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盘式跳水!宝马奔驰SUV价格对半砍,4S店经理都慌了

崩盘式跳水!宝马奔驰SUV价格对半砍,4S店经理都慌了

01 上周我在4S店蹭了一下午空调,没事和店里的销售聊了聊行情。 这几年行情实在有点“诡异”。 他说以前卖豪华SUV,什么奔驰GLC、宝马X3,顾客进门都是直接报“终端成交价”。 今年不一样了。 直接对半砍价。 奔驰GLC降了快40%。 宝马X3进口版也跟着跳水。 原来动辄四五十万,现在终端价直逼20多万的合资SUV。 豪华车,已经跟白菜差不多了。 不止英国佬的捷豹路虎,揽胜极光也缩水了45%,发现运动降了41%。 捷豹F-PACE直接让利46%。 英菲尼迪QX50那台,43%砍下去。 二线豪华也跟着没活路。 我问销售,这价格,公司还挣钱吗? 他看我一眼,挤出一句:“还行吧,车总能卖掉。”

02 其实之前我总觉得,合资SUV这块盘子稳得很。 谁知道,现实啪啪打脸。 大众探岳直接干掉6万元。 途观L刷新了自己纪录,降了32%。 丰田汉兰达,那个加价神话,一下砍掉24%。 皓影、威兰达也按着23%的水平跟进调价。 别克昂科威S最大29%。 凯迪拉克XT5,十三万直接下去了。 美系合资,看着也挺难撑。 要说让人目瞪口呆,还得看那些所谓“入门”合资车。 锋兰达、卡罗拉锐放都下探到10万区间。 降幅突破30%。 跟自主品牌正面刚,差点汽水都喷出来。

03 我身边不少朋友,最近都在问:才买半年的新款燃油SUV,怎么刚出就开始跳水啊? 别说他们,我自己其实也被这波操作惊着了。 2024年新款,上市还不到半年,就大砍特砍。 以往靠“品牌溢价”多收几万块,现在别说多收了,能回本都是个问题。 说人话就是,新能源加速上攻,豪华品牌下探抢市场。 中间这些合资燃油SUV,夹心饼干。 上下夹击,产品力优势一点点被削没了。 行业讲法叫“溢价模式失效”,我看其实就是“没那么多人愿意多花钱买情怀了”。

04 有朋友问我,自主品牌是不是也稳坐钓鱼台? 其实还真不完全是。 哈弗H6算是国民神车,30%降下来,还能守住一部分铁粉。 长安CS75系列,精准让利3万元,基本盘也没乱掉。 但进阶市场,红旗HS5也只能靠24%降价,拉拢那些想升级消费的用户。 硬派路线比如捷途旅行者,21%的折扣搞细分人群。 特别有意思的是,有些10万级车型反而降得更猛。 比如传祺GS4,降了22%,比很多豪华品牌还狠。 这操作看着有点反向——自主品牌拼命抢份额,背后其实也都有点心虚,不敢赌太大的新能源转型。

05 打个比方,现在的燃油SUV市场,就像以前菜市场里的牛肉摊子,昨天还标着“特供”,今天不管什么部位都统统打折。 用户口袋其实早就变了,买车不再看“情怀”,更看性价比和用途。 有些新手朋友还会问:“降这么多,能买吗?” 我的答案是,大伙还是要冷静。 价格跳水固然吸引人,但别忘了保值率掉得更快。 豪华品牌,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谁都不是铁板一块。 下一步还会继续洗牌,不排除再来一轮“白菜价”。

06 那到底该怎么选? 第一,你看车本身的实际需求。 不是降价就是好买的。 像GB 9743-2024这种轮胎安全法规,最近也有调整。 能不能适配新规,关系到后续维修和换配件麻烦。 第二,别被表面优惠迷惑。 有的让利看着猛,实际金融方案、加装、延保一算,花样不少。 “便宜”两字背后,也要看4S店可不可持续服务。 第三,其实国产SUV像哈弗H6、长安CS75、红旗HS5这些,降价幅度虽大,品质还是有基本保障的。 但对于靠谱保值,只能说还行吧,别指望转手大赚。

07 作为老司机,我吃过不少价格坑。 当年我还专门等降价,结果一步踩空,新平台一换直接被套牢了。 车友圈里大把例子——买了新款没两月,价格跳水,心态跟坐过山车一样。 现在这个市场,谁都不能做白日梦。 显眼的价格只是表象。 抓住实际用途,考虑维修和服务,选车才不后悔。

08 总之,这波燃油SUV的大降价,看着论斤卖。 省钱是省了点,坑也藏得深。 大家要是还有啥疑问,欢迎留言,我们编辑部老炮随时帮忙拆解。 开上省心的车,永远更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