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限速,这事儿说起来就像四川盆地的天气——变幻莫测,随时让人“猝不及防”。本来叫高速,大家都理所应当地以为可以畅快飞驰,结果一上路却发现限速标志像变魔术一样不断从120变100,再降到80,更有甚者,一头扎进隧道,速度瞬间腰斩到60,还没捂热方向盘呢,摄像头就开始“热烈欢迎”,一不注意分分钟送你一张罚单。区间测速、隐藏摄像头,各种“花式查岗”,把高速路开出了地下特工的紧张感。
此情此景,不少网友不免发出灵魂拷问:你说这限速调得越来越低,难道就是为了多收点罚款?高速公路公司是不是把收费站和摄像头配套当成了发家致富的秘密武器?每次限速调整,仿佛都在和钱包过不去。限速明明说是为了安全,可让大众有种“安全只是幌子,增收才是真正目标”的微妙感觉。不吐不快,评论区常年热度不降。
对此,相关部门也不是没有回应,他们一再强调,四川高速的整体限速标准其实并不低,超过100公里每小时的路段占了84.5%,真正限80、90的才15.5%。跟邻省云南、贵州比,限速水平整体持平,并不存在四川尤其严格的说法。甚至云南、贵州“提速”以后,整体也没甩开四川。有这么多高速可以跑快车,网友们还要抱怨,是不是有点“电量焦虑”上身?
至于那些限速特别低的路段,官方解释也很“接地气”。第一,很多高速通车二十多年了,建设规范跟不上现在的技术,路面、弯道、视野条件都根本不支持大速度,要是放开了,相当于在寿命堪忧的老爷车上激烈“刹车漂移”,很快就能上头条,而且还是交警的罚单和新闻事故双头条。第二点,说到四川地形复杂,山地高速隧道密布,1388座隧道,比某些电影里的“隧道逃生”还刺激。更夸张的是,3公里以上的特长隧道有211座,这种地方,世上最勇敢的司机也得收拾一下自己的速度。根据国家规范,隧道里没应急车道,一旦发生事故,救援难如登天,所以设计之初限速就必须低,防止大家攀比谁敢快,最后全堵在洞口晒命。
但这些理由,很多网友并不买账。他们反问,云南贵州的地理难度比四川还大,可人家高速隧道限速却可以搞到100、110,你四川新修的高速,六车道路面光滑,车辆稀少,结果限速依然低得令人尴尬,这就说不过去了。更有研究型网友“持枪上阵”:限速低,不一定代表更安全,反而可能造成交通拥堵。尤其是隧道口突然减速,大家后方都在无准备减慢,追尾事故反倒频发,安全效果与宣传完全背道而驰。
舆论压力之下,相关部门终于觉醒。近日有消息称,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大家反映最集中的路段,限速标准已重新开会“研讨”,行动迅速,汶马、纳黔、达渝、都映、映汶、成宜、内自、苍巴、蒲都等9个高速路段限速调整方案已经敲定,正在分批实施中。同时,另外11个路段还在论证,计划今年10月底前有结果,等结论出来,督促营运公司落实限速调整。
限速政策,一头连着安全,一头连着体验。过度“安全”就是堵车,体验不好,大家吐槽又成安全隐患。高速公路,如果只懂限速不懂科学,只会调标却不调思路,群众永远只能在评论区吵吵闹闹。既然已经开始调限速,那就别让“高速”变成笑话,就像四川火锅,辣归辣,但总得吃得尽兴,大家跑得安心。下次开车出门,早点看到120的标志,也许更有幸福感——毕竟,谁都想开得快一点,却又不愿被罚单“加速收割”。至于哪些高速还限速不合理,大家自有话说,每一个吐槽都是一剂“清醒剂”,提醒高速公路运营公司,不要让限速变成自娱自乐的数字游戏。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