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有关部门发布公告,成绵高速、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即将先后停止收费,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取消收费的高速。
这是继去年广州北环高速停止收费之后,又有两条因收费期限到期而停止收费的高速。 根据规定,经营性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政府还贷公路不得超过20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建的第一批高速公路,普遍到了收费年限。
这一变化标志着中国高速公路收费制度迎来了历史性转折点。 越来越多建成较早的高速公路正陆续达到收费年限上限,停止收费已是大势所趋。
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得益于1980年代末期推出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 这一政策打破了公路建设单纯依靠财政投资的限制,形成了多元化投融资格局。
在政策推动下,中国高速公路里程从零跃升至国家级及地方高速合计超19万公里,两倍于美国,稳居全球第一,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当时,国家财力相对有限,经济建设到处都需要钱,“贷款修路”解决了燃眉之急,而“收费还贷”则让大基建可持续下去。 这一政策为中国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经营性公路按照合理回报原则,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中西部不得超过30年。 政府还贷公路的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5年,中西部地区不得超过20年。
这一规定为高速公路收费设置了时间上限,确保了公路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的公益属性。 法规明确了收费公路的运营期限,为如今一批高速到期停止收费提供了法律依据。
去年初,通车30年的广州北环高速正式取消收费,继东环、南环和西环后,广州环城高速全线实现免费通车。
这一次停止收费的成绵高速、城北高速也是如此。 自1998年通车以来,迄今已有27年时间,触及当初批复的收费期限。
在此之前,沪嘉高速、广佛高速、武黄高速、京平高速(李天桥至京津界段)都已先后取消收费。 这些高速,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兴建的第一批高速,其中1988年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则是内地首条高速公路。
30多年过去,第一批高速普遍到了最高收费期限,停止收费、免费通行,可谓情理之中。值得一提的是,收费尚未到期而主动停止收费的高速,出现在深圳。 2014年,深圳通过政府“回购”,以27亿元“赎回”梅观高速,转为免费通行,距其收费到期还有13年时间。
这是全国第一条运营期内免费通行的高速,开创了历史,但10多年过去,“深圳模式”罕有复制者。 这种模式需要地方财政雄厚,难以大规模复制。
取消高速收费,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打响第一枪,下一个是谁,不妨拭目以待。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汽车社会提前到来,高速拥堵成为常态,部分高速早已收回成本,甚至赚得盆满钵满。
据南方周末梳理统计,近年来,全国至少建了30处国道、一级公路、桥隧等收费站。 收费年限少则三五年,多则三十年。
更关键的是,建设成本之外,还有同样庞大且更为漫长的养护成本。 根据新一轮城市竞争,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提“两个转向”:从高速增长到稳定发展,从增量扩张到存量提质。
江苏和山东将作为试点省份,两省之间的收费站全部都换成了电子感应,车主的使用两省路网内的普通通行卡,这种新卡自带电源,原理是ETC类似。 只要经过新的电子感应框架,卡内自动会记录行驶路径,车主只需要等到出高速时收费就可以了。
交通运输部已经明确表示未来将逐步取消高速公路收费站,全部改用类似于ETC的电子卡通行。 这一举措将大大利于改善高速公路拥堵。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推进。 预计于12月底率先取消江苏和山东、四川和重庆两组试点省份之间共15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具备条件的正线收费设施将全部拆除。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认真总结苏鲁和川渝等省份试点工作经验,进一步优化完善相关方案,指导各地深入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并适时推广,为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作出新的贡献。
取消收费不代表真的不收费了。 公路还是需要维护的,贷款也没有还清,只不过这些钱通过其他方式转移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