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现在的市场情况。内地街上跑的摩托车,大多还是以拉货、代步为主的实用款,那些主打玩乐的品牌,销量一直上不去。但这两年不一样了,150cc 这个档的踏板车火了起来。为啥?大家手头宽裕了,想换辆性能好、带点智能功能的车,本田 PCX 这些日系车就占着这块香饽饽,赚得盆满钵满。
春风这时候下场,野心不小。它之前靠着赛事技术反哺民用车型,打下了不错的基础,半年就能卖 6.8 万台,市占率 26%。这次瞄准踏板市场,明显是想再上一个台阶,学着现代汽车当年超车的路子,打算 5 年内冲到全球踏板市场前三的位置。这目标听着挺敢想,但有没有实力实现呢?
关键还得看技术。春风这次的 150cc 动力平台,有三个地方挺亮眼。一个是全球独有的平衡轴,骑起来震动小得很,跟 250cc 级别的车差不多。再看供应链,博世电喷、FCC 离合、盖茨皮带,还有进口轴承,都是硬货,车子耐用性一下提高了 300%。他们还特别能折腾,3000 小时满负荷测试,20 万次启停,这可靠性比行业标准高出 15 倍,看来是下了血本要做好质量。
性能参数也很能打。复古款 150 AURA,11.8kW 的功率,14.3N・m 的扭矩,080km/h 加速只要 8 秒,同级里没几个能跑得过它。运动款 150SC,10.5kW 功率,加上龙骨车架,操控性都快赶上仿赛了,喜欢刺激的人估计会很爱。
三款车各有各的路子,精准盯着不同需求的人。复古旗舰 150 AURA,走的是颜值和科技路线。欧系复古的镀铬饰条,配上 “微笑前脸” 流水灯,看着就有档次,双固化漆面工艺也让车子更显高级。智能方面更不用说,4 种无钥匙启动方式,NFC、蓝牙、APP、密码,总有一款适合你,还有座垫感应自动点火,细节做得挺到位。高配版更是堆满了好东西,6.2 寸 TFT 投屏仪表,前后行车记录仪,胎压监测,手把加热,该有的都有了。
运动款的 150SC 和 150SCF,就更注重实用性和性能的平衡。150SC 是运动弯踏,30L 的座桶能装不少东西,双通道 ABS 加 TCS,骑起来也放心,操控基因很突出。150SCF 是平踏,132kg 的重量不算沉,踏板空间还加长了,平时上下班或者买点东西,方便得很。
最让人惊讶的还是价格。复古款基础版 11980 元,高配版 13580 元,比豪爵 UHR150 便宜 2400 元。运动款 13580 元起,配置却能对标竞品的顶配。这价格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春风是来搅局的。
服务方面,春风也下了猛药。5 年不限里程质保,这在行业里还是头一回,而且定金随时能退,给消费者吃了颗定心丸。他们还计划开上千家门店,一直下沉到县城,就是要跟本田、豪爵直接面对面竞争。
春风这么一搞,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可不小。平衡轴技术肯定会普及得更快,那些靠逆向研发的引擎估计要被淘汰了。智能配置也会往下放,TFT 仪表、行车记录仪说不定会成 150cc 级别的标配。
短期来看,二三线品牌的价格体系怕是要崩了,就像姜戈,估计得降价才能扛住。长远来说,中日品牌的技术差距会越来越小,下一个战场可能就是 ADV 和中排踏板了。
说起来,春风这几款车是真挺懂用户需求的。人机工学上,770mm 的低座高,坐垫还收窄了,160cm 身高的人也能全脚掌着地,安全感满满。座桶能放下一个全盔加一个半盔,还有 20W 快充挂钩,实用性没得说。
通勤的时候,自动启停能省点油,8L 的油箱能跑 300km,不用老想着加油。要是想出去玩,运动相机能互联,手柄就能控制录制,拍了视频直接分享,骑行社交也方便。
春风这波操作,确实给国产踏板车长了底气。能不能真的改写市场格局,拭目以待。但不管怎么说,有竞争才有进步,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