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一辆车还能当船开吗?看似天方夜谭,但就在上个月,奇瑞捷途G700完成了一次惊天壮举:3吨重的越野车成功横渡长江。“汽车变船”的画面引发网友热议,而另一家汽车界的风云人物——长城汽车,迅速对这一技术提出质疑,还点出了风险和“炫技”的嫌疑。这场口舌之争不仅让车圈炸开了锅,还勾起了一个更大的问号:汽车技术的边界究竟在哪里?创新和安全该如何取舍?到底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市场真正需要的?这不仅是一场关于车企的较量,更是一场关于未来技术的讨论。
先来看这场争议的两大主角。奇瑞捷途G700成功挑战横渡长江,用“水陆两栖”的越野能力亮瞎了不少人的眼。但就在奇瑞高调庆祝之际,长城汽车的高层站了出来,直接批评这项技术“多此一举”,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危险炫技”。长城的高管还表示,车就是车,船就是船,地面交给汽车来跑,水里就该有船来载。一时间,车圈各方都开始站队:有人力挺奇瑞的技术创新,觉得“谁不想买个更强的车”;有人则认同长城的观点,认为“炫技”过头只会搞得大家人身安全不保。
如果两栖能力只是“多此一举”,为什么国内乃至国外,还有那么多车企在这方面投入研究?是为了噱头赚眼球,还是为了真的满足市场所需?答案似乎还藏着不少玄机。
要弄清两栖越野功能的意义,先来聊聊越野车的职能。从专业角度越野并不只是跑山路那么简单。翻山越岭、沙漠穿行、泥地脱困、渡河过水,都是越野设计绕不开的考验。在许多越野场景中,车辆能否适应复杂环境直接决定了它的价值。而渡江能力,更像是越野性能的一次全面升级。如果一个车能安全有效地在水中前进,难道不也是一种本事?
再回到古老的两栖车设想。实际上,早在80多年前大众的Schwimmwagen就已经实现了水陆两栖特性,到现在全球已经有不少车企研发过类似技术,从高端品牌到民用厂商都在试水市场需求。如果说这种技术真的毫无意义,那么为何有数不清的品牌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呢?显然,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片尚未被正式开发的技术蓝海。
再观奇瑞捷途那场挑战长江的壮举,不少网友表示很接地气:“再不济,这万一以后遇上洪水堵路,是不是可以救个命?”这话虽然听着有点玩笑,但却透着点现实。毕竟对不少消费者特别是生活在山川、湿地的地区,这种性能并非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这次事件并非简单的技术发展讨论,而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商战影子。奇瑞捷途G700和长城坦克400在价格区间上正好相撞,那些对越野性能有刚需的预算消费者,此刻正在两大品牌间纠结选项。长城坦克作为国产高端越野车领域的先驱者,早已占据了市场的一席之地,甚至连续多年年销量屡屡突破纪录。而这次奇瑞捷途借助“水陆两栖”打出的创新牌,无疑是冲着挑战这个霸主而来。
在越野涉水性能上,长城汽车自己也并非完全不主动布局。就在不久前,他们悄悄申请了一个关于发动机进气设计的专利,核心是提升汽车的涉水表现。明明自己也在做类似的技术储备,但高层却突然跳出来炮轰另一方,这样的态度难免让人联想到“选择性攻击”的商业竞争套路。
这种“炮对手”的行为难免让人联想到长城眼下的隐忧。作为昔日国产越野的金字招牌,坦克品牌近年来面临着一些挑战。在市场饱和和新能源崛起的双重压力下,坦克品牌在今年上半年的销量已经出现了下滑。不少消费者正在转向新能源越野车,而奇瑞捷途正是在新能源领域发力凶猛,眼看就要触碰到长城产品的核心目标人群。
就在争论越来越热的时候,车圈的关注点突然发生了一次“大反转”。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市场对于水陆两栖功能的需求其实是长期、有迹可循的。这种突破场景限制的设计,甚至已经被不少曾经的经典车型预热过。比亚迪仰望U8就是国内当下一个典型代表,它的“浮水模式”,上市后不仅没被质疑炫技,反而收获了市场一致的认可。
那么问题就来了,面对仰望U8时,长城汽车高层为何没有提出类似的质疑,反而对捷途G700却大刀阔斧地公开内涵?再从捷途的售价层面来它的价格区间和长城坦克400预售价几乎完全重合,便宜大约几千块,竞争直指同一消费人群。一切显然不仅仅是针对技术的争议,更是关乎企业未来战略的交锋。
奇瑞捷途这次的创新显然是带着挑战长城的目的来的,而长城在受到“威胁”后,提出质疑也在所难免。但正如消费者评判技术好坏的标准永远是体验而非概念,这场争论最后的赢家仍将是那些能拿出综合实力的车企,而不是靠嘴炮赢市场的寡头。
到了这里,事情表面似乎“平息”了。但现实情况是,越野车市场的下一场技术革命才刚刚拉开序幕。奇瑞捷途水陆两栖之争只是长城汽车面临压力的冰山一角,其他劲敌(如比亚迪方程豹、东风猛士)也正虎视眈眈挤压市场空间。目前新能源越野的领跑者——比亚迪、长城、东风等巨头之间的竞争越发胶着,更是成为推高市场热度的催化剂。
从技术层面长城虽然拥有自己的越野技术阵地,但在新能源技术转型的速度与深度上仍存在差距。再加上不断涌现的挑战者,长城“如何稳住高端越野霸主地位”的问题,看来一时无法解开。
企业间分歧越发明显,但消费者的选择也越加细化。这场争斗从表面看是关于长江越野的延续,但从底层看却揭开了整个国产车市场的新能源转型暗流。
长城汽车炮轰奇瑞捷途G700“炫技”,结果却让人看到了它自己的焦虑。市场用脚投票,消费者的关注点不仅是“车能否过江”,更是车企能否用技术革新和实在的产品力满足需求。长城从高端越野的巅峰地位,到巨头环伺、销量下滑,显然感受到了危机。而光靠嘴上功夫,未必能赢得最后的竞争。
对奇瑞来说,探索从不惧挑战的活力值得肯定,但如何在实际车型性能和安全性上交出更漂亮成绩单,仍然有待市场验证。
关于两栖越野的争议,您怎么看?创新与安全,看起来似乎难以两全。究竟是长城汽车说得对,“炫技不过是噱头”,还是奇瑞捷途赢在努力尝试将想象变成现实?如果让您选择,是更愿意尝试“汽车当船开”的刺激,还是更信赖传统越野车的稳妥呢?期待您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