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腾势N9这波操作,属于典型的“心态爆了”。
半年,就半年,一台四十万的车,直接推新款,而且是“增配不加价”。这操作正常吗?太不正常了。正常车企改款,那得跟挤牙膏一样,抠抠搜搜,生怕消费者占了便宜。但腾势这副样子,不像是做生意,更像是跟谁赌气,一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架势,直接掀了桌子,还把锅碗瓢盆全砸了。
这就把车圈竞争的荒诞性,一把子整活到了极致。以前大家还装一装,讲讲品牌调性,聊聊用户故事,假装我们是在存量市场里体面竞争。现在不装了,摊牌了,什么存量竞争,这就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理想L9还在那边研究怎么把沙发做得更软,问界M9还在琢磨怎么让屏幕播放PPT更流畅,腾势直接不务正业,把压箱底的功夫全掏出来了——“云辇-A”和“易三方”全系标配。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武林大会上,大家都在比划拳脚,你一上来直接喊了声“时代变了”,然后掏出了加特林。
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来解构一下这两个听起来就很玄幻的名词。“云辇-A”,说白了就是一套更聪明的空气悬挂。以前的空悬是被动防御,路都颠过去了,它才“诶”一声反应过来。云辇是主动防御,提前扫描路面,在你压到坑之前,悬挂自己就“硬了”,给你来了个金钟罩铁布衫。效果就是过烂路的时候,别人车里哐哐当当像是在炒菜,你车里稳如老狗,手里那杯咖啡连个涟漪都没有。
而“易三方”,这玩意儿更魔幻,堪称汽车界的雷电法王杨永信,直接把四个轮子给你电疗明白了。每个轮子都有独立电机,实现了对四个轮子扭矩的独立控制。这能干嘛?能让一台五米二长的陆地巡洋舰,做出比小轿车还小的转弯半径,甚至能“蟹行”横着走。这技术简直就是为我这种停车困难户量身定做的。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次在商场地库侧方停车,都要经历一场灵与肉的拷问,那种前后挪腾、生怕剐蹭的绝望,不亚于在珠峰上寻找一个能用的厕所。现在好了,一键“蟹行”,车子自己横着就进去了。旁边车位的司机看了都得傻,以为你车子成精了,准备原地飞升。
但是,咱们得回到那个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这些技术真的那么神吗?在发布会上,在媒体的试驾赛道上,它确实666。但现实世界,才是检验技术唯一的真理。“易三方”能让你圆规掉头,可你架不住胡同口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你“蟹行”入库再丝滑,也挡不住旁边那台五菱宏光停得歪七扭八,直接把你的路堵死。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样,一台车操控的极限,也不在赛道,而在早高峰的菜市场门口。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任意门都没用。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讲真,车圈现在的状态比我的比喻还要蠢。
大家都在堆料,疯狂地堆料。你堆冰箱彩电,我就堆底盘魔术。你研究智能座舱,我就研究原地掉头。这已经不是造车了,这是军备竞赛,是把所有看似高大上的技术,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压缩成一颗价格的炸弹,然后扔向市场。这根本就不是造车,这是在发泄!谁先撑不住,谁就成盒。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没有中间选项。
我们再来看它的对手,理想L9和问界M9。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产品选择了,这是信仰之争。买理想的人,买的不是车,是“家”的延伸,是一种“奶爸”身份的图腾。他们对Nappa真皮和后排吸顶屏的执念,就像信徒对经文的虔诚。你跟他聊操控,他跟你聊孩子看动画片会不会头晕。坏了菜了,你们的对话频道根本就不一样。
而买问界M9的人,本质上是在为华为的信仰充值。他们买的是那个标,是那个生态,是“遥遥领先”带来的精神满足感。车的机械素质?差不多就行了。他们要的是坐进车里,仿佛就坐进了未来科技的驾驶舱,那种感觉,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腾势N9现在在干嘛?它在试图创造一种新的信仰——“驾驶神教”。它在告诉那群既要带娃,又不想彻底沦为“司机”的中年男人:看,你们还有救。你们的驾驶乐趣,还没被后排的安全座椅彻底吞噬。这台车,就是你们对抗中年油腻的最后一把武器。
所以四十万买它值不值?这个问题本身就问错了。对于那些供奉者来说,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这是“我需要”的问题。我需要一台能装下全家人的家庭堡垒,但我更需要它在夜深人静、我一个人开车回家时,还能给我一点人和车交流的快感。我需要它的悬挂能抚平路面的颠簸,让孩子安睡,但我更需要它在狭窄车位里展现出的灵活性,来维护我作为老司机最后的尊严。
说起来,现在的汽车发布会越来越像玄幻小说的情节了。各种不明觉厉的自创名词,各种逆天改命的技术参数,仿佛下一秒就要引来天劫,原地渡劫飞升。
最终,这些车企会把消费者卷成什么样?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一个市场开始不讲武德,开始用“自爆”来换取生存空间时,对于消费者来说,短期内是好事。因为你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更“顶”的配置。但长期来看,这种掀桌子式的玩法,最后会把整个餐厅都给爆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什么?很简单。如果你恰好是腾势想要“普度”的那一类人,就是那种既要又要的矛盾体,那你就去试试。亲自开一开,亲自停一停。别信那些KOL吹得天花乱坠,你的屁股和你的手,比他们的嘴诚实。至于理想和问界,那更是信仰问题,你信,它就值。
最终的最终,你会发现,所有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无论是丝滑的底盘,还是聪明的座舱,都无法解决一个核心问题——堵车。所以,别想太多了。最好的车,永远是下一辆。或者,是那辆能让你准时下班的车。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