田花冠买回来,拆了,复制,粘贴,然后价格直接腰斩。诶,就问你怕不怕?丰田的人都傻了,说我们这么牛逼的成本控制,怎么比亚迪比我们还狠?他们把F3也买回去拆,拆了半天也没搞懂。
秘密在哪?秘密就在于,当你的对手还在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产线的时候,比亚迪用的是“人工”,是廉玉波带着团队土法上马自己造的“压缩毛巾”式生产线。你跟我讲工业4.0,我跟你讲人定胜天。这是一种典型的掀桌子打法:你讲究用餐礼仪,我直接把餐厅爆了。虽然这种打法在当时看来有点不体面,有点“拙劣模仿”,但讲真,活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商业竞争不是请客吃饭,是黑暗森林,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
当然,如果故事只到这里,那比亚迪也就是个大号的众泰。廉玉波牛逼的地方在于,他不是为了模仿而模仿,他是把模仿当成一个“新手村任务”。他是借着花冠的壳,来练自己内部的研发、生产、供应链这一整套“内功心法”。别人看他在抄作业,其实他在偷偷把老师的备课本都给背下来了。
所以当比亚迪靠着F3这些燃油车勉强站住脚跟的时候,王传福和廉玉波心里想的根本不是怎么把燃油车做好。他们的OS是:“搞这些玩意儿真没劲,赶紧赚钱,把钱全砸到电动爹身上去。”
这就是比亚迪最魔幻的地方,也是廉玉波这个“技术鱼池挖池人”最反常识的地方。这个所谓的“鱼池”,与其说是鱼池,不如说是个“技术蛊盆”。他们不是在养鱼,他们是在养蛊。把电池、电机、电控这些乱七八糟的技术全都扔进去,让它们自相残杀,活到最后的那个,就是最强的蛊。
于是就有了长达十年的低谷期。从2010年到2020年,比亚迪的销量几乎原地踏步,利润薄得像纸一样。外面的人都在嘲笑,说比亚迪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公司内部也有人动摇,说要不咱还是老老实实搞燃油车吧。
这时候,就体现出王传福和廉玉波这对CP的“颠”劲儿了。王传福说:“必须咬牙坚持,即使走错了我也认!”廉玉波说:“自主企业要生存,必须搞研发,别无他路!”翻译一下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我们就是要一条路走到黑,谁劝都没用,太阳来了都得一个趔趄。
他们把赚来的钱,亏掉的钱,借来的钱,几乎所有能动的资源,全都砸进了这个无底洞一样的研发里。2019年,净利润16亿,研发投入82亿。这叫什么?这不叫研发,这叫献祭。把公司的利润献祭给技术之神,只求一个未来。老实说,我连坚持健身10天都做不到,他们居然能烧10年的钱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我的敬畏之心主要来源于我对这种反人类耐心的恐惧。
然后,风就来了。2020年,两条养了十年的蛊,终于出山了。
第一条,刀片电池。这玩意儿的牛逼之处,不在于能量密度有多高,而在于它用一场“针刺实验”的直播,完成了一次对全体消费者的精神催眠。它解决的不是续航焦虑,是“我怕死”这个终极焦虑。在那个电动车动不动就自燃的年代,比亚迪直接给你表演了一个金钟罩铁布衫。技术不技术的另说,这种直击灵魂的营销,简直是典中典。
第二条,DM-i。这玩意儿更狠。它直接把插电混动这个技术,从一个少数人尝鲜的“过渡品”,变成了一个打得所有合资燃油车满地找牙的“大杀器”。亏电油耗3.8L,综合续航上千公里,价格还跟你一样。这他妈还怎么玩?!这就好比你在打牌,大家都在比谁的牌好,结果比亚迪直接掏出一把枪说:“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改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但你仔细想想,现实比这魔幻多了。汉EV、秦PLUS DM-i,这些车一出来,直接就把市场给打穿了。比亚迪的销量从40多万辆,四年干到400多万辆,这不是增长,这是细胞分裂。
所以你看,廉玉波这个人,他拿了多少奖,是不是院士,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工程师,却深度参与并主导了一场最不“工程师思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核心不是参数、不是图纸、不是实验室,而是对人性的洞察,是对竞争的极限理解,是对时机的疯狂豪赌。
他不是在挖一个“技术鱼池”,他是在挖一条护城河,然后往里面灌满了硫酸和食人鱼。e平台、云辇、易四方、璇玑架构……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名词,本质上都是从那个蛊盆里爬出来的、一个比一个凶残的怪物。
所以,别跟我谈什么工程师改变世界的情怀故事。这个世界最终只认一件事:你,赢了没?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