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

近几年开车的人都能感受到一种变化,汽车上的功能越来越多,花样也越来越多。

其中自动驻车(Auto Hold)这个功能就特别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有人觉得它是开车的救星,能让脚解放出来,有人却觉得它是定时炸弹,根本不敢用。

甚至网上还流传过各种关于自动驻车导致危险的说法,搞得很多车主真的搞不明白。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超多车主对这个功能其实不太了解,知道有这么个功能,但真正明白它怎么用的人其实少得可怜。

有些人还把它理解成"自动刹车",这就彻底想错了。

那问题来了,自动驻车到底是能让你"脚解放"的黑科技,还是用错就伤车的鸡肋配置呢?

今天咱就来好好掰扯清楚这件事。

第一部分: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

在理解自动驻车之前,你得先搞清楚它的真实身份。

简单来说,自动驻车就是"电子手刹加自动刹车"的组合拳,但不是你想象的那种简单组合。

当你踩着刹车把车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比如在红绿灯前停顿,或者堵车时走走停停,这个时候自动驻车就开始工作了。

听起来很复杂,但其实原理并不难。

你按下"AUTO HOLD"这个按钮(或者有些车型是通过深踩刹车触发),系统就会锁住你的车轮。

这个感觉就像你一直踩着刹车,但实际上你已经可以松开脚了。


想继续走的时候,轻轻踩一下油门,车轮就自动解锁,车子就继续往前走。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这样你就不用在堵车时一直保持踩刹车的姿势,脚也不会那么累。

但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件事。

很多人误以为高速上如果开启了自动驻车,它会在车要减速的时候帮你紧急制动。

这个想法真的大错特错了。

自动驻车的设计初衷就不是为了高速行驶中的紧急制动。

它的真实用途就是在车完全停下来以后,帮你保持静止状态,防止溜车。

高速行驶状态下,这个功能根本就无法激活,因为系统会自动判断,只有当车速降到零的时候,它才会启动。

如果说真的发生过高速上的事故,那往往不是自动驻车本身的问题。

而是有些驾驶员在市区开了一段时间的自动驻车以后,习惯性地认为这个功能"无所不能"。

然后进了高速以后,因为不熟悉或者没有及时关闭这个功能,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反应变慢了。

这就像拿筷子吃牛排一样,工具本身没问题,但用错地方自然就出事了。

对于自动驻车在高速上的表现,我们需要有正确认识。

一是它在高速根本激活不了,二是即使你忘记关闭这个功能的按钮,也不会在高速时自动介入。

所以真正的隐患来自驾驶员对功能的理解不足,而不是功能本身有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它是"神器",有的人说它是"鸡肋",关键在于你到底会不会用。

第二部分:自动驻车到底咋工作的?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

你可能会问,这功能听起来挺简单,不就是"锁车轮"吗?


其实背后的技术门道可一点都不少,这才是为什么各大车企都把它当成"卖点"的原因。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自动驻车的核心秘密在于"精准判断停车状态"这四个字。

系统不是你一踩刹车就立刻锁死。

它得通过轮速传感器先去判断你是否真的"完全停稳"。

如果你只是轻轻踩了一下刹车,车速降到五十码,系统是不会理你的。

只有当车真正停下来,速度变成零的时候,它才会激活。

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它能准确区分"减速"和"停车",防止误操作。

激活以后,自动驻车会联动电子手刹和ESP系统(这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

它会用电机锁住车的后轮,有些高端车型甚至是四轮都锁。

这个电机锁比传统的手刹拉线更可靠,不用你手动掰按钮,系统自动搞定。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用了自动驻车以后,再也回不到手动拉手刹的时代了。

更有意思的是,自动驻车和发动机、变速箱是"深度绑定"的。

如果你开的是自动挡车,踩刹车停稳以后,系统会自动切断动力输出。

但它不会让发动机熄火,而是保持怠速运转,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熄火。

如果你开的是新能源电动车,自动驻车会协同电机的制动系统工作。

电机制动不仅能锁住车,还能回收能量,相当于一边停车一边给电池充电,省电效果杠杠的。

从2023年开始,各大车企对自动驻车的设计也在改进。

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的配置率已经接近标准配置水平。

比亚迪等国内车企把AUTO HOLD按钮做得更大更明显,有些甚至加上彩色触控和屏幕提示。

特斯拉干脆取消了独立按钮,直接集成到中控屏里的"停车模式"选项。


这些改进都是为了减少驾驶员的误操作,让功能更加易用。

从使用体验来说,自动驻车确实省力。

在堵车时,你不用一直保持踩刹车的姿势,小腿肌肉可以彻底放松。

在坡道上停车,它能帮你防止溜车,这点对新手驾驶员来说特别有用。

在频繁起停的城市工况下,它能显著降低驾驶疲劳。

所以说,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这个说法并不夸张,它确实有这个实力。

但前提是你得用对地方,用错了地方,再好的功能也会变成"添乱选手"。

第三部分:自动驻车到底是"神器"还是"鸡肋"?关键看这7种场景!

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讨论,在什么场景下自动驻车是真正的神器,在什么场景下必须毫不犹豫地关掉它。

首先说说自动驻车爽到飞起的四种场景。

第一种就是早晚高峰堵车的时候。

你想象一下,早上上班高峰期,车子走走停停,你的右脚得一直在油门和刹车之间反复切换。

坚持一个小时下来,脚会酸得不行,小腿肌肉也会持续紧张。

但如果开了自动驻车,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停下来的时候,你的脚彻底可以放开,靠在那儿休息。

前面车子一动,你轻踩油门就走。

这种感觉就像给你的脚打了一针麻药,舒服程度简直无法形容。

对比自动启停功能那种频繁抖动的烦人体验,自动驻车就是一个天堂。


第二种场景是等红绿灯,特别是那种超过半分钟的长红灯。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你在红绿灯前彻底停下来以后,开启自动驻车。

这时候你的脚完全可以离开刹车踏板,整个人放松地靠在座椅上。

红灯那三四十秒的等待时间里,你可以转转脖子,活动活动肩膀,缓解一下开车的疲劳。

绿灯亮了,轻踩油门就行,不用手动挂挡,不用手动拉手刹,流程特别简洁。

这种体验对每天要经过多个红绿灯的城市司机来说,那真是解放双手的福音。

第三种场景是坡道起步,特别是地下车库那种陡坡。

以前最怕的就是在坡道上停车,担心溜车。

你得死死踩着刹车,或者赶紧拉上手刹。

但有了自动驻车以后,这种焦虑就彻底消失了。

停在坡道上,自动驻车自动锁住车轮,比你手动拉手刹还稳。

起步的时候也不用担心车往下溜,只要轻踩油门,系统就自动解锁,车子平平稳稳地往前走。

这对新手驾驶员特别友好,因为再也不用担心"后车按喇叭催自己"的尴尬局面。

第四种场景是临时停车等人。

你进便利店买个东西,车停在路边,你不用频繁地挂P挡、拉手刹。

按下AUTO HOLD键就完事,车自动"定住"。

回来直接上车就开,省去了那些繁琐的操作步骤。

整个过程就像有个隐形的助手在帮你管理停车,十分方便。

相比之下,有三种情况是绝对不能开自动驻车的,否则就真的危险了。

第一种是高速行驶。


虽然我前面说了自动驻车在高速根本激活不了,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掉以轻心。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有些驾驶员从市区直接上高速,忘记了自动驻车的按钮还开着。

虽然功能不会在高速时启动,但这样做会增加你的心理负担。

而且,如果因为某些极端情况车子临时停顿(比如前面突然堵车),这时候自动驻车可能会干扰你的正常驾驶流程。

所以标准做法就是,只要上了高速,第一时间就把自动驻车关掉,别给自己添堵。

第二种场景是连续弯道和山路驾驶。

山路的特点就是多弯多坡,而且有些弯很急。

在弯道中如果不小心碰到了自动驻车的激活条件,车轮突然被锁死。

这时候车辆失控的风险就会大大增加,特别是对于后驱车或者没有电子稳定系统的老车来说,这就是定时炸弹。

一旦车子在高速转弯的时候车轮被锁,你基本就没办法控制了。

所以进山路之前,一定得确保自动驻车是关闭状态。

这是对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负责。

第三种是冰雪和湿滑路面。

冰雪路上开车最怕的就是车轮打滑。

正常情况下,你的制动系统和稳定系统已经在尽力保持车子的牵引力。

这时候如果自动驻车突然介入,锁住车轮,就会破坏整个制动系统的协调工作。

被锁的车轮会更容易打滑,可能导致侧滑甚至翻车。

有些业内人士甚至建议,在冰雪路面行驶,干脆把所有的驾驶辅助功能都关掉,用最"原始"的驾驶方式来应对。

这听起来有点保守,但在生命安全面前,保守一点总没错。

第四部分:网友吵翻了!这些关于自动驻车的疑问你有吗?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自动驻车争议这么大,网络上自然少不了各种灵魂提问。

我挑几个最常见的,跟各位好好唠一唠。

首先很多人问,自动驻车和电子手刹到底有啥区别?

不都是锁车吗,为啥还得分成两个功能?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这两个功能确实容易被混淆。

电子手刹(EPB)是"长期停车工具",就是说你停好车以后,打算在这个地方待上好一阵子,比如停了一整天。

这时候你就拉起电子手刹,防止车子溜坡或者被风吹动。

自动驻车则是"短期停车助手",就是等红灯这样的短时间停顿。

它的工作时间通常就几分钟,目的就是解放你的脚。

两个功能的应用场景完全不同,所以不能混为一谈。

还有人问,自己的车没有AUTO HOLD按钮,是不是就不能用这个功能?

这个答案其实看你的车型年份。

根据市场调研,到2023年左右,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系统的配置率已经接近主流配置水平。

所以如果你的车是2020年以后买的,基本上都能找到这个功能。

有些车的AUTO HOLD不是独立按钮,而是集成在挡把附近,或者藏在中控屏的设置里。

翻一翻你的用户手册,或者问问4S店的销售员,肯定能找着。

如果你的车真的很老,比如2015年以前的车,那确实可能没有这个功能。

但现在新买的车,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还有个问题问得特别多,就是天天开自动驻车会不会伤刹车片或者伤电机?

这个问题反映了很多人对这个功能的不信任。


但从实际数据来看,你根本不用担心。

高速行驶中的误用风险?自动驻车到底是个啥神奇功能?车企宣传的省力神器有啥技术支撑?-有驾

自动驻车锁车的时间通常就几分钟,最长也就是等个红灯。

这点时间对刹车片的磨损简直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刹车片真正的磨损来自频繁的制动,而不是偶尔的锁定。

至于新能源车的电机制动,更不用担心。

电机制动系统反而会通过制动来回收能量,给电池充电,这叫"越用越省"。

所以说,正常使用自动驻车完全不用怕伤车。

倒是那种把自动驻车当成"长期停车工具",一停就是一整天不动,这样确实不合理。

这种情况下你还是应该用电子手刹,那才是专为长期停车设计的。

最后还有个问题,就是很多新手容易误开自动驻车,导致各种糗事。

有些人建议,车企能不能优化一下设计,减少误操作的概率?

这个建议其实已经被听进去了。

目前各大车企都在改进AUTO HOLD的设计。

比亚迪的最新款车型把这个按钮做成了彩色的,按下去以后中控屏还会弹出大大的提示。

这样就不容易误操作了。

特斯拉干脆用了"一刀切"的方案,把按钮从物理界面移到了软件界面。

虽然这样做可能会让新手要多找一会儿功能,但从安全角度来说,减少了物理按钮被无意中触发的可能性。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改进会越来越多,用户体验也会越来越好。

结语

从这次关于自动驻车功能的大讨论来看,你会发现它其实是个很典型的"配置身份认同危机"的例子。


一个功能本身没有问题,但很多使用者对它的了解不足,导致好事变成了麻烦事。

自动驻车确实是个好东西,它能让你在堵车时解放双脚,坡道起步时不心慌。

但前提条件必须是你真正明白了它的用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用。

往后再开车的时候,不妨花个几秒钟,看一眼仪表盘上的那个"AUTO HOLD"指示灯。

堵车的时候,大胆地用起来,让自己舒服一点。

进高速或者上山路的时候,果断地把它关掉,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这样你就真正成为了一个会用自动驻车的老司机。

别再把它当成"非黑即白"的功能,而要把它看成驾驶中的一个得力助手。

关键是学会怎么用,而不是盲目地相信或者盲目地拒绝。

最后想说的是,开车这件事最重要的还不是有多少高科技功能。

最重要的是你的安全意识和对每个功能的真实理解。

一个真正的老司机,不是开了十年车就叫老司机,而是真正搞懂了自己车子的每个功能,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时候不用。

在这个自动驾驶技术越来越普及的时代,这种理解力反而更加重要。

所以,下次有朋友问你自动驻车怎么用的时候,你就可以骄傲地给他讲清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