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燕波
2024 年国内越野 SUV 市场迎来爆发期,销量达 94 万辆,同比激增 70%,其中新能源车型贡献 38.8 万辆,渗透率突破 41%。这一增长并非偶然 —— 新能源越野相较传统燃油车型能耗成本降低 60% 以上,还可享受税费优惠,叠加对外放电、快充等户外友好配置,精准契合自驾游热潮下的消费需求。西部证券预测,2025 年新能源硬派越野销量将达 35.5 万辆,同比增幅高达 103%,猛士 M817 Max + 此时入市,正踩准市场扩张的节奏。
1、一周一充”的通勤自由
猛士M817 Max+版的核心突破在于续航能力。标配50.4度宁德时代骁遥电池,使其CLTC纯电续航达215km,成为同级中少数纯电续航突破200km的越野车型。对日常通勤用户而言,按日均40km通勤距离计算,可实现“一周一充”,大幅减少充电频率;而对长途玩家,1365km的综合续航意味着北京到上海全程无需补能,彻底告别里程焦虑。
此外,其支持最大6kW对外放电并可持续8小时,足以满足露营场景下电磁炉、投影仪等大功率电器同时使用,该功能在户外场景中表现稳定,从清晨煮咖啡到夜间照明均无断档,真正实现了“用电自由”。
这种需求侧的深刻变化,正在重塑市场竞争格局。过去两年,传统越野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但受限于技术储备,普遍存在"续航虚标""智能配置缩水"等问题。猛士M817 Max+版的上市,恰逢其时地填补了市场空白
2、与“满血华为”的融合
猛士M817 Max+版的另一大亮点在于智能科技的全栈赋能。华为乾崑智驾ADS 4、鸿蒙座舱5、乾崑车控等五大核心技术,为其打造了“最强大脑”。在实际路测中,华为ADS 4系统在拥堵路段自动跟车、复杂路口精准识别表现优异,极大缓解了驾驶疲劳;鸿蒙座舱5支持四音区语音交互,甚至能准确识别后排儿童的指令,提升了家庭出行的便利性。
越野性能上,新车延续了“铁血基因”。双向20°后轮转向使5.1米长车身拥有仅5.2米最小转弯半径,窄路掉头灵活;150mm可调空气悬架支持底盘升降,轻松应对地库限高或野外碎石路;505kW综合功率与848N·m扭矩,动力输出媲美6.0T发动机。笔者在越野场地试驾时,其猛士智能全地形系统在岩石模式下车轮锁止迅速,即便三轮打滑也能单轮脱困,印证了“小白敢野、老炮尽兴”的产品承诺。
值得一提的是,全维安全与全能拓展设计进一步提升了产品价值。战甲车身采用2000MPa热成型钢,预留20余个改装接口,支持加装行李架、绞盘等装备;NAPPA真皮座椅与丹拿音响则营造了“移动豪华空间”。笔者认为,这种“硬核实力+舒适体验”的结合,正是智能越野的未来方向。
3、三类购买人群
买不买?给三类人三句忠告
城市通勤90%+偶尔露营:可买,五年省下的油钱能把保险、轮胎、改装件全覆盖,还送绿牌路权。
长途穿越重度玩家:等等看,首批真实无人区反馈后再下手,电池护板、维修网点、二手残值可以看看真实用户的口碑。
手持40万纠结卫士110还是猛士:想要品牌溢价和机械情怀选卫士,想尝鲜智能电越野、把“用电自由”玩出花,猛士M817 Max+版是眼下唯一解。
4、能否成为“爆款”?
当前智能越野市场竞争激烈,猛士M817 Max+版的主要竞品包括坦克500 Hi4-T、比亚迪方程豹豹5等。与竞品相比,猛士M817 Max+版的优势在于:一、续航数据领先;二、华为全栈技术加持;三、全场景适配能力更强。但其36.99万元的定价处于中高端区间,需直面品牌认知与用户接受度的挑战。
从市场环境看,政策端对新能源越野车支持力度加大,如购置税减免、充电设施建设等,均为销量增长提供利好。笔者预测,猛士M817 Max+版凭借差异化优势,首年销量有望突破1.5万辆,带动猛士M817系列总销量迈向3万辆大关。若产能与渠道跟进及时,它或将成为细分市场的“黑马”,进一步挤压传统燃油越野车的份额。
结尾
越野这个小池子,水已升温,鱼也变大。猛士M817 Max+版不是完美无缺,但它用36.99万把“纯电215km+1365km综合+华为全栈”一次性打包,至少让“智能越野”四个字从PPT落到了车库。至于能不能成为爆款,市场会给出答案,而答案往往由第一批敢吃螃蟹的人写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