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

我这个奔达燎700,买了也得有两年多了。刚开始还挺挺满意,也没啥大毛病,毕竟这价位能买到国产摩托,能跑能骑也算值。最近觉得有点不对劲,尤其是从600公里起,发动机开始渗油。一开始也没太当回事,以为淡季点油不够,哪知道油渗得越来越多了。到2000多公里的时候,下午骑着车出去,松开油门,突然就熄火了,试了几次都打不着火,心里那个懵啊。

再后来,升温到2700公里。在正常的城市道路上,偶尔遇到红灯,松了油门,车就直接不搭理我了。那天路过一个修理铺,老板一边打理别的车一边跟我说:这碎油器、火花塞基本正常,你车可能是点火系统有问题。我一想,难不成真是火花塞老化还是点火线问题?但车子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起动困难,反而是油路这个毛病让我很迷。

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有驾

心里一直在琢磨的一个问题根本没办法验证:国产摩托到底品质怎么样?我印象中,身边买豪爵、春风车的朋友,车跑个3、4万公里都不出啥大事。相对而言,我这车才跑了不到三千公里,居然就折腾出这么多毛病,这也让我怀疑,是不是国产品牌在某些工序上打折扣太厉害了?而且,你知道的,国内的供应链大部分靠靠山,我估计仍有不少劣质配件混在里面——就像零食里那点瑕疵糖一样。

我曾经试过自己查资料,发现奔达这些牌子在中国市场,甚至有虚标型号、用料打折的嫌疑。毕竟,有些车型喜欢用便宜的国产心脏,哪个部件不容易出问题?你说那油渗的问题,是不是漏了个密封圈?我还记得我前几天翻了下自己的相册,看到那张油渍在缸盖上的照片,那油渗得还挺快的,连车库地面都染得油光锃亮。

回头我又想,买二手车的人怎么都喜欢说:这车挺靠谱的。可是我操,开了两年,从没修一次,结果到点就坏,油渗、熄火、刹不住车,都一个样儿。话说回来,用几十年前的经验判断,国产摩托和日本原装比起来真是天差地别。像我这朋友用的五羊本田,十年没比我在这折腾的还稳。日本车贵一些,维修也贵一点,百公里油耗能在2.2到2.8之间,保值率估算大约不错,毕竟人家铺货用料都实在。

说到供应链,就像平时买菜,肉不好的,回头留个心眼。国产的零配件,供应商可能用了一些次品,出了问题也懒得修,反正车主也不懂,随便乱换个便宜的零件。你知道,摩托车和手机差不多,都在成本和质量之间拉锯,越便宜越吃亏。何况,最近的行情,材料涨价,少数品牌甚至都在压缩生产线的用料。

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有驾

国产摩托这几年确实长大不少。市场上那些杂牌,我试过豪爵、春风的车,感觉都比奔达这类牌子更靠谱。至少质量挺扎实,油耗合理,零配件也容易找。但我不太喜欢全靠拼价格战在市场上拼出个存在感。有时候我在想,厂家会不会天天为了压成本,偷偷省掉一些良心工艺?

(这点留个问号,毕竟我没有深入了解背后工艺流程。)你们觉得,一个车的质量,到底还是不是真的能靠问品牌、看价格来判定?还是说技术,真的是用料+工艺的结合?我觉得,除了品牌名字,真正操心的,是那些零部件的耐久性。比如油封、密封圈,开几年后变硬变脆,导致渗油,甚至影响其他部分,但是真的有人专门看过一份资料吗?似乎,很多车主,一遇到问题就换个零件,没太多研究。

说到这,也挺自嘲的——我这车虽说不到十年,但折腾的全过程让我觉得,国产车的潜力还在努力追赶,但保障这件事,可能还是得靠时间检验吧。如果每次油渗,都得拆开缸盖,甚至换个密封圈,那维修成本还真不低。

这让我又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国产品牌的是不是会更重视质量控制?还是只想着在价格上打折,其他方面打了不一定就赢?我没细想过这个,但心里隐隐觉得,要是能有个真正的质保期保障,车主还会像我一样闹心,半夜翻油箱、拆火花塞吗?或者说,这只是一个市场的暂时妥协。

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有驾

话说回来,真的是厂家为了节省用料,还是说市场需求太激烈,让某些品牌不得不走快销路线?那些车的也不低,跑得多了,油耗差异还是很明显。假设机油每升150元,换一次油要花个多半小时+油钱,算下来,每年得花掉不少。

(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就是想说:质量这事儿,得从源头监管,不然车端就只能忍气吞声。)也有人会说:跑个几年的,祸害能不能别太大?我倒觉得,用料差,走得快,车子早晚会折腾出问题。像我这个情况,油渗、熄火——没有明显的事故,纯粹是可能选料和装配的问题,消费者体验就这么差。

从厂家角度讲,我相信他们也是成本控制。毕竟,产品能不能卖出去,价格占了很大比重。但,你同样定价,豪爵、春风的车用料看得见,奔达的就像是用拼装的感觉。

能不能说,国产的摩托车在会不会更像日本车那样稳定?我不敢确定,只是觉得,工艺和用料,其实就像做菜一样,少放点料甚至会印象更好——更纯粹。

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有驾

(这句话有点扯远了,但那天想到的,就是:如果厂家能把原料品质和装配工艺同步提升,或许,国产车也能少点抱怨,多点实际可靠。)

你们有没有碰到过更奇葩的问题?比如那种,修了几次还是漏油?还是会突然就熄火烧车?什么能算是真正的品控标准?我觉得,也挺像打个比方,你别指望买块次品玉不碎。毕竟,车就像是移动的家,一回家就瓢泼大雨,我还在担心是油渗不渗油,车开得稳不稳。

我有点好奇,真正能保障质量的,是不是只能靠品牌愿景和检测流程两个字?还是说,操控和用料,反而是最实在的根基?

(这段我也没想好怎么收尾,反正只是抛个问题给自己,留点悬念吧。)

我的国产摩托车奔达燎700从600公里开始发动机渗油,2000公里时松油门熄火,2700公里后甚至在路上无法启动令人质疑国产品牌的质量保障-有驾

对了,你们觉得,现在国产摩托车到底还要多久,才能有日本车那种安心感?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