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

8月27号,海尔集团直接掏了130个亿,把汽车之家43%的股份从中国平安手里拿了过来。全国二手车行业瞬间炸开了锅,不少人都在琢磨:家电巨头海尔怎么突然跑到汽车圈来抢蛋糕了?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有驾

其实,把汽车之家收入囊中只是海尔布局汽车后市场的一步棋。大家都知道,汽车之家这些年是车圈里最大的线上流量池,市值260多亿港元,各种看车买车查车资讯全靠它。但流量归流量,真正赚大钱的还是谁能把线上用户变成线下交易。海尔旗下的卡泰驰从2021年就开始闷声发财,专攻二手车和汽车改装,线上线下都玩得溜。这回和汽车之家合体,想的就是内容带流量,交易铺门店,服务兜底,一条龙干到底。

海尔自家的管理班底也是直接换血,新董事长刘斥就是海尔亲自派来的,干了二十多年大企业管理,是个老行家。董事会席位也被海尔拿下五分之四,基本等于接管了。接下来,就是把原来的轻平台变成重资产模式,二手车圈从“赚差价”时代改到“收车、改装、卖车、保险、维修”全链条服务,说白了就是要管到底。

二手车江湖其实门道不少。以前优信、瓜子这些主打线上交易的平台,烧钱拉流量的路子早就不灵了,坑太多:车况不透明,价格乱七八糟,售后没人管。大家买车像碰运气,一不小心就掉进坑里。海尔最新的打法就是直接砸钱收购地方大车行,像郑州美驰名车这类区域龙头,然后大规模建设直营店,外加全国加盟,目标是到2025年冲到500家。

重资产、重运营的路子得有点真本事,不然一个不小心就会砸锅卖铁。太原有位曹伟强,原本也是普通二手车商。海尔卡泰驰入局后,教他们搞所谓“人单合一”——简单说,就是把决策权直接给到一线员工,员工想怎么卖车就怎么干,老板负责协调资源。结果这半年下来,门店销量直接从每月三千万飙到六千五百万,员工也翻了一倍。

但全国复制这套模式可是大考。合肥一间加盟店,单干时每月只能卖十几辆,接入卡泰驰自主开发的MMC系统后,大家数据互通,车源全国共享,很快就翻到三十多辆。这个系统能管库存、客户,还能给门店做全国联卖。有意思的是,现在西安的店甚至敢拍胸脯说:“你要把车开回青岛修,我都能安排!”但真到每个城市都能把服务标准拉成一条线,中间的成本、调度、售后管理能不能顶得住,还得时间验证。

政策风向说变就变。前阵子政府突然把二手车增值税降到0.5%,不少小商户直接欢呼,市场活力确实回来了。环保政策那边,也逼着不合格的“老破车”直接被淘汰,优质车源变得抢手。海尔瞄准的“出口东南亚”也不是说走就走,出口政策一紧,生意就有可能断粮。加盟店扩张也是两面刃,多了风险也多了机会。要是加盟商运营撑不起,品牌一夜崩盘不是没可能。

卡泰驰主动对接地方车商搞合资,其实除了自己控股直营,也给传统车商留了点饭吃。但不少夫妻车行、小老板都在犯嘀咕:刚签约时想着抱大腿,加盟后发现客户全被系统分流到全国,自己门店的优势逐渐“稀释”,分蛋糕变成喝汤。

门店模式确实带起指标,但用户体验有没有真提升,还得看细节。比如不少人最大担心就是“车况透明”这事。卡泰驰的做法是,统一检测、全国联保,还承诺用数据系统兜底。理论上,车卖到任何城市都能查所有检测报告,让买家心里有数。但二手车说到底还是看人,系统再牛,也难保每台车都不出岔子。碰到真正的售后难题,全国联保能不能真正落地,谁也没敢拍胸脯。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有驾

其实,业内不少同行都在看热闹:海尔这次带着家电领域的“重资产、重管理”套路闯进二手车江湖,门槛确实拉高了不少。以前二手车商讲究灵活,要么小作坊,要么夫妻店,进来就得有钱怎么烧得动。全国车源统一调配,背后的供应链管理、财务结算都要有大平台在扛。小商户如果不跟进,迟早被边缘化,但加盟后能否跟上节奏,也是一道坎。

还有新能源汽车的难题浮出水面。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二手市场最头疼的就数“电池到底值多少”这事。全国不同城市评估标准不一,电池质保、维修渠道都不统一。专家说,未来新能源二手车几乎要用单独的估价体系。卡泰驰的系统说能全链条估值、线上线下联动,但真到大规模落地,能否服务到每个用户,还是打个问号。

线下重运营,线上也不轻松。汽车之家本来有大批车迷、买家在看内容。现在想变现得靠交易,而这块和以前靠广告盈利思路完全不同。做平台赚差价容易,承诺一条龙服务,赔钱也得赔到底。只要一单纠纷,维权成本瞬间拉高。各地监管不一,不同城市要求不一样,维权热线能不能一键到底,没人敢说万无一失。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有驾

品牌壁垒也在变化。以前汽车之家就是流量王,广告投放、准入门槛都比同行高。海尔收购后品牌形象增强,但地方车商如果服务跟不上,反倒容易砸了牌子。直营店扎堆大城市,服务团队配得齐,可加盟店在二三线城市,培训、管理、监督怎么做到一视同仁?总部能盯几家,地方加盟商能不能真心跟着配合,又是另一回事。毕竟加盟不是慈善,最后要看利益分配。全国一盘棋,执行起来比家电市场还要复杂。

更别提行业里还有不少隐形对手在观望。像大搜车、其他地方龙头,其实也在试水全国联卖、车源共享,但一直没能真抓到痛点。大家都想吃车后市场这只大肥鹅,谁能扎实落地,谁就有机会称王。海尔这一波收购,相当于是上了重资产高速路,也把同行们逼着跟进,要么抱团,要么淘汰。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有驾
海尔收购汽车之家,布局二手车,改造门店模式-有驾

实际情况就是:太原已经有门店销量飙涨,合肥加盟商用上“全国联卖”,小老板们也开始尝到平台红利。但未来全国铺开五百家店,直营、加盟能不能标准化、一体化运行,之后收车、改装、保险、维修服务是否真正形成闭环,大家心里都有个数。短期内海尔确实搅动了二手车江湖,但要真正跑通全套链条,还要至少再磨几年。

有人说,这场豪赌就是海尔的一次自我革命。家电起家的巨头普通百姓都认,但新能源、智能后市场,加上线下门店,行业复杂,一不小心就摸到别人的逆鳞。政策随时可能变,高速扩张容易踩坑,数字化系统能不能联网、协同、维权,都还在反复打磨。

消费者一头雾水,很多人买二手车还停留在“门店看车砍价”那一套。卡泰驰说全国车源随便挑,其实对普通买家最重要的还是售后、透明。可不是每家店都能像总部直营那么“职业”。车况不透明、售后难保障这些老大难问题,如果技术和管理跟不上,花再多钱也只是换个玩法而已。

行内人看热闹,真正买车的人还在货比三家。毕竟,买二手车不是买白菜,坑太多,水太深。海尔这次下场,既有点“打翻江山”的气势,也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风险。谁能在万亿市场里分蛋糕,不光靠钱砸,还得是真功夫。

结果到底怎么样?得看海尔究竟能不能把重资产模式和数字化运营玩成一盘棋,让二手车行业既有烟火气,也能有点规矩。全国五百家店不是一天建成的,江湖不止一条路,就看谁能笑到最后了。

就像老话说的,买卖是人做的,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