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邻居刚把他那辆开了三年的新能源车当废铁卖了,换电池要六万,比车本身的价钱都高! 他说这话的时候,脸上那种懊恼和无奈,我估计这辈子都忘不掉。
这事儿真挺刺激人的。新能源车,大家都觉得是未来,省油又环保,可谁能想到,这心脏说不行就不行了,而且代价这么大。其实,问题压根儿就不是出在车上,而是从一开始就没人告诉我们普通人,这电池里面的水有多深。
很多人买车,就盯着续航里程看,销售说能跑六百公里,就觉得赚了。我当年也差点掉进这个坑。当时同一款车有两个版本,销售拼命给我推荐长续航的,但我多问了一嘴:这俩电池有啥不一样? 就这一句话,可能就帮我省了好几万。原来一个是磷酸铁锂,一个是三元锂。它们根本没有谁好谁坏,纯粹看你在哪儿开。你在南方,一年到头都暖和,那必须选磷酸铁锂,它不怕热,安全性高,用个十年,衰减率控制得好好的。可你要是在北方,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还选磷酸铁锂,那续航能直接给你打个对折,开着开着就得叫拖车。
搞定了电池类型,别急着掏钱。还有一个东西比电芯本身更要命——BMS,就是电池管理系统。这玩意儿就像电池的大管家,90%的电池短命问题,根子都在它身上。一个差劲的BMS,能活生生把一组顶级的电芯给折腾废了。提车的时候,我坚持让4S店的人用检测仪给我读数据,别的都可以不看,但电芯压差必须看。新车的单体电芯电压差,一定得在20mV以内。当时我那辆车的数据是15mV,销售还嫌我麻烦,但我知道,这个数字要是超过50mV,那这车就是个定时炸弹,后期续航跳水是迟早的事。
还有车企天天吹的终身质保,听着是挺美的,但里面的文字游戏能让你哭都找不到地方。什么仅限首任车主、必须全程在4S店保养,这些都还是小儿科。最黑的藏在衰减标准里,大部分负责任的牌子会写电池容量衰减到80%以下免费更换,但就有那么些不老实的,悄悄把标准改成70%。少了这10%,可能就意味着你好几年都达不到免费换的门槛,只能自己受着。所以,别信口头承诺,白纸黑字盖上章,才是真的。
提车那天,我跟个侦探似的,拿着手电筒把车底的电池包看了个遍,确保护板没一丝划痕。又对了电池的生产日期和整车的出厂日期,差了两个月,在接受范围内。要是超过半年,那就是库存电池,性能早就打了折扣,谁买谁吃亏。
当然,把车开回家,事情才算开始。我见过太多人把车当手机用,非要等电量耗尽才去充,还特喜欢用快充,觉得省时间。这简直是在给电池减寿。快充那瞬间的强大电流,对电芯的冲击非常大,偶尔应急还行,要是当成家常便饭,电池衰减的速度能比别人快上至少30%。正确的做法是浅充浅放,电量保持在20%到80%之间,每个月做一次完整的满充满放,校准一下BMS就行。
开了六年,我的车电池健康度还有85%。没啥秘诀,就是从选车到用车,每一步都多想了一点,多问了一句。
你家的电车还好吗?电池衰减了多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