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

陈萃那句话,我是听销售小哥顺嘴提的——“只要我的定价不比海豚高,那我找不到任何客户不买我(全新MG4)的理由”。他还拍着桌子说这次预售肯定有戏。那天门店里人挺多,几个车友在群里还开玩笑,说MG这回像是把老底都押上了。其实也确实,这车一出来就直接把价格打到7.38万-10.58万元,比海豚低点,比星愿稍微贵点儿,反正主流新能源阵营算是杀进去了。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有驾

你说价格战吧,不稀奇。但陈萃他们这波是真想干票大的。不光靠便宜,还特意强调自己不是单纯做个通勤工具,要做“不止于代步”的选择。我邻居家刚换了一辆老款MG,他一直念叨:“就盼着哪天能有点驾驶乐趣。”现在看,全新MG4是真的往这个方向走了。师傅修车时跟我讲过,“百年传承不是吹牛”,他说英国那些年头的老牌子就是喜欢操控感。

配置上也是堆得满满当当。一体式热管理、CTB技术,还有半固态电池啥的,都在发布会上讲得热闹。我其实没太懂什么叫CTB技术,上次去保养问技师,他用方言跟我解释:“就是电池和底盘合一起,结实省空间。”但最吸引眼球还是那个半固态电池,据说能跑1000公里续航,不过安芯版具体多少钱没人知道,现在只能等消息。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有驾

前几天群里有人吐槽,说这种黑科技配置都是“画饼”,但李峥(据传是清陶总经理)出来表态,说第二代半固态已经搞出了新的正极材料,更安全、更耐用。维修师傅也八卦过,这种新型电池后期保养可能更麻烦,但谁知道呢?毕竟市面上还没真见过量产搭载的车型。如果真的落地,就真成全球第一款用了半固态电池的大众级轿车了。

除了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其实日常用起来的小细节才更容易被忽略,比如那个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有一次朋友来试驾,一边刷手机一边开导航,还能同步音乐。他说比之前开的某品牌方便不少。另外颜色选项特别多,我看展厅摆着橙色、灰蓝还有一个偏绿的版本,有些年轻人专挑这些冷门色,看起来挺跳脱,也不像以前那么死板。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有驾

不过设计风格倒有争议。我认识一个在英国留学回来的小伙子,他觉得国内卖的新款太柔和,没有原来那种钢炮味道。他发朋友圈调侃,“英伦魂去哪儿啦?”后来听邵景峰(研发总院总设计师)自己也坦白,为迎合中国市场只能妥协下审美,其实海外用户还是喜欢硬朗造型。这事儿设计圈私下聊得蛮多,好像每次出新品都会纠结中外风格怎么融合。有时候为了销量,只能先放下坚持吧。

至于销量目标,公司给陈萃定的是月销5000台,但他自己报8000台,经销商们又抬到1.2万台,说产品力够强不用怕。发布会24小时,小定破11067台,在朋友圈炸锅了。有销售调侃,“老板终于可以睡踏实觉咯”。不过实际情况复杂,今年上半年整个MG品牌国内才卖5万出头,而且经销商网点只有两百七十多个,对比隔壁吉利、比亚迪几千家店铺,人气差距明显。有一次去县城逛街,我妹想看看现车结果发现附近根本没有展厅,只好网上订金排队等试驾机会,她吐槽渠道太少影响购车体验。这问题很多人心知肚明,不光靠技术升级解决不了,还得慢慢培育用户认知——毕竟大家对吉利、比亚迪、小米都有天然熟悉感,而对MG却常常直接略过去。“买新能源啊?你考虑过别的吗?”这是身边朋友问我的第一句话,很真实……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有驾

还有件小事插一句:最近二手市场有人收旧款燃油版MG,据说转型后配件供应变难,新品上市带动了一波配件涨价潮。有维修站偷偷囤货,怕以后不好找原厂零部件。这种冷门行情只有圈内人才晓得,下班喝茶时聊起来才发现大家都在观望未来几年怎么变化。

最后补个生活琐事:前阵子雨季路滑,一个朋友开全新MG4遇到自动辅助刹停系统灵敏度偏高,在群里抱怨吓了一跳;后来去服务站查,是传感器沾水导致误判,小毛病但值得注意,下雨天最好提前检查一下相关电子设备状态,以免临场尴尬……

全新MG4上市后,7万多起步价格让海豚都要紧张了-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行业访谈、微信群闲聊及线下维修经验等碎片信息整理而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