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

别吹你高速开多快!看平均速度才见真章。那些张口闭口我随便踩踩就140的,高德地图一查,跑两百公里平均速度才80多——打脸吗?驾龄十年不如看懂这一条:高速上,前后没车才是王者,扎堆开车的全是菜鸟!

一、为什么说独来独往才是技术流?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有驾

跑高速最怕什么?不是速快,而是堵。这堵,不光是堵车状态,更像是前后左右全是车的场景。你想想,一堆车挤在一块,危险系数直接翻倍。真牛逼的司机,眼睛得看得远,反应得快,能第一时间预判:前面没车了,我就超;前有车,拉大点距离再动。我记得有个司机朋友说:前头没车,我心里就踏实。后头没车,说明没人追着我跑。这种独来独往的策略,才是真技术——不扎堆,不盲从。

相反,那些跟着一帮车跑的——其实就是菜鸟。在高速上扎堆,盯着前方跟着,也忽略了左右侧的盲区。忽然假动作,你要是被夹在中间,风险可是大了去了。有人问:你们司机是不是都喜欢保持距离?我说:不光是喜欢,是必须的。开车有时候比打游戏还讲空档,留点余地才能反应快,别一股脑粘在一起,被集体包饺子。

(这段算是留个坑:到底怎么才能成为技术流?我后面会补充。先别走。)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有驾

二、平均速度110算慢?你怕是没跑过高速!

这个我遇到过太多次了。有人拿自己场景炫耀:我高速能稳定跑140。我心想:你这算什么?我认识的几个老司机,平时跑长途,基本都维持在平均90-100这个档次,偶尔飙到110都觉得是突破自我。

我今天刚翻了下相册里面某次长途从X到Y的导航记录——800公里,平均速度才100。这代表什么?意味着一路上,保持的节奏很关键,跑得快也要稳。没有长时间踩在油门,却能全程保持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这才是真本事。你想啊:限速120,你全程维持在130出头,平均能到多少?大致心算:平均可能就在110左右。

有人说: 我开得够快了。但实际跟数据比对,很多快车都歪在冲刺而非持续保持。有个熟人,说我最牛时能飙到150,一查,发现平均速度才83。原因在于:一头冲一头刹,遇堵掉头,频繁左右超车,平均速度被拉得很低。

更别说,长途连续跑,能一直保持平均在100以上的司机,不是靠冲冲冲来的。这其实是一种节奏感。他懂得用合理配速,不冲动,也不瞎飙。你如果开到最高时速150,后续要刹车,油门也得多碎多麻烦。真正技术也许是懂得什么时候该快,什么时候该稳。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有驾

三、别吹速度!看看超速罚单有多狠

有人一边说我高速冲,我就冲快冲满了,一边忽略了规矩。超速罚单可不是闹着玩的。

比如:超10%-20%,会扣几分,罚几百。曾经我问过修理工:超速了,车子寿命会变得更糟吗?他说:没细想过,但我觉得,超速开快的车磨损都快。(不知道这是不是偏激,只是心里这么想的。)而真正的超速情况,像20%-50%,那扣6分、罚200,已经算比较严重了。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有驾

最狠的,50%以上超速,直接12分!够你吊销驾照的节奏。你飙了160,跟限速说再见。如果被机械抓拍,系统会自动算超速百分比,扣分、罚款一站式搞定。

更别说,超速一旦发生意外,责任都大。刹车距离暴增,爆胎概率升高,后果不堪设想。我常常想:反正超速也没几次冒险的勇气。(这句是自我认知偏差,小跑题了。)但有时候我觉得:为了点快,值得还是不值得?哪个是真实的自我?我猜了个不靠谱的:可能有一部分司机,超速是走心——喜欢高速的快感,但其实危险也知道。

四、总结一句

所以,别再自以为多快多牛。这些数字背后,是你对路况的理解,对规则的敬畏,还有安全的 reckon。平均速度低于90,表示你还在学;90-100,基本还能应付;100-110,是懂点水平了;如果超过110,兄弟,你属于老司机类别。

这告诉我们一个粗糙的逻辑:安全驾驶,遵规守纪,不扎堆,是成为高手的秘诀。而且,真正厉害的司机,是会在某个转弯或隧道里,静静观察别车,调整自己节奏的。

敢在评论区晒出你高速的平均速度吗,我赌90%的人不敢晒图,真正的老司机都知道“平均速度”才是检验水平的关键指标-有驾

你能告诉我,你最远高速行驶的距离是多少?平均速度大概几?留言区,敢晒的吗?我知道,有些人可能不敢,但我更想了解:你心里觉得,什么才是真正的技术?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